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湖三杰”:他们都曾力挽狂澜,可惜只有一位成功

“西湖三杰”:他们都曾力挽狂澜,可惜只有一位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4/1/19 0:18:34

西湖是杭州最亮丽的名片,西湖不仅以其湖光山色闻名于世,更由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

清朝袁枚有诗云:“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岳、于双少保,便是宋朝的岳飞和明朝的于谦,二人均官至少保。

岳飞、于谦和南明的张煌言均葬于西湖之滨,世称“西湖三杰”。

1、岳飞葬于杭州西湖北山栖霞岭,死于“莫须有”

岳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因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而称岳王庙。

岳王庙的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无限敬仰。

岳飞的事迹广为流传,他是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大名臣”。岳飞在靖康之难后力挽狂澜,保住了大宋半壁江山,应当说岳飞成功了一半,只是未能恢复河山、直捣黄龙!

岳飞一生转战沙场,屡建功勋,“岳家军”使金人闻风丧胆。至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大败金兀术,进军至朱仙镇(在今开封南),大河南北闻风响应。在即将收复北方失地之时,宋高宗赵构联合主和派秦桧张俊,一日之内发十二道金牌迫其退兵。

后来岳飞被赵构解除兵权,随即以“莫须有”罪名赐死,至宋孝宗即位才得昭雪,谥号“武穆”,世称“岳武穆”。

2、于谦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死于“意欲”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明军战败英宗被俘。

就在这一年,于谦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否则大明便在此时终结。

这一年,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并奏请太后立英宗弟朱祁钰为帝。

随后于谦整饬兵备,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与瓦剌大战于德胜门外。此战于谦大败破瓦剌之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军战败后退出塞外,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因无隙可乘,最终释放了英宗。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英宗归来后,于谦仍然主战,择精锐之军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

史载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英宗复辟,于谦被石亨、徐有贞以“意欲”罪名杀害,史载:天下冤之。

《明史》称赞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公元1822年,林则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议集资整修于谦祠墓,上悬匾额“百世一人”,是对于谦一生功绩的高度评价。

3、张煌言葬于杭州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死于“反清复明”

张煌言,号苍水,南明儒将、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

公元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公元1645年,李自成兵败,清兵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擒杀弘光帝。 张煌言起兵抗清,于绍兴奉鲁王朱以海为监国。

此后的南明史,主要便是张煌言与郑成功、李定国三人的抗清史,张煌言与郑成功在东南,李定国在西南。

三人中,张煌言与李定国对中兴大明的最为坚定,都曾力挽狂澜,无奈最终功败垂成。

公元1661年,郑成功在16年抗清失败后主张夺取并退守台湾,张煌言认为说“军有寸进而无尺退。今入台则两岛(金门、厦门)将来恐并不可守,是孤天下人之望也。”

郑成功不听,收复台湾后建立郑氏政权。

公元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擒杀,李定国病逝,同年郑成功病逝,南明事实上已经亡了。

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鲁王朱以海在金门岛病逝,张煌言无奈解散义军,隐居海岛,但终被清军所俘。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张煌言宁死不降,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张煌言赴刑场时抬头举目望见吴山,叹息道:“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岳飞、于谦、张煌言,他们都曾奋不顾身,都曾义无反顾地力挽狂澜,然而却无力扭转个人的悲剧,抵挡不住名、利、势、欲的暗算。西湖有了这三个英雄之墓,不仅使西湖山水生色,并且为民族增光,三位民族英雄值得后世永远纪念。

标签: 西湖三杰明朝

更多文章

  • 西湖三杰是哪三位历史名人?他们有何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于谦,张苍水,明朝,西湖三杰

    西湖三杰是指岳飞、于谦和张苍水三人。三人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中兴抗金名将,著名抗金英雄;于谦,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明初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的指挥者,后被石亨,徐有贞等以“意欲”罪名杀害

  • 越南是什么时候从藩属国“升级”为天子内臣的?是从胡朝开始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胡朝,越南

    明朝曾出兵征服了越南胡朝,越南由此从藩属国“升级”为天子内臣。如果说《皇明祖训》中所列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中是朱元璋为历代明朝天子设下的遗命,那越南则算得上唯一一个未被遵守的戒律。在永乐帝、洪熙帝、宣德帝三代帝王统治时期,明朝曾出兵征服了越南胡朝并依照内地建制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

  • 胡朝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朝,越南

    大虞国在陈朝大越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度。胡氏对内推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扩张政策。为此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组中央政府机构任命杜满为水军都将、陈松(赐姓胡)为步军都将、陈问(赐姓胡)为左圣翊军都将、杜元拓都将。遣三馆属官、只侯内人、内寝学生分行各路,潜访官吏得失,民间利病,以

  • 胡朝:胡朝建立者胡季犛,字理元,本是越南陈朝末期的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朝,越南

    胡朝建立者胡季犛,字理元,本是越南陈朝末期的权臣。先祖胡兴逸为中国浙江人,其十二代孙胡廉为宣尉黎训的义子,遂改为黎姓。胡季犛系胡氏十六世。胡季犛的两个姑姑嫁给陈明宗,本人的堂妹又是陈睿宗的皇后,因此以外戚参政。后受到陈艺宗的信任,对占城国的战争获胜后成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掌握了大权。陈艺宗季

  • 美国在XYZ事件中保持什么态度 美国对法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美国,法国,XYZ事件

    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像一个刚刚经历了激烈战斗的人一样,虚弱无力,财政十分紧张,因此国会认为海军是“奢侈的消耗物”,将其解散。至1785年,所有的美国战舰都被卖掉或者为他用。而且,在美国独立后,英国对美国进行了经济制裁和贸易制裁,禁止美国人在西印度群岛的英属岛屿进行贸易,同时还限制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和

  • XYZ事件最后为什么没有打起来 XYZ事件对美法两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XYZ事件,法国,美国

    熟悉法国历史的朋友可能对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督政府不会陌生,没错,今天要讲的XYZ事件”就是法国督政府官员向美国代表索贿的事件。1794年《杰伊条约》签订后,美法关系紧张。法国政府拒绝接纳美国派遣的公使,为避免发生公开冲突,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派平克尼、马歇尔和格里出使法国,商谈新的商务协定。但是三人遭

  • 法国历史上的XYZ事件是怎么回事 XYZ事件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法国,美国,XYZ事件

    这听起来像是书里里的事,但事实上,XYZ事件是18世纪末法国和美国之间的一次外交事件,而且直接导致了一场未宣布的海上战争。1793,法国与英国进行了战争,而美国则保持中立。次年末,美国和英国签署了《杰伊条约》,解决了两国之间几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法国人被杰伊条约激怒了,认为它违反了美国与法国之间早先的

  • 吞武里王朝:泰国历史上的华裔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吞武里王朝,泰国

    泰国,古称“暹罗”,自公元13世纪开国,先后经历了素可泰、阿瑜陀耶、吞武里、曼谷四个王朝。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暹罗于13世纪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1238-1427),崛起为中南半岛的强大王朝。13

  • 吞武里王朝和清朝的关系怎么样?郑信是如何与清朝修好关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吞武里王朝,泰国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许还有血缘的关系,郑信当上暹罗国王后便急于与北方的强邻大清国建立友好关系。他遣使到中国告捷,称:“……自遭缅匪侵凌,虽复土报仇,绍裔无人,群吏推昭为长,遵例供献方物。”1768年,郑信委托中国广东船商陈美生呈书清政府,希望中暹两国继续友好亲善,并请求清朝象过去敕封阿瑜陀耶王一样也

  • 吞武里王朝:中国广东潮汕人郑昭所建,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吞武里王朝,泰国

    吞武里王朝(泰语:ธนบุรี,英语:Thonburi Kingdom,“吞武里”为其首都地名,“吞”为财富之意,“武里”为城堡之意,合起来意为“财富之城”或“黄金之都”,1769年―1782年)是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为中国广东潮汕人郑昭(郑信)所建,为泰国历史上重要的统一王朝,郑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