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腓力比之战中双方战前都有着哪些准备?投入了多少兵力

腓力比之战中双方战前都有着哪些准备?投入了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25 更新时间:2024/2/21 8:51:19

屋大维安东尼已经感觉到部队对于饥饿的恐慌与日俱增,拖延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屋大维和安东尼召集军队,由安东尼部队发表演说,号召士兵们主动出击,勇敢作战。

他们先是派遣了8个军团作为先锋,向东进入巴尔干半岛,控制了位于马其顿沿海的腓立比城以东的一处山中隘口。通过这个隘口,他们能突破巴尔干半岛北部的群山,来到色雷斯取得粮食,而敌人却没有办法通过陆路前往巴尔干半岛的西海岸。

从亚洲逐步赶到色雷斯的共和派大军果然被这座隘口挡住了。但是他们通过穿越树林的方式,绕到了隘口的后方。只是由于其行军途中太过吵闹,被后三头的军队发现,从而错失了偷袭的良机。

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绕过隘口后,发现腓立比城这个地方十分适合他们的作战。这种城市最早由昔日的马其顿国菲利普二世建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作为世界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菲利普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控制着黑海到希腊本土的海运线路。菲力比城就是这位独眼龙国王安插在海运航行上的一枚重要棋子。

腓立比城北边是大片森林,东边是巴尔干半岛的群山,西面则是一片平坦而广阔的平原,南面则是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和一片片池塘。若是在这里驻军,不仅离海边十分接近,距离共和派储藏粮草物资的塔索斯岛也只有十几公里。

所以,只要共和派大军固守此地,完全能把安东尼和屋大维挡在色雷斯之外。在腓立比城向西3、4公里处,有两座相隔约一两公里的小山包,一座在南,一座在北。由于共和党的军队过于庞大,所以他们便分成两半,布鲁图斯将军营设置在北山,卡西乌斯将军营设置在南山,并在山的中间搭建了一座行军堡垒,以接应两边的军营。

后三头则把之前扼守隘口的8个军团撤到了腓立比城西南部的安菲波里城。当安东尼赶到安菲波里城后,全军就随他一同前往腓立比与敌人对阵。但在来到敌人阵前后,安东尼的部队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开始离敌方约1.5公里处的平原地带修筑军营,等待屋大维和他的军队到来。

在此期间,双方只是使用骑兵互相试探,并没有展开会战的意思。安东尼一方是因为屋大维的军队还未到来,布鲁图斯一方则是根本没有打算正面交战。

双方在菲力比附近都集结了19个军团作为主力。在当时,只有具备罗马公民权的人,才能进入军团服役。这些公民可以来自意大利本土,也可以来自罗马人在各地建立的殖民城市或移民。所以,拥有意大利和高卢等地的凯撒派,军团满员,约有10万多人。而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这边的存在缺编情况,大约只有8万来自东方行省驻军与殖民地后裔组成的新兵队伍。

由于共和派此前在面对凯撒时已经损兵折将,所以在布鲁图斯与卡西乌斯起兵的时候,东方的罗马公民更为缺乏。不得以之下,他们只能从腓立比城所在的马其顿地区,招募了2个由当地人组成的军团。这在罗马共和国历史上是非罕见的。

尽管罗马威权治下有着大批无法进入军团服役的其他民族,但他们还是不能在罗马人的内战中独善其身。共和派军队不仅从东方各地攫取了巨额财富,也逼迫各个希腊城市与蛮族王国将自己的部队贡献出来,在腓立比附近为他们站队。北方的色雷斯人虽然还不在罗马统治之下,却也同时受到双方的雇佣,派出了标志性的轻步兵部队。

骑兵的状况则是凯撒派这边约有13000人(一说33000人),共和派为20000人。凯撒派的骑兵主要由来自高卢、西班牙的凯尔特老兵组成。共和派这边虽有帕提亚骑射手和拉伯骑兵助战,却因为地处巴尔干山区,而作用渺小。

虽然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的军团的数量加起来不及凯撒党。不过相对于缺少同盟军的屋大维和安东尼,共和派这边有一些东方部队,因此在数量上或许多于凯撒党。

尽管屋大维和安东尼的军队在数量上可能处于劣势,但他们还是急于一战。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状况比布鲁图斯一方糟很多,无法从海上将粮草运来,只能依靠马其顿山区和色萨利地区也就是巴尔干半岛当地的粮食支撑。而这两个地方的产粮并没有富裕到能让十数万军队进行长期作战。

相反,由于控制了制海权,共和派可以将小亚细亚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高枕无忧地看着敌人在步入冬季时被缺粮打垮。安东尼因此向埃及艳后特里奥帕特拉求助。后者的托勒密王朝舰队,正从亚历山大港赶来,准备从海上封锁腓立比城的港口。

标签: 腓力比之战凯撒

更多文章

  • 腓力比之战分为几个阶段?战斗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腓力比之战,凯撒

    10月的第一个星期,双方于腓力比城以西的较空旷地带遭遇并发生初步战斗。共和军的布鲁图布阵于安纳西亚道以北,而卡西乌斯则布置在路的南面。屋大维提出由自己的军团来对抗布鲁图,而安东尼则去对抗卡西乌斯。屋大维的过分自信导致的结果是,后三头同盟的联军差点输掉了战役。在埃及艳后的舰队赶到之前,屋大维和安东尼每

  • 腓力比之战的背景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腓力比之战,凯撒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古罗马历史上的最强者之一凯撒,身负23处伤口倒在了庞培剧院的血泊中。似乎在这之后,罗马传统的共和精神将继续延续。元老院中将不再充斥着退役的百夫长、脱下戎装的士兵、精于算计的书吏,以及各种被释奴的后代或外省人。正统的古罗马贵族们开始重新主政。凯撒在当时军功突出,并且大肆收买平民

  • 曼施坦因的经典成名之战——克里米亚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曼施坦因,苏德战争,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克里米亚战役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苏联欧洲部分的南部,是连接欧洲和中东的重要交通枢纽。1941年-1942年,曼施坦因指挥德军在克里米亚半岛一战成名,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军元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战役。1941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指示南方集团军群尽快攻占克里米亚,进入高加索地区。拿下克里米亚可以消除苏联对罗马尼

  • 克里米亚战役双方伤亡如何 克里米亚为什么会是重要通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德战争,希特勒,曼施坦因,克里米亚战役

    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决定让冯·曼施坦因领导的第11集团军负责对整个克里米亚的作战行动。克里米亚是连接着欧洲和中东的重要通道,而且可以消除苏联空军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还可以迫使土耳其靠向德国。曼施坦因是纳粹德国高级最出色的野战部队司令,经验丰富。当时曼施坦因的第11军团仅有10万人马,外加两个罗马

  • 克里米亚战役为什么会成为苏德双方关键的一战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二战,曼施坦因,德国,苏联,克里米亚战役

    话说,如果我们说起二战时期的著名战役,可谓是数不胜数。然而,如果我们说起克里米亚战役估计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那么,克里米亚战役又是咋回事呢?下面咱们就去一探究竟。首先,我们先回首一下之所以发生克里米亚战役的时代背景,即:1941年6月22日凌晨3:30分,由于当时的德国纳粹领希特勒开始实施他蓄谋已

  • 关于阿莱西亚战役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战斗发生的具体位置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阿莱西亚战役,罗马帝国

    关于阿莱西亚战役的地点长年来一直有争议。其中有两座城市的可能性最大:其一是弗朗什孔泰的Alaise,另一是科多尔省的阿利兹-圣-莱纳。拿破仑三世支持后者的说法。1860年代里他出钱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似乎说明当地曾经有过一座罗马兵营。他在发现的历史遗址上建造了一座维钦托利像。虽然如此争论始终未绝

  • 阿莱西亚战役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罗马是怎么胜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阿莱西亚战役,罗马帝国

    最初的胶着阿莱西亚的城址所在曾经众说纷云。后来经过拿破仑三世时代的实地考察和后世考古学家先后长达一百多年的发掘考察,终于将它定位于当代法国科多尔省境内的奥索瓦山。奥索瓦山高约407米,山脚下有两条小河流经过,山的东、南、北三面都有其他差不多海拔的高地相对,西面则延伸出较为开阔的平原。阿莱西亚就建立在

  • 阿莱西亚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莱西亚战役,罗马帝国

    阿莱西亚之战发生于前52年的九月,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作战的一方是凯撒指挥的罗马共和国军团,他手下的助手有骑兵统领马克·安东尼、提图斯·拉比努斯和盖尤斯·特拨纽斯,另一方则是阿维尔尼人维钦托利领导的高卢部落联军。这场战斗是高卢与罗马之间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斗,它标志着罗马赢得高卢战争的决定点。阿莱西亚

  • 伦敦除了雾都,还是个大恶臭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伦敦,大恶臭

    作为老牌帝国的首都,伦敦既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又拥有过悠久的历史,早公元50年罗马人就在此建城。然而作为工业化较早城市之一,伦敦在历史上曾多次因为污染等问题“史上留名”,除了众所周知的“雾都”,其实还有一个词条也专门指出了另外一个严重的污染事件——大恶臭。大恶臭(英语:Great Stink或Big

  • 马桶催生的伦敦大恶臭,两年“臭死”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伦敦大恶臭

    业革命巅峰时期的伦敦,便是这样一个吃饱了撑的,却无处排放粪便的城市。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伦敦城市规模和人口也随之急速膨胀。19世纪初人口还是100万,到了1851年就已激增到240万。然而,身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它沿用的却还是最古来的排水系统。污水坑,也就是俗称的旱厕,是官方唯一认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