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末清初散文家陈贞慧简介

明末四公子之一 明末清初散文家陈贞慧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4 更新时间:2024/1/16 8:33:27

陈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家。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南明弘光朝,受阮迫害,曾一度入狱。入清不仕,隐居家乡,十年不入城市。陈贞慧文章婉丽闲雅,兼擅骈散两体。

人物简介

陈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定生。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陈于廷,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南明弘光朝,受阮迫害,曾一度入狱。入清不仕,隐居家乡,十余年不入城市。陈贞慧文章婉丽闲雅,兼擅骈散两体。记载掌故及纪念明末“清流”殉难人士的作品,多寄托故国之思。又《痛史》及《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第一辑。

人物作品

著有《雪岑集》、《皇明语林》、《山阳录》、《书事七则》、《秋园杂佩》等;后三种,收入《太仓先哲遗书》,合称《陈定生先生遗书三种》。

史料记载

附《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八陈贞慧传如下:

陈贞慧,字定生,宜兴人,明都御史陈于廷子。于廷,东林党魁。贞慧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檄,摈阮大铖。党祸起,逮贞慧至镇抚司,事虽解,已濒十死。国亡,埋身土室,不入城市者十馀年。遗民故老时时阳羡山中一问生死,流连痛饮,惊离吊往,闻者悲之。顺治十三年,卒,年五十三。著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岑集》、《交游录》、《秋园杂佩》诸书。子维崧,见文苑传。

更多文章

  • “明末四公子”与“清末四公子”对比 为什么明朝比清朝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末四公子,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秦淮八艳

    “明末四公子”是指明朝末年的陈贞慧、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四人。他们出则忠义,入则孝悌爱宾客、广交游,风流倜傥,冠绝一时。现代学者牟宗三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亡于明亡之时。”明末,尤其是南明,朝廷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无数知识分子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容于奸佞。“明末四公子”是在和阉党分子阮

  • 揭如皋“明末四公子”冒辟疆:义不仕清 毁家纾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冒辟疆,明朝,明末四公子

    冒辟疆名襄,字辟疆,别号巢民(1611—1693)。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慈善家,与桐城方以智(密之)、宜兴陈贞慧(定生)、归德侯方域(朝宗)被时人称为“明末四公子”。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是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曲目。著有《朴巢诗文集》《影梅庵忆语》《水绘园诗文集》《冒氏小品四种》《寒碧孤吟

  • 雅利安人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他们的文化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梨俱吠陀》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雅利安人是一个侵入的民族,他们最初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许在这个估计年代之后约200年,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

  • 雅利安人的来源是什么?雅利安人是怎么兴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发端雅利安人(其出现于印度西北部已为《梨俱吠陀》所证实)从印度次大陆之外,通过一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连续多次的迁徙,到达了他们当时占领的地区。这一迁徙的最后阶段距《梨俱吠陀》开始编成的时间不可能相去太远,但同时也必定过去了一段足够的时间。印度历史上有关于雅利安入侵的记载。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

  • 雅利安人:印度语、伊朗语支诸民族共同的祖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雅利安人,日耳曼人

    在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国王费里顿(Feridun)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Tuirya)、二儿子萨勒姆(Sairima)和小儿子雅利安(Airya),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Tuirya)统辖东部,演化成了图尔人(图兰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Sairima)

  • 安政大狱发生于什么时候?安政大狱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政大狱,日本

    安政大狱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幕末安政5年 (1858年) 到翌年发生的事件。德川幕府的大老井伊直弼、老中间部诠胜镇压因为"日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字及继承德川家茂的将军工作"上,政治迫害反对派的事件。被镇压了的以尊王攘夷派和一桥派的大名、公卿、志士(活跃分子)们,牵连者达到100人以上。事件背景江户时代

  • 安政大狱是什么?安政大狱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安政大狱,日本

    安政大狱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阶段,在幕末安政5年,也就是在1858年到翌年发生的一次事件。在此次的事件中,主要以德川幕府的大老井伊直弼为主,而发动的政治逼害反对派的事件,并且在此次的事件中,其中被镇压了的以尊王攘夷派和一桥派的活跃分子中,牵连者达到100人以上。下面就来具体来介绍一下关于安政大狱。首先

  • 安政大狱:明治维新前日本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安政大狱,明治维新,日本

    ——政治上出现幕府派和倒幕派从古到今,但凡要做点惊天动地大事儿的,都要有个程序叫做理论准备。比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比如曾国藩的《讨粤匪檄》,都是流传千古的奇文。所行之事的正义性是一定要宣传的,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还要来个“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至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

  • 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时,为何与日本签订了一份中文协议?(安政五国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政五国条约,日本,美国

    1853年,美国准将培理率领四艘美国战舰闯入日本江户湾,他们给日本人带了一封信,要求日本和中国一样,打开国门,实行通商。这次的事件,也就是日本近代史上所称的“黑船事件”。一番恫吓与交涉后,执政的德川幕府接受了培理的来信,而根据双方的约定,美国人将在次年再次前来,并听取日本人的答复。1854年2月,培

  • 安政五国条约在哪儿签订的?安政五国条约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政五国条约,日本

    1858年7月29日,日本与美国两国的全权代表签订了《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江户条约》)接着又与英、俄、法、荷四国以日美条约为蓝本分别签订了修好通商条主持签订安政条约的井伊直弼约。因为当年是日本的安政五年,所以将这五个条约合起来称之为安政五国条约。这五个条约除与美国签订的外,包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