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的“中兴四将”,为何说后两位入选有点勉强?

南宋的“中兴四将”,为何说后两位入选有点勉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3/12/14 11:01:25

南宋建立之初,金兵多次南下,宋朝军民顽强抵抗,遏制了金人的南犯。宋代史学家称此为宋朝的又一次“中兴”,并将这一时期战功卓著的四位将军称赞为“中兴四将”。

金军北撤前后,遇到宋军将士的奋力抵抗。而南宋初年四支大军的主帅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被称为“中兴四将”。其中岳飞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其部队纪律严明,深受民众爱戴。公元1134年,岳飞出兵北上,一举收复六州,使金兵畏惧,但最终还是落个莫须有的谋反罪名。

公元1130年,金兵主力北撤,韩世忠率8000士兵在黄天荡截断金兵退路,阻困10万金军48天。四年之后,韩世忠大败金军于大仪镇,大仪之战被称为“中兴武功第一”。岳飞被害后,自请解除兵权,不问国事,得以善终,享年63岁。韩世忠入选中兴四将,当之无愧。

刘光世因资格老、军队多而被列为“中兴四将”。宋高宗南逃的时候,张俊率兵护驾,成功阻截金兵,这虽然只是小胜,但足以鼓舞人心,所以也被列为“中兴四将”。张俊虽然功劳不多,但他因为主张议和,而与秦桧一起谋害了岳飞,这已足够让他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标签: 中兴四将南宋

更多文章

  • 演义趣闻:南宋中兴四将与岳飞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中兴四将

    一直都说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而由于岳飞的名气太大,很多人都认为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其实不然,在仔细阅读史料后才发现,真正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并不是岳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南宋中兴四将。“南宋中兴四将”为岳飞、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这个超越岳飞成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的,便是最不出名

  •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是谁?南宋中兴四将简介及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宋,岳飞,韩世忠,中兴四将

    导读:宋高宗赵构在绍兴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他们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著名南渡将领,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四位将领是指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另一说法是岳飞、张俊、刘

  • 暹罗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为啥称呼泰国为暹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暹罗,泰国

    在中国历史上,泰国古称暹罗。那么,暹罗是什么意思?为啥又改名为泰国呢?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国土面积是513,1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886万。中国古代,一直以暹(xian)罗来指代泰国。根据史料记载,1296年,周达观作为中国元朝使团一员前往真腊国,也就

  • 暹罗经历过哪些朝代?分别有着怎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暹罗,泰国

    素可泰王朝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亨大帝,他被泰人尊称为“泰国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高棉文改创为泰国自己的文字,这套书写字体在1292年铭刻碑文时开始启用,于是在1292年

  • 暹罗: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暹罗,泰国

    暹罗,是中国对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泰语为????(Sayam),英语为Siam。主体民族为泰人,信奉上座部佛教,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个时代。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暹罗是中国人

  • 他是战国三杰之一,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三杰,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而战国三杰,则指商鞅、肥义、屈原。这三人在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共同特性都是忠臣,才能特殊,故流芳百世。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变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经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有强大的国度,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变革了秦国户籍

  • “春秋三杰”和“战国三杰”都有谁?其中有一个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三杰

    中国历史上,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而战国三杰,则指商鞅、肥义、屈原。这六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共同特点都是忠臣,能力非凡,故流芳百世。我们先谈谈“春秋三杰”,大家不太陌生。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

  • 战国三杰指的是谁?战国三杰最后有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春秋战国,战国三杰

    商鞅简介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

  • 素可泰王朝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素可泰王朝,暹罗

    素可泰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泰国社会由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过渡。它在政治上采取家长式的统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由若干家庭组成村,由若干村组成勐,由若干勐组成国家。村的首领称为“泼沐”,意即一村之父;勐的首领称为“泼勐”,意即一勐之父;全国的领袖称为“坤”。坤负有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国内秩序的责任

  • 素可泰王朝:泰人在13世纪中叶于今泰国北部建立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素可泰王朝,暹罗

    素可泰王朝是泰人在13世纪中叶于今泰国北部建立的王朝,又译速古台王朝,都城为素可泰城,故名。素可泰即泰语幸福自由的意思。中国史籍称之为暹罗国。在素可泰王朝建立以前,湄南河流域的泰人处于吉蔑人建立的真腊王国的统治之下。13世纪后真腊王国逐渐衰落,泰族部落首领膺它沙罗铁联合周围其他部落,于1238年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