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玄夫人:比一代枭雄桓玄眼光还独到的东晋女人(桓玄之乱)

桓玄夫人:比一代枭雄桓玄眼光还独到的东晋女人(桓玄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560 更新时间:2023/12/23 0:31:33

却说刘裕射杀大蛇之后,便去投军。因为作战勇敢,不久深受重要,曾参与剿灭会稽贼孙恩的暴乱,杀的孙恩丢盔弃甲,逃奔大海。只是刘裕一走,敌人仍然横行无忌,无奈只好再度调刘裕御敌。不久,因因功升任下邳太守。此时刘裕的上司因为不喜欢晋安帝委派的大都督司马元显,而倒戈归降桓玄。因因而本来就半壁的江山此时更加岌岌可危。桓玄乃桓温的后人,夙有不臣之心,今见自己大权在握,于是宣布废掉晋朝皇帝,该改国号为楚,当时朝廷旧人怕桓玄势大,敢怒不敢言。刘裕此时官职甚微,且寄人篱下,无无有兵士,也只得静思对策。

桓玄一见刘裕,格外欢喜,并且对司徒王谧说:刘裕风骨不同寻常,确是当今英雄。王谧乘机献媚道:刘裕天下国士,既然匡扶新君,可见陛下得天地之灵气,既是如此,不如封以高官,让他死心塌地。桓玄大喜,自此对刘裕格外厚爱,或者宴饮之际,必定让刘裕前去作陪,殷勤款待,赏赐丰厚。

且说刘裕的妻子本是晋朝尚书令刘耽的女儿,小时候读书破万卷,很有才思。平时喜欢鉴赏人,常在帷帐后窥视桓玄手下的大臣,见一个一个都不如桓玄,知道桓玄可能江山稳固,心中大喜。可是一看到刘裕,这女子居然大惊失色,见刘裕仪表堂堂,相貌不俗,知道此人必不久居于人下,于是对夫君道:陛下,刘寄奴龙行虎步,气度不凡,妾身以为在朝诸公,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这样的人,胸有城府,腹有良谋,岂能为我所用,不如斩首以绝后患。

桓玄一见夫人如此说,感慨道:夫人所见极是,只是目前用人之际,我觉得刘裕既然如此优秀,我一定受落在自己门下,让他为我所用。夫人忙制止,说:刘寄奴心胸远大,智谋高深,不是夫君能压制住的,不如趁早杀死他。桓玄感慨道:我正想凭借这个人的力量,扫荡四海,削平群雄,安肯无罪杀死英雄豪杰,让天下将士寒心。夫人道:可能既该陛下削平了群雄,刘裕早已成了气候。桓玄不听,仍旧让刘裕镇守下邳,夫人痛苦的说:刘裕一走,看来我等死无葬身之处。可惜桓玄,自以为阅人无数,能够看清楚自己周围这些人,又错误的以为某些人是钱财可以收买的,便对夫人的话语置若罔闻,哪知道会有功败垂成的下场。

那刘裕到了下邳,果然和一些英雄豪杰约好共同起兵讨伐桓玄,刘裕指挥若定,大晋官员纷纷齐聚刘裕旗下,桓玄本来就对刘裕有所畏惧,此时一见自然更是担心,虽然手里握有小皇帝,仍然是惊慌失措,一路逃亡,后来死于乱军之手,此时方知道夫人的话看起来是对的,但是此时后悔已晚,而他的夫人也命丧于此,让人叹惋。

标签: 刘裕晋朝桓玄之乱

更多文章

  • 桓玄简介 。东晋晚期权臣谯国桓氏代表桓玄生平(桓玄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桓玄,晋朝,东晋大臣,桓玄之乱

    桓玄(369-404),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桓温之子。东晋晚期的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楚王等职。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掌握朝政之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后篡位建立

  • 同样是西行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法显求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显,法显求经

    法显大师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法显大师剧照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这个人法号法显。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

  • 法显大师西行都到过哪里 法显曾到过美洲吗(法显求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法显大师,法显求经

    法显大师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法显大师剧照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这个人法号法显。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

  • 法显简介 佛教史上一位卓越的革新人物法显生平(法显求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显,晋朝,佛教革新人物,法显求经

    法显(334年—422年),后赵平阳武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一带)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399年,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法显

  • 解密:皇太极为什么能成为四大贝勒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太极,四大贝勒

    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亲是赫纳拉氏,名孟古,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皇太极刚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非常高兴,于是就给他取了“皇太极”这个尊贵的名字。由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生母孟古感情甚笃,喜欢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预政事,所以皇太极从小就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在皇太极十二岁

  • 四大贝勒中的莽古尔泰是谁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莽古尔泰,清朝,四大贝勒

    四大贝勒中的莽古尔泰是谁生的?莽古尔泰(1587年-1632年),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的母亲是富察氏,名字叫衮代,是为衮代皇后,乃是努尔哈赤的大妃,所以莽古尔泰是嫡出。而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姐姐,虽然自小许给了努尔哈赤,又贵为叶赫大贝勒杨吉砮之女,而且还年轻美貌,但却因晚了几年,

  • 贝勒是什么意思? 清朝四大贝勒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四大贝勒,清代

    当我们看清朝宫廷大戏的时候,往往听到“贝勒爷”三个字,我们知道这是对皇室人的一种称呼。那么,究竟贝勒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的四大贝勒指的又是谁呢?贝勒的意思贝勒,是皇室爵位,满语,全称“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后来成为代宗室封爵的一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

  • 安哥拉之战:奥斯曼帝国破茧重生成为强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哥拉之战,奥斯曼帝国

    作为西亚大国,土耳其最为辉煌的时刻,无疑还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其实土耳其人原本并不是西亚土著居民,而是居住于中亚阿姆河流域的中等部落,在13世纪时因受蒙古西征的影响,被迫西迁至今天的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起初依附于塞尔柱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后在首领奥斯曼的领导下,于1299年宣布独立,后世子孙为纪念奥斯

  • 安哥拉之战:1402年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的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安哥拉之战,奥斯曼帝国

    安哥拉之战(Battle of Angora / Battle of Ankara),指1402年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之间发生于今土耳其安卡拉(旧译安哥拉)附近的战役。1402年春,帖木儿率大军15万人左右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数月之间即兵临安卡拉城下。奥斯曼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率军7万人左

  • 奥斯曼帝国什么时候建立的?奥斯曼帝国的发展史(安哥拉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奥斯曼帝国,欧洲,安哥拉之战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语:Osmanlı İmparatorluğu)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17世纪也叫奥托曼帝国。土耳其人初从属于罗姆苏丹国,后在土耳其独立建国,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之大部分领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自灭东罗马帝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