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高帝萧道成简介 诛灭刘宋,成为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篡宋)

齐高帝萧道成简介 诛灭刘宋,成为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篡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80 更新时间:2024/2/21 8:47:15

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汉族,南朝齐建立者,在位四年。《南齐书·高帝纪》载,齐高帝萧道成乃“汉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先世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南齐书·武帝本纪》载:高祖萧整于东晋初过江,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今常州)人。少从名儒雷次宗受业,治《礼》及《左氏春秋》。仕宋,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后领偏军征仇池,进军距长安八十里,以兵少,又闻宋文帝崩,乃还。

齐高帝简介

宋明帝时为右军将军,先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以军功累官至南兖州刺史。明帝卒,他与尚书令袁粲等共掌朝政,并领石头戍军事。元徽二年(公元474年)平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宋皇室成员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道成。升明元年(公元477年)七月,道成杀后废帝刘昱,立刘准(宋顺帝)。萧道成封齐王,兼总军国,次第诛灭忠于宋室的袁粲、荆州刺史沈攸之、黄回等。三年四月受宋禅即皇帝位,改国号大齐,改元建元,史称南齐。道成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但对宋之宗室王侯,无少长皆幽死。次年下令扩大清理户籍,按玩之的建议,设立校籍官,以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版籍为准整理户籍。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贫苦人民常被巫为户籍诈伪而“却籍”(即从户籍中剔除出来),同时也侵犯了庶族地主的利益。因而,在其死后不久,即因反对校籍而引发了唐寓之暴动。

齐高帝生平

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427~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出生于晋陵郡武进县东城里老宅(今常州市孟河镇万绥)。史书上记载,萧道成“姿表英异,龙颡钟声,鳞文遍体”,绝非凡人貌相。

传说萧道成小时候旧宅的门前,有一棵很大的桑树,树的形状像皇帝出巡时的华盖。萧道成喜欢在树底下与小伙伴们玩耍,他的堂兄萧敬宗跟他开玩笑说:“这棵树就是为你长的。”意为你以后是要当皇帝的,这话虽然有些牵强,但后来却成了事实。

元徽二年(474年),由于平叛有功,萧道成晋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禁卫军,督五州军事,但实际上已经形成萧道成独掌朝政的局面。当时,他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在这里,“四贵”有专权乱政的意思。此后,宋皇室成员为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萧道成。

元徽四年(476年),萧道成迁为尚书左仆射(相当于朝廷宰相)。是年7月,久蓄逆志的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自恃是刘义隆长孙,又有勤王之功,意欲夺取帝位。萧道成果断征讨,激战于京口万岁楼下,很快刘景素兵败被斩。

昇明三年(479年)三月初二,顺帝刘准任命太傅萧道成为相国,总领百官,封给他10个郡的封地,号称齐公,颁赐九锡,让他仍然担任骠骑大将军、扬州牧、南徐州刺史。建元元年(479年)四月二十日,刘宋顺帝刘准颁诏将帝位禅让给齐王。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四月二十三日,萧道成即位于建康南郊,设坛柴燎告天。至此,齐朝正式建立,史称南齐。

萧道成即位后,为了加强建康城的防务,于建元二年(480年)着手改建建康城墙,用砖砌筑。这样,建康城才成为真正坚固的堡垒,城郭大为改观。所以说,建康都城砖砌城墙始于南齐一代。自从晋朝以来,建康宫室的外城只是用竹篱环绕,有六个大门。适逢有人揭开白虎樽的盖子,饮酒进言说:“建康白门三层关,竹篱穿破不完全。”齐高帝闻言有所触动,命令改建城墙,形成了中国都城特有的以中轴线为基准、主要建筑物左右对称的极其规整的风格。建康城这种布局,又成为以后北魏重建洛阳城的范本。

齐高帝萧道成在位期间,限制诸王营立私邸,提倡节俭自奉,禁止民间使用各种华丽饰物,不得将金银制成金箔银箔,马鞍等不能使用金银装饰,不能用金、铜铸像,甚至不准织绣花裙,不准穿着锦鞋等。这种要求和做法“历代所未有”。

史书上说萧道成“少沈深有大量,宽严清俭,喜怒无色。博涉经史,善属文,工草隶书,弈棋第二品”。据说,齐高帝萧道成亦善书法,擅长草书和隶书,自视水平不一般。建元中(479~482年),萧道成召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南朝齐书法家)来朝,提出要与他比试书法。两人各自写了一幅字,齐高帝问王僧虔道:“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深知齐高帝意思,答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臣书为群臣中第一,陛下书为帝王中第一。”回答十分巧妙,既不贬低自己,又保了高帝的面子,君臣双赢。

除了书法以外,萧道成还是一个围棋爱好者。据记载,“齐高帝性宽,常与直阁将军周覆、给事中褚思庄共棋,累局不倦。覆乃抑上手,不许易行,其弘厚如此”。将军周覆甚至能在对弈时抓住皇帝的手,不许他悔棋,齐高帝萧道成也能从容默许,所以得到了“弘厚如此”的评价。萧道成还亲自撰写围棋著作,曾有《齐高棋图》二卷问世,是史载首位亲自著作围棋书的皇帝。

建元四年(482年)二月,齐高帝萧道成病重。三月初八,萧道成崩于临光殿,终年56岁,在位仅4年。四月,谥曰太祖高皇帝。据史书记载,齐高帝萧道成葬于武进泰安陵。

更多文章

  • 一次户口普查竟逼出3万土地主举兵造反!(唐寓之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朝,萧赜,唐寓之暴动

    南朝齐武帝萧赜统治时期,三万多名大地主及乡绅富豪在风水先生唐寓之的领导下,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举起棍棒大刀,一路吼一路杀,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市政府办公大楼,将政府军打得一败涂地。节节胜利之后,这些人称帝的称帝,享乐的享乐,成立了一个崭新的准王朝。地主是有钱人,有吃有喝,别墅住着,仆人侍候着,参与这么血腥

  • 唐寓之简介 南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唐寓之生平(唐寓之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寓之,南北朝,起义军领袖,唐寓之暴动

    唐寓之(?-486)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祖孙三代皆以看风水、择墓地为业。自幼习武,及长乐于济贫救困,为乡里所爱戴。齐武帝萧赜横征暴敛,徭役苛繁,对逃避赋役的人,称为“却籍户”,一经查获,治以重罪。因此,民怨沸腾。南朝齐永明三年(485年),唐寓之以“抗检籍,反萧齐”为号召,聚

  • 丁未之乱的指挥官之一:物部守屋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物部守屋,日本,丁未之乱

    物部守屋是飞鸟时代的有力豪族。物部守屋是物部尾舆与弓削阿佐姬之子。公元572年(敏达天皇元年),敏达天皇即位,任命物部守屋为大连。佛教传入日本时,废佛派的物部守屋持强硬的排斥态度,与崇佛派的苏我马子发生激烈冲突。敏达天皇去世后,物部守屋与当时苏我马子所控制的朝廷发生内战,兵败身死。公元585年(敏达

  • 丁未之乱的经过如何?丁未之乱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未之乱,日本

    丁未之乱(ていびのらん)是一场日本飞鸟时代的内战,又称为丁未之变、丁未之役、物部守屋之变,是围绕着是否尊奉佛教,与大臣苏我马子对立的大连物部守屋发动叛乱并消灭的事件。经过587年(用明天皇2年)7月、苏我马子召集群臣,计划消灭物部守屋。苏我马子率领泊濑部皇子、竹田皇子、厩户皇子(即圣德太子)等皇子和

  • 丁未之乱什么时候发生的?丁未之乱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丁未之乱,日本

    丁未之乱(ていびのらん)是一场日本飞鸟时代的内战,又称为丁未之变、丁未之役、物部守屋之变,是围绕着是否尊奉佛教,与大臣苏我马子对立的大连物部守屋发动叛乱并消灭的事件。背景584年(敏达天皇13年),应苏我马子之请,鹿深臣从百济带来弥勒石像一座,佐伯连也从百济带来佛像一座。苏我马子派遣司马达等和池边冰

  • 岳飞中钟相杨幺起义中是如何镇压起义军的 岳飞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岳飞,靖康之耻,钟相杨幺起义

    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文武双全,一心收复故土,洗刷靖康之耻,最后却被一直拼命保护的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令人遗憾。英雄往往都有一个悲剧性的结局,如果岳飞最后功成名就,迎回二圣,或许就美现在这么家喻户晓,亿人膜拜了。但是,岳飞也是人,在起家的时候,手上也不免沾满血腥,这点你怎么看?公元1127年四

  • 钟相杨幺为何起义?杨幺起义经历了几个阶段(钟相杨幺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玄,南宋,起义,钟相杨幺起义

    杨幺简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他生平事迹和主要战役,以及人物结局。作为南宋义军首领,杨幺一生中为南宋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如《后水浒传》书中说的。关于杨幺简介,杨幺名太,龙阳祝家岗(今湖南汉寿新兴乡)人。杨幺幼时曾读私塾2年,辍学后曾在商船上打工糊口。南宋初,钟相率领农民起义,杨幺作为首领之一在钟相死

  • 钟相、杨幺起义:南宋初年宋朝内部的第一次挑战(钟相杨幺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钟相,杨幺,岳飞,,钟相杨幺起义

    南宋初年,金军不断南侵,铁蹄所过,一片破败景象。南宋统治者并不体恤人民的疼苦,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广大人民啼饥号寒,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在荆湖地区尤为突出。“自江西至湖南,无问郡县与村落,极目灰烬,所至残破,十室九空。询其所以,皆缘金人未到,而溃败散之兵先之;金人既去,而逐袭之师继至。官兵盗贼

  • 萧衍为什么要出家?梁武帝萧衍为何三次出家(萧衍篡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萧衍,和尚,萧衍篡齐

    萧衍为什么要出家?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生之年不仅推崇佛教,广建寺庙,发展僧徒,而

  • 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死:揭秘梁武帝饿死寺庙之谜 (萧衍篡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朝梁武帝,梁武帝,南北朝,南北朝皇帝,萧衍篡齐

    导读: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