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布连斯奇条约谈判要点有几点 布连斯奇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布连斯奇条约谈判要点有几点 布连斯奇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18 更新时间:2024/1/19 0:20:47

谈判

1725年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认为清朝政府在对准噶尔的战争中有求于俄国,此时划分边界可以谋得更大利益,因此她于1725年8月11日任命“特遣驻中全权大臣”,来华谈判商务和边界问题。

俄方的谈判要点有以下四点:

与中国缔结商约;

划分边界应以俄方绘制的西伯利亚地图为依据,俄国不能放弃贝加尔湖、乌丁斯克、色楞格河下游以及尼布楚等地,不能让中国在额尔齐斯河取得据点;

答应送回中国私逃者及非法逃离中国的人;

要求东正教传教士在北京的居住权。

俄罗斯大臣带了1500名卫队,总共2000人,在来北京的途中,还频频与噶尔丹部叛乱势力联系,鼓励他们叛乱,妄图以此对清政府进行要挟;他也多次派人跟在中国的法国传教士巴多名联系,让他提供一些关于清政府对谈判、平叛和传教士的态度的情报;他更大肆收留中国逃人,南移恰克图和楚库河支流的岗哨,力争在谈判、划界前多占一些中国土地。

经过一年的长途旅行,俄国使团于1726年底到达北京。之后中俄双方在北京进行了六个月的谈判,为了侵占中国的更多领土,萨瓦一面以攻为守,反诬中国收留俄国逃人,叫嚣要收复俄国因《尼布楚条约》而“丧失”的黑龙江土地,一面用小恩小惠拉拢大学士马齐,叫他提供情报,包括中国谈判代表的性格等等。

1727年7月3日,谈判改在离恰克图10多公里的布尔河畔举行,清朝派去的首席代表是隆科多。7月26日隆科多因私抄玉牒案被撤回囚禁于畅春园,中方实际上的首席代表是郡额驸策凌。策凌和四格、图理琛一起,又跟萨瓦、郎格谈了一个月零四天才在1727年8月31日(雍正五年七月十五日)签订《布连斯奇界约》,俄方代表为萨瓦,清朝代表为策凌。11月2日(雍正五年九月初七),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1728年6月25日)双方在恰克图正式换

《布连斯奇界约》不分条款,由满、蒙、俄和拉丁四种文字缮写。

《恰克图条约》共十一条,包括边界、商务、逃人、宗教、外交等方面。其中边界方面基本重申《布连斯奇界约》的,但它重申乌第河流域仍是待议区;关于商务关系,主要是规定“准其两国通商。既已通商,其人数仍照原定,不得过二百人,每间三年进京一次。除两国通商外,有因在两国交界处所零星贸易者,在色楞额之恰克图、尼布朝之本地方,择好地建盖房屋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它还规定:中国允许在北京俄罗斯使馆内建造东正教堂,教士四人,学生四人,教习二人,由中国给予赡养;双方对逃犯、越境行窃和杀人犯均需严拿治罪,等等。

后续工作

中俄双方即派出界务官,分组前往恰克图迤东和迤西,划定地段,勘分国界。在勘界过程中,俄方进一步将一些原属中国的土地划入沙俄版图。勘界结果,双方分别订立了《阿巴哈依图界约》和《色楞格界约》,在东面设置了六十三个界标,在西面设置了二十四个界标。中俄中段划界工作至此全部结束。

评价

《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状态下签订的。中国方面主要成果是确定了两个边界,获得俄方送还逃人的许诺,切断了俄国对中国西北叛乱者的援助。俄国则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图的自由贸易权利(参见阿勒坦布拉格),并获得了原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区。

影响

《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比《尼布楚条约》更多的利益。尽管如此,条约的签订毕竟实现了康熙时期未能实现的愿望,明确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遏制了俄国自清初以来对我外蒙北疆的侵略势头,同时也使我国北部边境的贸易一定程度地活跃起来。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布连斯奇条约对俄两国极其有利 俄国获得了什么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贝加尔湖,布连斯奇条约

    包括贝加尔湖一带在内的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匈奴族就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至三国、北魏、周隋时,鲜卑、柔然、突厥继起,领有其地。唐朝打败了突厥,在此置官设治,建立了安北都护府。辽金时代,原住在额尔古纳河的蒙古部逐步西迁,成吉思汗崛起于此,统一漠北,进行远征,建立

  • 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后 为什么沙俄还要再签订恰克图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雍正,康熙,布连斯奇条约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屈辱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地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数次割地赔款,失去了很多领土。不过,不为人知的是,其实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个割地条约,早在康熙雍正时期,清政府就已然签过三份“割地”条约了,只不过,那时的“割地”不是被迫,而

  • 教皇子午线是怎么由来的 后期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班牙,葡萄牙,教皇子午线

    历史由来从公元1096年起,由西欧天主教国家的国王、诸侯、贵族们联合起来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在近两百年时间内,不但给叙利亚、巴勒斯坦、拜占庭各族人民带去了可怕的灾难,而且使西欧人民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有意挑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情绪极为严重。1415

  • 教皇子午线是怎么回事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怎么瓜分世界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教皇子午线,西班牙,葡萄牙

    教皇子午线是怎么回事?如今趴在欧洲最西南角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经认认真真地瓜分了整个世界?2016夏季奥运会,正在里约热内卢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尽管一直有声音说里约奥运会分分钟变“里约大冒险”,但是各项比赛也还算进行得顺利。巴西这个国家,看上去很大,国土面积85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 世界上第一条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全球的分界线——教皇子午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教皇子午线

    世界上崛起过不少庞然大国和文韬武略的绝世奇才与帝王,可是真正能够做到将整个世界瓜分掉并且胜券在握的国家可谓是少之又少。然而在14世纪有这么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就做到了这件事情,他们划出了世界上第一条关于全球的分界线并且开始了长达几百年的嚣张肆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教皇子午线以及和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欧洲

  • 王莽并非穿越者,均田制是王莽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莽,均田制

    现在许多的影视剧里面经常出现穿越的情节,不仅仅是现在这个社会,就连我们的古代也是这样的。在古代就有这么一位穿越者,很多人都说王莽是古代的穿越者,估计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人相信,但是随着每天说话的人数越来越多,也就渐渐的相信了王莽是一个穿越者了。渐渐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是从其他的星球穿而来的,那么那些人是

  • 浅谈均田制,从北魏到唐朝发生了哪些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均田制

    说到均田制,这是一种在古代北魏时期开始的制度,这是承袭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长期的战乱,大批的土地被抛弃而荒废,因此政府手头上有足够多的荒地,可供再分配,而产生的制度。同时,这个制度也是为了与世族妥协,才产生出来的。于是,北魏政府在部分公有化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再分配。因此,此时的均田制本身的妥协性

  • 唐朝均田制大发展和瓦解,为什么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均田制

    唐高祖李渊以唐代隋之初,基本上仍沿用前朝的均田制。直到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基本统一全国,局势稳定后,才重新颁布均田令。此后又根据形势变化,唐玄宗先后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和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对原均田令作了两次补充和修订。唐朝均田制包括的内容大致如下:中男(未成丁的男子)和丁男(成年

  • 北魏三长制简介,三长制内容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魏三长制

    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 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 此

  •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什么立三长制整顿户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魏,三长制

    西晋以后不曾南迁的世族地主,在战乱之时利用宗族关系组织武装力量结坞自保。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了争取汉族地主的支持,委任坞堡主担任宗主督护,允许其收容百姓、征收赋役,从而使各坞堡成为事实上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然而,宗主却借机大肆荫庇户口,导致“诸州户口、籍贯不实,包藏隐漏,废公罔私”,出现了“民多隐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