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司马元显是因为轻敌而被桓玄杀了全家吗(桓玄之乱)

揭秘司马元显是因为轻敌而被桓玄杀了全家吗(桓玄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4 更新时间:2023/12/18 12:50:39

司马元显字郎君,出生在河内温县,是东晋的宗室和权臣。司马元显的父亲叫做司马道子(公元364-公元402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皇族。司马元显出生在一个皇室家庭,从小就学习兵书和武艺,在他10岁那年就被封为琅琊王,后来升迁为骠骑将军,之后还一直多次被升迁,官位至徐州刺史和太子太傅。

司马元显的父亲

晋孝帝年间,朝廷腐败,晋孝帝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风花雪月,所以,朝廷大权很快就落入司马道子的手中。司马道子在朝廷的死敌是谢安,他把谢安排挤出朝廷,开始独揽大权。司马道子是一个无才的人并且昏庸至极。他在出任宰相之后,不懂得管理朝政,在朝廷上结党营私,使得朝廷日益败坏,不久后就引起地方混战。

司马元显的父亲对司马元显的影响很大,当司马元显长大成人后,接过他父亲手中的权力,继续在朝廷上作恶多端。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两父子是贪得无厌的人,他们在位期间,利用手中的职权,不断的向百姓敛财,使得地方多次起义反对朝廷。但司马元显比其父亲要聪明得多,而且野心也很大,他的性情苛刻,对老百姓很无情。虽然司马元显在朝廷上为非作歹,但当时他在讨伐王恭殷仲堪的战争中,英姿飒爽,被称为新一代周瑜。而司马元显的父亲一生沉醉于酒肉,并无成就,最后死在桓玄的手中。

司马元显怎么死的

司马元显又叫做司马郎君,出生在河内温县的一个皇室家庭,出生富裕,并且具有很好的军事才能,在他16岁那年就出任侍中。他的父亲叫做司马道子,曾经是东晋朝廷宰相。司马元显在当政期间,独揽朝廷大权,此外,他还带兵造反朝廷。司马元显特别痛恨王恭,并且想说服他的父亲司马道子讨伐王恭。司马元显的一生经历很多战争,所以,有很多人都关心司马元显是怎么死的。

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讨伐王恭后,他发现他的父亲司马道子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他深知父亲的名望已经慢慢地消失了,所以他暗示朝廷解除他父亲的职务。而此时,司马元显非常信任庐江的太守张法顺,并与他结盟,树立自己的党羽。司马元显的另外一个对手是桓玄,他们之间曾进行多次交战。在与桓玄交战中,司马元显轻视敌人的战斗力,所以最终被桓玄打得落花流水,并且在战场中死去。

司马元显是怎么死的。话说隆安五年(401年),司马元显和桓玄交战,司马元显是一个自高自大的人,他根本就看不起桓玄的兵力,当桓玄渐渐地逼近时,他才开展攻击。敌人都已经打在家门口了,司马元显已经没有还击之力了,最后被桓玄击败。桓玄把司马元显交付给朝廷处置,并且用毒酒毒死司马元显的父亲,司马元显的六个儿子都一一被桓玄杀害。

标签: 司马元显桓玄之乱

更多文章

  • 桓玄夫人:比一代枭雄桓玄眼光还独到的东晋女人(桓玄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裕,晋朝,桓玄之乱

    却说刘裕射杀大蛇之后,便去投军。因为作战勇敢,不久深受重要,曾参与剿灭会稽贼孙恩的暴乱,杀的孙恩丢盔弃甲,逃奔大海。只是刘裕一走,敌人仍然横行无忌,无奈只好再度调刘裕御敌。不久,因因功升任下邳太守。此时刘裕的上司因为不喜欢晋安帝委派的大都督司马元显,而倒戈归降桓玄。因因而本来就半壁的江山此时更加岌岌

  • 桓玄简介 。东晋晚期权臣谯国桓氏代表桓玄生平(桓玄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桓玄,晋朝,东晋大臣,桓玄之乱

    桓玄(369-404),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桓温之子。东晋晚期的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楚王等职。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掌握朝政之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后篡位建立

  • 同样是西行为什么法显的名气没有玄奘高?(法显求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显,法显求经

    法显大师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法显大师剧照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这个人法号法显。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

  • 法显大师西行都到过哪里 法显曾到过美洲吗(法显求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法显大师,法显求经

    法显大师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法显大师剧照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这个人法号法显。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

  • 法显简介 佛教史上一位卓越的革新人物法显生平(法显求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显,晋朝,佛教革新人物,法显求经

    法显(334年—422年),后赵平阳武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一带)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399年,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法显

  • 解密:皇太极为什么能成为四大贝勒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太极,四大贝勒

    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亲是赫纳拉氏,名孟古,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皇太极刚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非常高兴,于是就给他取了“皇太极”这个尊贵的名字。由于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生母孟古感情甚笃,喜欢她只知侍奉丈夫而不干预政事,所以皇太极从小就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在皇太极十二岁

  • 四大贝勒中的莽古尔泰是谁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莽古尔泰,清朝,四大贝勒

    四大贝勒中的莽古尔泰是谁生的?莽古尔泰(1587年-1632年),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的母亲是富察氏,名字叫衮代,是为衮代皇后,乃是努尔哈赤的大妃,所以莽古尔泰是嫡出。而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姐姐,虽然自小许给了努尔哈赤,又贵为叶赫大贝勒杨吉砮之女,而且还年轻美貌,但却因晚了几年,

  • 贝勒是什么意思? 清朝四大贝勒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四大贝勒,清代

    当我们看清朝宫廷大戏的时候,往往听到“贝勒爷”三个字,我们知道这是对皇室人的一种称呼。那么,究竟贝勒是什么意思呢?清朝的四大贝勒指的又是谁呢?贝勒的意思贝勒,是皇室爵位,满语,全称“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后来成为代宗室封爵的一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相当于王或诸侯,地位次于亲王、郡王,是清代

  • 安哥拉之战:奥斯曼帝国破茧重生成为强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哥拉之战,奥斯曼帝国

    作为西亚大国,土耳其最为辉煌的时刻,无疑还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其实土耳其人原本并不是西亚土著居民,而是居住于中亚阿姆河流域的中等部落,在13世纪时因受蒙古西征的影响,被迫西迁至今天的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起初依附于塞尔柱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后在首领奥斯曼的领导下,于1299年宣布独立,后世子孙为纪念奥斯

  • 安哥拉之战:1402年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的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安哥拉之战,奥斯曼帝国

    安哥拉之战(Battle of Angora / Battle of Ankara),指1402年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之间发生于今土耳其安卡拉(旧译安哥拉)附近的战役。1402年春,帖木儿率大军15万人左右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数月之间即兵临安卡拉城下。奥斯曼苏丹“闪电”巴耶塞特一世率军7万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