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西凉五马,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上的西凉五马,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3/12/23 0:31:18

西凉五马是指后汉末年盘踞西凉的诸侯马腾以及他的子侄,共有五人。其中包括汉槐里侯马腾、蜀犛乡侯马超、蜀陈仓侯马岱、汉奉车都尉马休、汉骑都尉马铁。以马腾,马超与马岱最为人知。

1、马腾

是后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三国蜀汉名将马超的父亲。原是西汉时代伏波将军马援后人,马援传到马肃时,马肃和姜女结婚,生下了儿子马腾。一向以来,马腾忠于汉室,早期曹操控制朝廷时,汉献帝写下了衣带诏,约刘备、马腾等人起兵讨伐曹操。事件失败后,马腾回到西凉拥兵自重。后被曹操引诱入京杀害。

马腾被写成对汉室十分忠诚的忠臣。董卓乱政时,马腾为西凉太守,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董卓败亡后,其余党李傕郭汜秉政,马腾受献帝诏,被封为征西将军,同韩遂讨伐李傕、郭汜,因缺粮为其所败,退还西凉。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马腾入朝,参与刘备和董承等人暗杀专权的曹操的计划,因事情败露而逃回凉州。后曹操用荀攸计,假诏召马腾入京,他为了达成多年心愿,和黄奎欲讨伐曹操,但事情还是败露了,马腾和儿子马休、马铁全部被杀。马腾的死讯传出后,马超和韩遂为了替他报仇,于是在西凉起兵反叛。

2、马超

历史上的马超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塑造的那个马超颇有差别,罗在书上说马超之父马腾为曹操设计所杀,马超因此起兵造反,为父报仇,攻打长安。实际上,历史上马腾及其全家之死在很大程度上要怪责于马超!曹操当年招马腾一家入京城,结果马超不愿前往,和韩遂等人驻守潼关!曹操多次招马超入朝,马超皆不同意!后曹操讨伐张鲁,马超和韩遂,程银等人起兵造反,此时马超完全没考虑到他父亲一家人全在京师,次举必定祸及其家人!结果曹操大败马超回邺之后就把马腾一家全部斩首,只有其弟马岱逃回来!

马超武艺超群,在战场上有过英勇战绩,史书有明确记载,连高傲跋扈的关羽都欲与之决一高下,可见马超之勇不在赵云,张飞之下。可惜马超归降刘备后随刘备在战场上参加过的战役很少,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马超已经身患重病,不久便卒!死前马超曾写信给刘备说自己一家被曹操杀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弟弟马岱,希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时年仅47岁,如果马超能活到赵云的岁数,一定可以在后来的北伐中为诸葛亮建立奇攻,斩将杀敌。也许也就不会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了。确实有点让人遗憾!

3、马岱

马超的兄弟,是蜀汉后期的大将,但是没有大局观,没有主见,难成大器的人,所以杀了魏延。马岱一生相对于兄长马超比较平淡,如果马超、关羽是一流武将,那马岱只能算三流武将。我觉得马岱属于一个本分的人。忠诚度很高。脾气很倔。但这种人往往得不到重用,就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这种人也很多。但如果论实力的话应该和周仓属于一个档次的,虽然正史中没有周仓这个人。毕竟西凉骑兵在当时是天下第一骑兵。

4、马休

马休,马腾的次子,马超之弟,随父马腾进京,密谋征讨曹操。后计划泄漏,被曹军包围,兵败被擒,与马腾一起遇害。郝经:“马腾父子勇冠西州,与韩遂颉翥为寇,残灭三辅,垦伤汉室。《三国演义》:“父子齐芳烈,忠贞著一门,捐生图国难,誓死答君恩。嚼血盟言在,诛奸义状存。西凉推世胄,不愧伏波孙!

5、马铁

马铁,马腾的三子,马超之弟,随父马腾进京,密谋征讨曹操。后计划泄漏,被曹军包围,中乱箭而死。小说《三国演义》中,马铁随父马腾进京,密谋征讨曹操。后因计划泄漏,被曹军包围,为保护父亲,掩护马岱撤离,被乱箭射死。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马腾入朝为官,被曹操任命为卫尉。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曹操因马超拥兵据守陇上,起兵攻之,败超,次年(212年)诛杀马腾,夷灭三族,马铁同时遇害。

标签: 西凉五马三国

更多文章

  • 西凉五马指的是哪五人?西凉五马分别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名将,马超,西凉五马

    后汉末年盘踞西凉的诸侯马腾以及他的子侄,共有五人。其中,西凉马腾、西凉马超、西凉马岱三人最为闻名。西凉五马是:西凉马腾、西凉马超、西凉马岱、西凉马休、西凉马铁。马腾个人资料字 寿成生卒 ? — 212终属 东汉籍贯 司州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容貌 长八尺余 身体洪大 面鼻雄异官至 卫尉 假节 槐里侯

  • 恰克图条约签订对两国的影响是什么 恰克图条约的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沙俄,恰克图条约

    清朝与俄签订的《恰克图条约》及一系列子约,基本确定了两国之间的边界,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划分了中饿北部边界,确立了贸易、边境管理、交往等原则。双方所遵循的平等互谅、搁置争议、依自然走势、互信管理、人口属地归附、内容的综合性等划界原则一方面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沙俄侵

  •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将贝加尔湖永远从中国割让出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沙俄,恰克图条约

    在小编以往发文的留言中,有不少读者误认为是《尼布楚条约》将贝加尔湖地区永远地从中国领土割让出去。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尼布楚条约》虽然将贝加尔湖以东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沙俄,但是贝加尔湖的南部和西南部仍然是中国的土地。《尼布楚条约》签订38年后的大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康熙皇帝

  • 恰克图条约不平等为什么清朝还要俄国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恰克图条约不平等为什么清朝还要俄国签订

    1727年,中国清政府与俄国沙皇政府为了解决蒙古边境问题在恰克图草原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这条条约内容涉及两国的经济贸易、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有效的遏制了俄国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得中俄边境保持较长时间的安宁。那么,恰克图条约签订背景是什么?恰克图条约签订背景中俄边境问题历史悠久,但是在清朝以前都是

  • 真腊在古代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有着怎样的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真腊,素可泰王朝

    真腊同中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隋大业二年(606年)真腊国王派遣大使朝贡。623年(武德六年),真腊派使者来唐。628年(贞观二年)又同林邑一起派使者来唐,唐太宗回赐了很多礼品。以后真腊国的使者屡次携带贵重的礼物来聘问。650至655年间,仅是珍贵的白象就送来了三十二头。它们都经过特殊训练,会跪拜舞蹈

  • 真腊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样的?经济是怎么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真腊,素可泰王朝

    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五大臣﹕孤落支﹑高相凭﹑婆何多陵﹑舍摩陵﹑髯多娄。大臣之下还设有若干臣僚﹐全国各城都派有部帅治理﹐大臣﹑部帅﹑臣僚都由王亲国戚充任。到了吴哥时期﹐封建等级更加森严﹐官属出门乘轿及打罗伞各级有别﹐住屋高矮广狭也有定制。官家府第和百姓房舍也不相混淆﹐人民只能盖茅为屋﹐国戚大臣才

  • 真腊: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腊,素可泰王朝

    真腊(kmir), 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真腊国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之中,远及秦汉。真腊原为扶南的属国,在扶南北方,国王刹利氏。6世纪中叶,真腊国公主嫁扶南国一王子巴法瓦尔曼为妻。后真腊国王去世,真腊公主驸马巴法瓦尔曼继位为真

  • 布连斯奇条约谈判要点有几点 布连斯奇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叶卡捷琳娜,布连斯奇条约

    谈判1725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认为清朝政府在对准噶尔的战争中有求于俄国,此时划分边界可以谋得更大利益,因此她于1725年8月11日任命“特遣驻中全权大臣”,来华谈判商务和边界问题。俄方的谈判要点有以下四点:与中国缔结商约;划分边界应以俄方绘制的西伯利亚地图为依据,俄国不能放弃贝加尔湖、乌丁斯克

  • 为什么说布连斯奇条约对俄两国极其有利 俄国获得了什么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贝加尔湖,布连斯奇条约

    包括贝加尔湖一带在内的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匈奴族就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至三国、北魏、周隋时,鲜卑、柔然、突厥继起,领有其地。唐朝打败了突厥,在此置官设治,建立了安北都护府。辽金时代,原住在额尔古纳河的蒙古部逐步西迁,成吉思汗崛起于此,统一漠北,进行远征,建立

  • 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后 为什么沙俄还要再签订恰克图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康熙,布连斯奇条约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屈辱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地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数次割地赔款,失去了很多领土。不过,不为人知的是,其实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个割地条约,早在康熙雍正时期,清政府就已然签过三份“割地”条约了,只不过,那时的“割地”不是被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