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其结果又是什么?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其结果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18 更新时间:2024/1/24 3:43:15

穆罕默德·里改革( Mohamed Ali

reform)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穆罕默德·阿里迅速崛起,掌握了政权。为了实现国富强兵,他在军事、经济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人才。这些改革不仅巩固了统治,也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

改革背景

(一)内忧

1、马木鲁克反动势力统治

(1)在政治上,任命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马木路克控制政权

(2)在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农民征收租税。包税制是改革前埃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它是阻碍埃及社会发展最深刻的社会因素。

(3)在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

马木鲁克之间的相互征战,导致埃及的分裂和经济的衰弱,从而给西方国家侵入埃及造成可乘之机。

马木鲁克军事封建集团反动势力严重阻碍了埃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使埃及社会动荡不安。

2、奥斯曼的威胁

自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将其变为帝国的一个行省。阿里掌权后,奥斯曼帝国准备扼杀新政权。

(二)外患

2、英国,法国的侵略危险

(1)、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1798年至1801年),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猛烈冲击了埃及封建社会结构,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2)、英国为达到侵略埃及的目的,联合奥斯曼帝国或扶持马木路克势力,导致埃及出现武装割据(1801年至 1803年)

(3)、虽在阿里掌权后,法军早已撤离,也打退了英军(1807年),但他们侵略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危险仍然存在。

(三)开罗起义阿里掌握统治权

1、第一(1798年)、二次(1800年)起义是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斗争,尽管都没取得成功,但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独立民族意识,是穆罕默德·阿里崛起和改革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

2、第三次起义(1804年)反抗马木路克暴政的斗争,穆罕默德·阿里站到人民一边,迅速崛起,掌握了对埃及的统治权。

3、(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只有进行改革,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消除危机,他想雄心勃勃想建立发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奥斯曼帝国。

改革结果

19世纪40年代后期,阿里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已告失败。

1、内因(局限性):封建朝的封建的专制性和扩

大力压迫剥削民众、统治残暴,民不聊生,起义暴动。不断连续的扩张,使埃及元气大伤,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就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同时抑制了缓慢成长的埃及资本主义因素。

阿里对外扩张前后30年,可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1811~1831年)为前20年,阿里打着苏丹的旗号对外扩张,以维护帝国统一为名,采取打击分离势力、实行对叛逆者讨伐的扩张手法。先后出兵阿拉伯半岛、苏丹、希腊。

第二阶段(1831~1841年)为后10年,阿里在羽翼丰满后,走上了直接与苏丹正面交战,摆脱苏丹控制追求独立自主的路子。通过扩张埃及成为事实上的独立主权国家,且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但长时间的对外扩张,也给帝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外因:列强的插手和干涉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欧以囊括世界为己任,埃及必定成为列强扩张对象的重要选择,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以避免成为他们拓展殖民地的障碍。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后英法两国在埃及展开了激烈的殖民争夺,埃及沦为半殖民地。1869年,法国人主持开挖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十二万埃及劳工为挖这条运河献出了生命,埃及政府也应此欠下了巨额债务。英法为争夺运河的利益展开了斗争,最后英国控制了运河航运的权力。

改革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更多文章

  • 蜀汉的封爵制度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被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封爵制度,封建制度

    封爵制度是皇权时代一项重要的典章制度,而三国时期则是封爵制从秦汉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向魏晋南北朝的五等爵制转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爵制问题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不过,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也有令人感到遗憾之处,即以往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曹魏与孙吴的爵制问题上,而忽视了对蜀汉爵制的关注。就笔者所见

  •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是怎样的?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封爵制度,封建制度

    其实这种说法应该是王前的称呼是几个字。比如秦王,晋王,这应该算是一个字的,而九江王,淮南王这算是两个字的,中国古代对封王的制度是很为严格和有一套完整体系的,在秦朝以前,一个国家最高的领导人是王(天子),这个时候其实王前边的的称呼是朝代,从我们熟知的商王,周王。而下边的封国是没资格称王的,当时的晋,齐

  • 揭秘: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有何社会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乌尔第三王朝,亚洲

    阿卡德帝国灭亡后,由苏美尔人建立的城市国家又相继重新出现,并逐步走向独立。乌尔城邦崛起后,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即乌尔第三王朝。再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初期,国王确立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将军事、政治、司法等大权全部独揽一身。此外,地方官也由国王亲自委派。另外,国王还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私有化,不

  • 乌尔第三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乌尔第三王朝,亚洲

    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在亚洲的西南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从西北向东南平行地流入波斯湾。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古代两河流域北部称为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称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公元前四千年代,苏美尔人处

  • 乌尔第三王朝什么时候出现的?揭秘其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乌尔第三王朝,亚洲

    乌尔第三王朝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摩苏尔至巴格达一带,新月沃土的文明中心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为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因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存在乌尔第一、第二王朝,故史称乌尔第三王朝。约前2006年,阿摩利人击灭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巴比伦

  • 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禅让,皇帝

    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成为五千年

  • 徐州之战中为什么张飞中计还能突出重围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张飞,徐州之战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一个年代,要说起那个时代的文人武将,相信大家对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那个时代的武将也真是了得,常常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深陷十面埋伏被众人联合围攻,最后安全脱身的也有不少。比如我们十分熟知的关羽,为了与刘备会面一人独闯龙潭虎穴,当然这里面除了关羽自身的艺高人胆大,也与曹操的爱

  • 徐州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的如此彻底 根本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刘备,徐州之战

    公元199年,在袁绍统一河北后,集结十万大军,意欲南下,进攻许都。此时,刘备却背叛曹操,在徐州起事。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曹操必须要先解决刘备的问题,于是便派遣刘岱、王忠领兵攻击刘备,但他们显然不是刘备的对手。《献帝春秋》记载,刘备曾对刘岱说“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显然,曹魏阵营

  • 徐州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被曹操打败 他败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刘备,徐州之战

    公元199年,是曹操差一点成为历史尘埃的一年,这一年袁绍统一河北以后兴兵南下,刘备又在后方叛乱,占据了整个徐州。于是,曹操采取先平定后方之后再全力迎战袁绍的策略,率领大军亲赴徐州。这一战可以说打的异常轻松,刘备兵败如山倒,甚至没有反抗的能力。后人对于此事,一直归根于曹操兵多将广,刘备兵少将缺,双方实

  • 千年不倒:揭我国古代的悬空寺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悬空寺

    悬空寺顾名思义,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乍一听名字你一定会觉得很神奇,一座寺庙怎么可能悬空而建,并且千年不倒。这一问题也是考古学家所困惑的,究竟悬空寺身上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网络配图说起悬空寺,中国有七座,北方有六座,南方有一座,即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北方的六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