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演义趣闻:南宋中兴四将与岳飞的关系

演义趣闻:南宋中兴四将与岳飞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9 更新时间:2023/12/16 6:32:02

一直都说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而由于岳飞的名气太大,很多人都认为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其实不然,在仔细阅读史料后才发现,真正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并不是岳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南宋中兴四将。

南宋中兴四将”为岳飞、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这个超越岳飞成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便是最不出名的刘光世了,为何呢,从四人死后的追封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岳飞死后追封鄂王、张俊死后追封循王、韩世忠死后追封蕲王,而刘光世死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再来看看刘光世为何死后位列七王之首:

网络配图

靖康元年(1126),西夏应金朝之约攻宋以牵制宋朝,刘光世在杏子堡(当在今陕西志丹东杏子河畔)战斗中击败西夏军,以功升领侍卫马军都候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官。同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进攻宋首都开封,刘光世率步骑3000勤王,在行军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灭亡。次年四月下旬.刘光世率部到达尉氏,得到兵马大元帅府今,率部前往济州,于济州南新兴镇遇到正前往南京应天府的康王赵构,当即被任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这勤王之功,足够了吧)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南宋抗金名将,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绍兴年间,为三京招抚处置使,率部抗金,后因朝廷主张议和被召回。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

其实,刘光世的战绩很一般,失败次数数不胜数,不论是能力还是德性各方面,都不足以位列“南宋中兴四将”,更别提为首,但是不知为何,南宋帝王最终将刘世充死后追为七王之首,奇怪奇怪,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了,要说,也许就是刘世充对南宋有再造之功,在赵构逃亡之时能够协助赵构,是为从龙之臣。

那“南宋中兴四将”中,谁为岳飞之死抱屈呢?

这位是文治武功不在岳飞之下的韩世忠,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

韩世忠十几岁之时就敢率敢死队冲入西夏敌阵,直扑大营,手起刀落,将西夏监军驸马的头砍了下来。

1121年的时候,率领50骑的韩世忠,与一支两千人的金军主力相遇,竟然用计谋将金军主力打败,斩首数百。

1126年的时候,正在滹沱河一带担任防守任务的韩世忠被金兵数万追逼退入赵州城内。韩世忠不但没逃跑,反而还选精壮士卒三百人,悄悄出城,偷偷摸进金兵围城主帅营帐,杀死主帅,后偷袭金兵驻地,挑起金兵内部误相攻杀。一夜大战,金兵死伤过半,大败金兵。

而且,在靖康之难后,赵构逃跑的时候,韩世忠还解救过赵构,并且功劳是最大的(之所以没称为七王之首,估计还是为岳飞抱屈过吧,不然七王之首应该是韩世忠)。

网络配图

而之后的韩世忠更牛了,数次大败金兀术,更是在黄天荡将金兀术及十余万大军围困,如果不是当时有汉奸献策,或许历史早就改写了,当时岳飞也还没死,足以北上反击金国,乃至收复幽云十六州都不是不可能。

而之后的大仪镇大捷,是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当时论者有认为这是南宋中兴武功第一。

但是因为韩世忠得罪了秦桧等主和派士族,岳飞父子被捕下狱,秦桧独霸朝政,无人敢言,但韩世忠不管这一套,他面见秦桧,当面指斥道:“岳飞父子何罪?为何将其关押?”秦桧答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斥道:“‘莫须有’三字能服天下吗?”好友劝他,得罪秦桧日后难逃报复,而韩世忠却说:“今吾为已而附合奸贼,死后岂不遭太祖铁杖?”

到建炎三年(1129年)底,在著名的明州(宁波)之战中,张俊率部殊死抗击,毙敌数千人。金人锐气被大挫,加之孤军深入,于是北撤,又被韩世忠围于镇江,这就是著名的黄天荡之役。1134年,金人又至,举朝震恐,张俊力主抗击:“避将可之,惟问前进一步,遮可脱。”

而后张俊又在明州大败金军,南宋将明州的“小捷”,列为“十三处战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

在随后的与金军、与起义军的战斗中,张俊大展拳脚,丝毫不愧“南宋中兴四将”名头,绍兴十年(1140年),金兵又犯,宋将岳飞、刘锜、韩世忠、张俊奋勇争先,大败金兵,收复山河,几乎可以直捣黄龙了,可惜赵构却无心恋战,下令退军江南,致使所复疆土,得而复失。

到最后的时候,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遂首请纳宣抚司兵权,宋高宗、秦桧乘势罢三宣抚司,也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张俊罢枢密使,封清河郡王。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死,终年69岁,追封循王。

网络配图

对于张俊,真的不知道怎么评价了,说是奸臣,可是其功劳战绩丝毫不弱于岳飞和韩世忠,但是说是忠臣,他有参与了陷害岳飞事件,堪称间接凶手也不为过。所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世事无绝对,是非皆有黑白。

最后说一句,其实宋孝宗虽然为岳飞平凡,并追谥岳飞“武穆”,但是其实“武穆”是有略带贬义的,《諡法》称:“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原本太常寺拟请“谥以忠愍”,被赵昚退回,“令别拟定”。复议的结果是:“兹按谥法,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孝宗同意了这个意见,于是正式宣布岳飞谥号为“武穆”。(《金佗续编》卷十四)从“忠愍”降为“武穆”,是宋孝宗对岳飞评价的贬低。

标签: 岳飞中兴四将

更多文章

  •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是谁?南宋中兴四将简介及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岳飞,韩世忠,中兴四将

    导读:宋高宗赵构在绍兴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他们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著名南渡将领,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四位将领是指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另一说法是岳飞、张俊、刘

  • 暹罗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为啥称呼泰国为暹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暹罗,泰国

    在中国历史上,泰国古称暹罗。那么,暹罗是什么意思?为啥又改名为泰国呢?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国土面积是513,1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886万。中国古代,一直以暹(xian)罗来指代泰国。根据史料记载,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一员前往真腊国,也就

  • 暹罗经历过哪些朝代?分别有着怎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暹罗,泰国

    素可泰王朝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亨大帝,他被泰人尊称为“泰国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高棉文改创为泰国自己的文字,这套书写字体在1292年铭刻碑文时开始启用,于是在1292年

  • 暹罗: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暹罗,泰国

    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Sayam),英语为Siam。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个时代。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暹罗是中国人

  • 他是战国三杰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三杰,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而战国三杰,则指商鞅、肥义、屈原。这三人在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共同特性都是忠臣,才能特殊,故流芳百世。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变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经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有强大的国度,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变革了秦国户籍

  • “春秋三杰”和“战国三杰”都有谁?其中有一个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三杰

    中国历史上,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而战国三杰,则指商鞅、肥义、屈原。这六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共同特点都是忠臣,能力非凡,故流芳百世。我们先谈谈“春秋三杰”,大家不太陌生。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

  • 战国三杰指的是谁?战国三杰最后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春秋战国,战国三杰

    商鞅简介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

  • 素可泰王朝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素可泰王朝,暹罗

    素可泰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泰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过渡。它在政治上采取家长式的统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由若干家庭组成村,由若干村组成勐,由若干勐组成国家。村的首领称为“泼沐”,意即一村之父;勐的首领称为“泼勐”,意即一勐之父;全国的领袖称为“坤”。坤负有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国内秩序的责任

  • 素可泰王朝:泰人在13世纪中叶于今泰国北部建立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素可泰王朝,暹罗

    素可泰王朝是泰人在13世纪中叶于今泰国北部建立的王朝,又译速古台王朝,都城为素可泰城,故名。素可泰即泰语幸福自由的意思。中国史籍称之为暹罗国。在素可泰王朝建立以前,湄南河流域的泰人处于吉蔑人建立的真腊王国的统治之下。13世纪后真腊王国逐渐衰落,泰族部落首领膺它沙罗铁联合周围其他部落,于1238年取得

  • 兰甘亨: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兰甘亨,泰国,素可泰王朝

    兰甘亨(Ram khamhaeng),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因其卓著的文治武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的五位大帝之一。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1275至1317年。中国史籍称敢木丁。兰甘亨的父亲膺它沙罗铁是素可泰王朝创始人。其兄班孟是素可泰王朝的第二代国王,1275年(或1279年)年去世,兰甘亨继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