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努尔哈赤在觉华岛之战胜利后 为什么对觉华岛进行疯狂的毁灭

努尔哈赤在觉华岛之战胜利后 为什么对觉华岛进行疯狂的毁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23 更新时间:2024/2/8 14:22:08

努尔哈赤袁崇焕的正面对决以袁崇焕的大胜而告终,宁远就像一枚钉子死死地钉在了关外,这几天,努尔哈赤使尽浑身解数,宁远就是拔不了踏不平,犹如神助一般屹立不倒。这对于一个征战沙场的老江湖而言,无疑一记重大打击,这是他纵横辽东以来第一次感到有挫败感。

胜败乃兵家事,作为一个称得上名将的人,要打倒他是很难的,因为他有着过硬的素质和丰富的履历,虽然战事失利,但一城的得失并不影响他的战略部署,战略目标高远的努尔哈赤早就制定好了计划。

二十五日晚,努尔哈赤一面派部队继续围攻宁远,一面将主力部队转移至龙宫寺一带驻扎。这一招不仅迷惑了袁崇焕也迷惑了躲在山海关内的高第,他们以为努尔哈赤在打龙宫寺的主意,因为龙宫寺内囤积了大批粮草,是个大粮仓。只是他们错判了努尔哈赤的战略意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努尔哈赤其实别有深意。

觉华岛又名菊花岛,面积13.5平方公里,渤海湾第二大岛,号称北方的小澳门,距离海岸十八里,离宁远三十里。觉华岛是当时明朝的屯粮基地和水师基地,而且战略地位很重要,扼守辽西水路两津。岛上水师除了守岛护粮外,还可以配合地面部队收复辽东,必要时也可以和宁远相互照应。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欺负他后金没海军。

正因为后金没有海军,所以袁崇焕对觉华岛很放心,虽然也考虑到隆冬时节海面冰封的安全隐患,但按照他的理解,只要将靠近岛的冰面凿开,后金是无法过海的。事实是,明军将冰面凿开了,但努尔哈赤还是登岛了,因为他们低估了严寒的威力。

隆冬时节海面冰封后,可谓如履平地,别说骑马,就是开宝马都一点问题没有。岛上守军为了防止后金骑兵的突袭,沿岛开凿了一道长达十五里的冰濠当做天堑。然而,由于天气严寒,大雪纷飞,冰面凿开以后又很快复合,再次天堑变通途。

努尔哈赤知道,明军虽然日夜凿冰,阻挡自己登岛,但随着冰面的复合,环岛的冰濠圈只会越来越小,自己总会登上岛的,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觉华岛对他来说就不是一个岛了,而是一座普通的城池,自己的骑兵可以从岸边疾驰上岛,展开攻势,而事实证明和他想的是一样。

二十六日,努尔哈赤兵分两路,小部队继续对宁远进行死缠烂打,大部队则觉华岛寻找新的战机,数万骑兵分列十二个纵队扑向了觉华岛,这是后金骑兵的第一次大规模渡海作战。虽然不是用船而是骑马,但是一举填补了后金军的多项领域空白,并在多个指标上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甚至在个别处还实现了超越。

后金八旗兵国防新闻发言人爱新觉罗扯淡:这是我军在新形势下,根据战场瞬息万变的要求,打赢的一场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的局部战争。今后,我们会继续提高效能,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军事变革,为发展具有后金特色的军事力量做出新的贡献,并力争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这是一场明军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且不论后金的兵力优势,看看双方的力量结构,明军的守岛官兵七千人,大多是水手,也就是说他们要放弃海战打陆战,由海军变成步兵去对抗骑兵。虽然他们也有登陆作战的任务,类似海军陆战队的性质,但大部分的训练作业还是海战。现在他们是扬短避长,不仅毫无优势可言,还示短于人。

明军的形象根本就不是一支军事力量,而是一支凿冰大队,手里的家伙无外乎砸的、撬的、钻的,像什么铁锤啊,锄头啊,铁棍啊,斧头啊之类的。身上还没有盔甲,本来凿冰就累,穿了更累。所以当后金军冲杀来时,明军的形象就是一支暴动的农民军,拿着一些杂牌武器和人家对抗,仿佛回到了牧野之战。面对后金军的纵横驰骋,左冲右突,明军虽拼死抵抗,无奈全军覆没。

这已经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虐杀,岛上七千余明军和七千余商民全被屠戮,粮料八万两千余石,两千余艘船只,以及岛上房屋全被焚毁,觉华岛作为明军关外的后勤和水师基地就这么被努尔哈赤辣手摧毁了。从努尔哈赤的屠杀中,可以看出他的忿恨,纯粹的只是在泄愤,他将在宁远的失败,报复在觉华岛,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因为他不甘心。

这位自视甚高的统帅,这位纵横辽东的战神,如今在一个小小的宁远城前碰了壁,栽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的袁崇焕手里,这小子从哪来的?这小子以前在哪混的的?以前在道上怎么没见过?我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败在无名之辈的手里,丢面子,脸上挂不住。

努尔哈赤起兵四十四年,未尝一败,结果在宁远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城栽了个大大的跟头,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子让他伟大的光辉蒙上了阴影,娘可忍爹不可忍,努尔哈赤更不能忍,他要发泄自己的怒火,他要证明自己依然强大,那么只有血水和战争才能彻底的证明自己。

更多文章

  • 觉华岛之战中为什么袁崇焕一直龟缩在那里 袁崇焕最大的仰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袁崇焕,毛文龙,觉华岛之战

    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是由进攻取得的,就像现代军事理论,强调的是攻击力,而堡垒只是进攻的出发点补给点而已!当把堡垒作为步步防守的高栏时,没有进攻能力的一方,就是待宰的羔羊,今天你躲在高栏里,被掠走几只,只要高兴说不上哪天对方可以随时回来

  • 关于维州之战的评价如何?维州之战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维州之战,唐朝

    公元801年唐朝剑南节度使韦皋破吐蕃的维州之战,是唐军末世时代的辉煌之作。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实力大损,边境防线也严重内缩,西线强悍的吐蕃帝国不断东进,在侵占河西走廊以后,更是日益肆虐唐朝边境,中唐以后的唐王朝一面要应对藩镇割据的困局,一边又要面对吐蕃在边境的巨大军事压力,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唐军

  • 维州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维州之战,唐朝

    “维州之战”是指唐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至十八年(802年)正月,在唐与吐蕃的战争中,唐为减轻吐蕃对西线边境的压力,命剑南(治四川成都)军主动出击,在维州(治薛城,今四川理县东北)等地与吐蕃军重要作战。是年七月十八日,吐蕃攻打唐盐州(治今陕西定边)。二十九日蕃军攻克麟州(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10

  • 唐朝吐蕃战争中吐蕃帝国究竟多强大?吐蕃帝国为什么会没落(维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吐蕃,唐朝吐蕃战争,维州之战

    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除了巍然屹立的喜马拉雅山、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还存在过一个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吐蕃大约和李唐王朝同时建立,和李唐王朝差不多时间兴盛,也差不多时间衰落。吐蕃最强的时候,有多强大呢?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吐蕃的建立者是松赞干布。除了建

  • 五胡十六国时期为什么弱小的北魏能统一北方?(北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魏,五胡十六国,北魏建国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前身是拓跋部的代国,后被前秦攻灭。前秦崩裂后,原代国后裔拓跋珪被推举为主,重建代国。拓跋珪建国后四周强邻如虎,拓跋珪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逐步扑灭各方强邻,最终四邻剩下后燕、西燕、后秦、夏。此时的代国颇有春秋战国时诸侯国的境遇。后后燕灭西燕,西燕求助拓跋珪,拓跋珪派兵援助,奈何后

  • 北魏统一北方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北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建国

    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

  • 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为什么被称为“正统王朝”?(北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北魏建国

    公元386年由鲜卑人拓跋珪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重建其先祖所创立的代国,同年,又改国号为“魏”。398年,拓跋珪又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正式称帝,是为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只不过这两个都属于短命朝廷,分别在550年和557年宣告灭亡。北魏从386年道武帝建国开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是怎么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以宗教革命为动力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是以宗教革命为动力,打破部落割据,制止了血亲仇杀,适应了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使阿拉伯半岛由分散走向统一,从而促进了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为商业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得到了社会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发生于公元7世纪20年代至632年。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率领阿拉伯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日后的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奠定了基础。公元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狭义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