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三长制简介,三长制内容概述

北魏三长制简介,三长制内容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38 更新时间:2024/1/9 12:10:44

北魏孝帝接受汉族地主冲的建议,于太十年(公元486

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

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概述

孝文帝元宏改革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加强中央政府对人口的控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故三长制终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予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标签: 北魏三长制

更多文章

  •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什么立三长制整顿户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魏,三长制

    西晋以后不曾南迁的世族地主,在战乱之时利用宗族关系组织武装力量结坞自保。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了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委任坞堡主担任宗主督护,允许其收容百姓、征收赋役,从而使各坞堡成为事实上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然而,宗主却借机大肆荫庇户口,导致“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出现了“民多隐冒,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简介(三长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北朝,孝文帝,五胡乱华,三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历史背景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

  • 巴内特战役:爱德华四世击杀了背叛自己的沃里克伯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内特战役,英国

    1461年的陶顿战役后,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成为了英格兰的实际主宰。残存的兰开斯特家族成员,已经失去了与之掰手腕的能力和资本。然而在形式一片大好之时,爱德华却因为意气用事,险些将自己和家族都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在陶顿大战过去整整十年之后,爱德华与他的对手们重新走上战场。在巴内特战役击杀了背叛自

  • 巴内特战役的详细过程介绍: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巴内特战役,英国

    1461年的陶顿战役后,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成为了英格兰的实际主宰。残存的兰开斯特家族成员,已经失去了与之掰手腕的能力和资本。然而在形式一片大好之时,爱德华却因为意气用事,险些将自己和家族都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经过再夺江山1471年的3月,爱德华和理查德从尼德兰出发。勃艮第公爵出钱为他组建了一支15

  • 巴内特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战役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巴内特战役,英国

    1461年的陶顿战役后,爱德华四世的约克王朝成为了英格兰的实际主宰。残存的兰开斯特家族成员,已经失去了与之掰手腕的能力和资本。然而在形式一片大好之时,爱德华却因为意气用事,险些将自己和家族都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在陶顿大战过去整整十年之后,爱德华与他的对手们重新走上战场。在巴内特战役击杀了背叛自

  • 占城:郑和下西洋的首泊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占城,真腊

    1405年,是中国明朝永乐皇帝登基的第三年,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在经过“靖难之役”后,开始趋稳,然而,就当时的国际形势而言,这一年却仍是个大事频频的年份。这一年,中亚地区帖木儿帝国的奠基人——帖木儿皇帝(Tamerlane),刚刚去世。他在位期间,周边所有强大的帝国,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在内,无一可撄其锋

  • 历史上的骠人和骠国去哪儿了?被缅人同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骠国,缅甸

    骠人是今天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入主缅甸之前生活在缅甸境内的一个民族群体,曾经建立过一个骠国。在中南半岛藏缅语民族中最大的民族缅族形成并发展成为缅甸的主体民族之前,缅甸境内已有一些民族群体,其中势力较为强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中国史籍中提到的“骠人”。“骠”是中国史书对这个族群的称谓,后来缅人把他们称为 Pv

  • 历史上有舒难陀吗?骠国王子舒难陀的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舒难陀,骠国,古国

    历史上有舒难陀吗?《舞乐传奇》近日正在热播,剧中骠国之王雍羌派遣王子舒难陀带领骠国乐团,离开王都卑谬城,不远千里,远赴大唐献乐。在历史上确有舒难陀其人,关于其记载甚少,在看电视剧之前,先通过他的点滴记载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吧!据缅甸考古学家的研究,骠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公元1—5世纪)

  • 老生三鼎甲之一:张二奎的生平艺术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二奎,清朝,老生三鼎甲

    张二奎,字子英,出生于嘉庆十九年(甲戌),同治三年(甲子)去世。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早期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惜舞台生命不长。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

  • 老生三鼎甲是谁?晚清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的三大领袖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长庚,进京三杰,清朝,老生三鼎甲

    进京三杰,即清朝晚期四大徽班进京的三大领袖人物,分别是:程长庚1811-1880(徽派),余三胜1802-1866(汉派),张二奎1813-1860(京派)。程长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市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