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的封爵制度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被封王

蜀汉的封爵制度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被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44 更新时间:2023/12/28 19:59:31

封爵制度是皇权时代一项重要的典章制度,而三国时期则是封爵制从秦汉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向魏晋南北朝的五等爵制转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爵制问题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不过,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也有令人感到遗憾之处,即以往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曹魏与孙吴的爵制问题上,而忽视了对蜀汉爵制的关注。就笔者所见,相关的研究成果仅有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1999)和沈刚《孙吴蜀汉封侯问题探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等少数几种。这一方面是因为蜀汉爵制的材料相对较少,难以展开研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普遍认为蜀汉爵制问题比较简单,略述即可,没有多少可用来发挥的空间。

笔者以为,作为中国古代封爵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蜀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有必要将蜀汉封爵制度做一番细致的梳理,对有关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对蜀汉王爵和侯爵授予情况做了一些辨析,如有不当之处,乞请方家指正。

蜀汉奉祀两汉正朔,在很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两汉特别是东汉的典制。蜀汉的爵制大致可分为二等,其中郡王为第一等,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属于第二等。二等爵制构架,既是对东汉爵制的直接继承,同时也是蜀汉爵制的主体。杨光辉先生在《汉唐封爵制度》一书中认为:“三国时,吴、蜀爵制承袭汉制,无所改创。”“无所改创”不免失之绝对,但如果只针对爵制的构架而言,却也不是没有道理。蜀汉立国借助“汉”的名义,制度上也对两汉有较多的继承。虽然出于天下三分、偏居一隅的立国现实,在封爵特点上与汉制稍有异,但总体框架上,似并无太大出入。

根据笔者的统计,除去诸王外,蜀汉始封侯有四十余人,除武邑侯刘辑、爵名不详的张裔以及诸关内侯外,共有县侯、乡侯、亭侯共计41人。蜀汉所封诸王较少,原因之一大概与先主后主的兄弟子嗣均有限有关。仅就先主而言,史籍中未见其有兄弟的相关记载,只是说:“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应该承认,这种“少孤”无手足的情况客观上造就了蜀汉没有像魏、吴那样大规模的宗室王侯。先主生三子,长子刘禅继位为帝,另二子刘永刘理章武元年分别受封为鲁王、梁王。而后主子六人,除太子睿外,其他分别为安定王瑶、西河王琮、新平王瓒、北地王谌、新兴王恂、上党王虔。其他见于史籍记载的宗室王,还有刘理的子嗣。据《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记载,“延熙七年(刘理)卒,谥曰悼王。子哀王胤嗣,十九年卒。子殇王承嗣,二十年卒。景耀四年诏曰:‘安平王,先帝所命。三世早夭,国嗣倾颓,朕用伤悼。其以武邑侯辑袭王位。’辑,理子也。”刘理早卒,其子嗣亦早夭,最后不得已由刘理庶子刘辑来承袭了爵位,刘辑是唯一见诸史籍的蜀汉王子侯。

就封王的时间来看,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登基,始封其子为王,“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为鲁王”,同月,“使司徒靖立理为梁王。”即帝位而立太子、封诸王,是符合礼制的一般举动,但封二子为鲁王、梁王则应别有一番深意。按鲁、梁均在当时曹魏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这两个封爵实际上为遥封。这样的分封,一方面可视作是蜀汉政权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或许也反映了蜀汉王朝北伐统一全国的战略取向。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二王先后改封,徙鲁王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这次改封,据《三国志》的记载,乃是由于“孙权称帝,与蜀盟约,共交分天下”,而二王所封“鲁、梁在吴分界故也”。如果说蜀汉立国之初,尚有统一全国的志向的话,从徙二王封地则可看出,此时的蜀汉战略已发生转变。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联吴抗曹,共分天下成为了新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遥封的鲁、梁二王封地,也不得不服从实际需要而做出改变。

标签: 封爵制度封建制度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是怎样的?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封爵制度,封建制度

    其实这种说法应该是王前的称呼是几个字。比如秦王,晋王,这应该算是一个字的,而九江王,淮南王这算是两个字的,中国古代对封王的制度是很为严格和有一套完整体系的,在秦朝以前,一个国家最高的领导人是王(天子),这个时候其实王前边的的称呼是朝代,从我们熟知的商王,周王。而下边的封国是没资格称王的,当时的晋,齐

  • 揭秘: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有何社会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乌尔第三王朝,亚洲

    阿卡德帝国灭亡后,由苏美尔人建立的城市国家又相继重新出现,并逐步走向独立。乌尔城邦崛起后,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即乌尔第三王朝。再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初期,国王确立并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将军事、政治、司法等大权全部独揽一身。此外,地方官也由国王亲自委派。另外,国王还将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私有化,不

  • 乌尔第三王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乌尔第三王朝,亚洲

    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在亚洲的西南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从西北向东南平行地流入波斯湾。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古希腊人称这一地区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古代两河流域北部称为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称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公元前四千年代,苏美尔人处

  • 乌尔第三王朝什么时候出现的?揭秘其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乌尔第三王朝,亚洲

    乌尔第三王朝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摩苏尔至巴格达一带,新月沃土的文明中心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乌尔第三王朝为苏美尔人建立的国家,因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存在乌尔第一、第二王朝,故史称乌尔第三王朝。约前2006年,阿摩利人击灭乌尔第三王朝建立巴比伦

  • 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禅让,皇帝

    禅让(拼音:shàn ràng),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成为五千年

  • 徐州之战中为什么张飞中计还能突出重围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张飞,徐州之战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一个年代,要说起那个时代的文人武将,相信大家对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那个时代的武将也真是了得,常常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深陷十面埋伏被众人联合围攻,最后安全脱身的也有不少。比如我们十分熟知的关羽,为了与刘备会面一人独闯龙潭虎穴,当然这里面除了关羽自身的艺高人胆大,也与曹操的爱

  • 徐州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的如此彻底 根本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刘备,徐州之战

    公元199年,在袁绍统一河北后,集结十万大军,意欲南下,进攻许都。此时,刘备却背叛曹操,在徐州起事。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曹操必须要先解决刘备的问题,于是便派遣刘岱、王忠领兵攻击刘备,但他们显然不是刘备的对手。《献帝春秋》记载,刘备曾对刘岱说“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显然,曹魏阵营

  • 徐州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被曹操打败 他败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刘备,徐州之战

    公元199年,是曹操差一点成为历史尘埃的一年,这一年袁绍统一河北以后兴兵南下,刘备又在后方叛乱,占据了整个徐州。于是,曹操采取先平定后方之后再全力迎战袁绍的策略,率领大军亲赴徐州。这一战可以说打的异常轻松,刘备兵败如山倒,甚至没有反抗的能力。后人对于此事,一直归根于曹操兵多将广,刘备兵少将缺,双方实

  • 千年不倒:揭我国古代的悬空寺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悬空寺

    悬空寺顾名思义,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乍一听名字你一定会觉得很神奇,一座寺庙怎么可能悬空而建,并且千年不倒。这一问题也是考古学家所困惑的,究竟悬空寺身上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网络配图说起悬空寺,中国有七座,北方有六座,南方有一座,即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北方的六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

  • 恒山悬空寺为何千年悬空?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悬空寺

    悬空寺顾名思义,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乍一听名字你一定会觉得很神奇,一座寺庙怎么可能悬空而建,并且千年不倒。这一问题也是考古学家所困惑的,究竟悬空寺身上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说起悬空寺,中国有七座,北方有六座,南方有一座,即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北方的六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