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鞑靼和瓦次有什么区别?明朝对蒙古有两种称谓

鞑靼和瓦次有什么区别?明朝对蒙古有两种称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08 更新时间:2023/12/23 0:30:41

喜欢看历史的人会发现,明朝在抗击北方蒙古族的侵扰之时有时会说瓦剌,有时会称之为鞑靼。明朝对于蒙古有此两种称谓,那他们之间有不同可能有的小伙伴不甚明了吧。

历史上蒙古民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到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瓦剌为主)。

瓦剌简单来说是指西部蒙古族,清朝称漠西蒙古。“瓦剌”的意思是“森林之民”或“邻近者”。明前期,瓦剌活跃在蒙古高原历史舞台上,明廷赐以汉官印,命其统辖诸部。后经多次进贡,确定了主权关系。明朝中叶,也先时期。瓦剌在也先带领下,打败东蒙古,短暂统一蒙古一段时期,此时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中原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也先与其弟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但对外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兴起。哈剌忽喇与马哈木、脱懽,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准噶尔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此时瓦剌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宜达伊赛克湖。清朝,瓦剌分为准噶尔(绰罗斯、厄鲁特)、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

鞑靼的称呼在早期历史中所指各有不同,至明代时是明朝对成吉思汗嫡系北元政权以及其治下蒙古高原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与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对立,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奥塞梯人)等部。其人自称蒙古,明朝称其为鞑靼,1388年北元后主脱古斯帖木儿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后,去大元国号称蒙古,明朝称鞑靼。北元政权崩溃后,部落离散,互相攻伐,早期被瓦剌击败,瓦剌太师也先死后分为多个不相统属的部落,中期达延汗短暂统一各部,达延汗死后又现于分裂,后俺答时期藏传佛教传入,部分部落与明和解联盟,末代林丹汗败亡后漠南并入清朝。自明宣德年间开始蒙古各部开始南迁,至嘉靖末年最终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

标签: 鞑靼,瓦次

更多文章

  • 金沙滩之战中 出征的七郎八虎中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杨家将,七郎八虎

    北宋建国初年,和北方的契丹辽国战事频繁,北宋想要夺回幽云十六州,而辽国也想要多劫掠更多的财富和奴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由战争而诞生的将门世家也不少,最有名的莫过于对西夏的折家将和对辽的杨家将。折家将还好,但是杨家将就是忠烈的代名词了;杨家崛起于杨继业,杨继业在北汉时期国人号为"无敌";降宋后,累迁代

  • 有着七郎八虎之称的杨家将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杨家将,七郎八虎

    读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期间金军扰境,国家动荡不安,但在这个时候,却不乏爱国志士,我们熟悉的有抗金名将岳飞、孟拱、韩世忠等,但是还有一个武将世家,他们举家上下都是抗战名将,那就是有七郎八虎之称的杨家将。今天小编就想带领大家,推开历史的大门,领略杨家将士们的豪情,来看看传说中的

  • 杨家将听说有七郎八虎 七郎知道八虎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家将,七郎八虎

    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将世家杨家的兄弟八人,其中七个是亲兄弟,一个是义子,所以就被称为“七郎八虎”。可不是指有八个人哦,而是第八个人。大郎杨泰字延平、二郎杨永字延定、三郎杨勋字延光、四郎杨贵字延辉、五郎杨春字延德、六郎杨景字延昭、七郎杨希字延嗣、八郎杨顺字延顺。网络配图这八郎是当年杨令公收的螟蛉

  • 揭秘兰陵萧氏:从平民到皇族,还让两个王朝都姓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兰陵萧氏,汉朝

    今天我们来和大家讲一讲“兰陵萧氏”,他们从平民到皇族,甚至是两个王朝都姓“萧”,他们这个氏族出了哪两个皇帝?那么这个南陵萧氏的最初来源,都是根据他们家族里面的族谱自己所记载的,是来自于汉朝的这个丞相“萧何”,西汉公卿“萧望之”,曾经就定居于山东的兰陵,那么也就是现在的临沂,兰陵也因此成为萧氏家族的郡

  • 盘点古代六大显赫家族,除了兰陵萧氏你还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兰陵萧氏,汉朝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她漫长的岁月中,诞生过很多显赫的大家族,他们对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篇文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十大家族,你家在上面吗?中国六大显赫家族——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在战国时期崭露头角,始祖是秦代的陇西郡守李崇,他的孙子便是大将军李信。到了汉代,陇西李氏又诞生

  • 揭秘: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四大家族”怎么来的?(儒家四大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儒家四大家族,春秋战国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至圣孔子、复圣

  • 儒家四大家族怎么排名?第一名传承2500多年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儒家四大家族,春秋战国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至圣孔子、复圣

  • 残酷的河桥之战,宇文泰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河桥之战

    在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和东魏,用两国国号来看似乎关系很不错,但却是一对老冤家,在公元前538年,高欢大将侯景从宇文泰手中重新夺得了洛阳的金墉城,还烧毁了洛阳大量民居官寺。当年的宇文泰已带着西魏文帝元宝炬回到洛阳,祭扫魏朝的先帝陵庙,后来得知后便率领军队前去支援,临阵斩杀高欢的大将莫多娄贷文。侯景连夜突围

  • 东西魏第三战:河桥之战,襄州、广州以西的城镇重新归属西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西魏,河桥之战

    沙苑之战结束后不久,东魏的侯景、高敖曹等人率重兵在金墉城外包围了西魏的独孤信,太师高欢率领大军跟在后面。侯景放火焚烧了洛阳城内外所有的官衙与居民住宅,只有十分之二三的房子得以幸存。西魏文帝正准备去洛阳拜祭列祖列宗的园陵,刚好收到独孤信等

  • 玉璧之战简介:北魏分裂后的一次大规模的争夺战(河桥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玉璧之战,河桥之战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网络配图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魏实权分别落入丞相、鲜卑化的汉人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