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奥尼亚起义:小亚细亚几个希腊地区反对波斯统治的军事叛乱

爱奥尼亚起义:小亚细亚几个希腊地区反对波斯统治的军事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65 更新时间:2023/12/15 6:58:36

爱奥尼亚起义,以及在伊朗、多丽丝、塞浦路斯加勒比的相关起义,是小亚细亚几个希腊地区反对波斯统治的军事叛乱,持续时间从公元前499年到公元前493年。叛乱的核心是小亚细亚希腊城市对波斯指定统治他们的暴君的不满,以及两个米利西安暴君,组氨酸和里斯蒂格勒的个人行为。爱奥尼亚的城市在公元前540年左右被波斯征服,之后被土豪统治,土豪由波斯总督在萨尔迪斯提名。公元前499年,米利都的暴君阿里斯塔戈拉斯与波斯太守阿尔塔费伦联合远征,试图征服纳索斯,以巩固他的地位。这次任务失败了,阿里斯达戈拉斯意识到他即将被推翻为暴君,他选择煽动整个爱奥尼亚反叛波斯国大流士大帝。

公元前498年,在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军队的支持下,爱奥尼亚人继续前进,占领并烧毁了萨尔迪斯。然而,在他们返回爱奥尼亚的途中,波斯军队跟随他们,在以弗所战役中被决定性地击败。这次战役是爱奥尼亚人唯一的进攻行动,他们随后采取了守势。波斯人在公元前497年采取了三管齐下的进攻,目的是收复叛乱的外围地区,但叛乱蔓延到卡里亚意味着达乌苏人统治下的最大军队重新部署到那里。这支军队最初在卡里亚成功作战,但在Pedasus战役中遭到伏击而被歼灭。这导致公元前496年和公元前495年的其时间陷入僵局。

公元前494年,波斯陆军和海军重新集结,直取米利都叛乱的中心。爱奥尼亚舰队试图从海上保卫米利都,但在萨米安人叛逃后,在莱德战役中被决定性地击败。米利都被围困,被俘,人口被波斯人统治。这一双重失败有效地结束了起义,结果加勒比人波斯人投降。波斯人在公元前493年减少了西海岸仍然反对他们的城市,最后在爱奥尼亚强加了一个和平解决方案,这被普遍认为是公正和公平的。

爱奥尼亚起义是希腊和波斯帝国之间的第一次重大冲突,也是希腊和波斯战争的第一阶段。尽管小亚细亚已经回到波斯阵营,大流士发誓要惩罚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支持起义。此外,希罗多德认为,希腊无数城邦对其帝国的稳定构成持续威胁,因此大流士决定征服整个希腊。公元前492年,希腊的第一次波斯入侵,希腊-波斯战争的下一阶段,作为爱奥尼亚起义的直接结果而开始。

资料来源主要章:希罗多德实际上,爱奥尼亚起义的唯一主要来源是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之父”,生于公元前484年,小亚细亚的哈利卡纳苏斯(当时波斯人统治)。他写了他的“调查”(希腊文——历史;英国—(历史)大约公元前440

-

430年,试图追溯希腊-波斯战争的起源,这仍然是相对较新的历史(战争最终结束于公元前450年)。希罗多德的方法是完全新颖的,至少从西方社会的角度来看,他似乎发明了我们所知的“历史”。正如荷兰所说:“第一次,一个编年史家把自己定位于追踪冲突的根源,而不是追溯到遥远得难以置信的过去,也不是追溯到某个上帝的异想天开和愿望,也不是追溯到一个民族声称自己掌握了命运,而是追溯到他可以亲自核实的解释。“

后来的一些古代历史学家,尽管追随希罗多德的脚步,批评希罗多德,首先是修昔底德。然而,修昔底德选择希罗多德留下的地方开始他的历史(在塞托斯被围困时),因此大概认为希罗多德的历史足够准确,不需要重写或更正。普鲁塔克在他的文章《论希罗多德的恶毒》中批评希罗多德,认为希罗多德是“野蛮人”这表明希罗多德实际上可能做了一件不偏不倚的合理工作。希罗多德的负面观点传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尽管他仍然被广泛阅读。然而,自19世纪以来,随着民主时代的到来,他的声誉得到了戏剧性的恢复,一些考古发现一再证实了他对事件的看法。现代流行的观点是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上做得很出色,但他的一些具体细节(特别是部队人数和日期)应该受到怀疑。然而,仍有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希罗多德的叙述有反波斯的偏见,他的许多故事都是为了戏剧性的效果而加以修饰的。

背景在迈锡尼文明崩溃后的黑暗时代,大量希腊人移居小亚细亚并定居在那里。这些定居者来自三个部落群:伊朗人、多里安人和爱奥尼亚人。爱奥尼亚人在丽迪雅和卡里亚沿岸定居,建立了组成爱奥尼亚的十二座城市。这些城市是加利亚的米利都、米乌斯和普里恩;《吕底亚》中的以弗所、跋、列别多、特奥、克拉佐梅纳、弗卡亚和色雷斯;以及萨摩斯岛和希奥斯岛。虽然爱奥尼亚城市彼此独立,但他们承认他们有共同的遗产,有一个共同的庙宇和聚会场所,即Panionion。因此,他们组成了一个“文化联盟”,他们不会接纳其他城市,甚至其他部落爱奥尼亚人。爱奥尼亚的城市一直保持独立,直到公元前560年被著名的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征服。爱奥尼亚城市当时仍在吕底亚统治之下,直到吕底亚被新生的塞勒斯大帝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

在与利比亚人作战时,赛勒斯曾向爱奥尼亚人发出信息,要求他们反抗利比亚统治,但爱奥尼亚人拒绝这样做。塞勒斯征服莉迪亚之后,爱奥尼亚城市现在提出以同样的条件成为他的臣民,就像他们曾经是克罗伊斯的臣民一样。赛勒斯拒绝了,理由是爱奥尼亚人以前不愿意帮助他。爱奥尼亚人因此做好了自卫的准备,赛勒斯派中位将军哈帕古去征服爱奥尼亚。他第一次进攻阿福卡亚;Phocaeans决定完全放弃他们的城市,流亡到西西里岛,而不是成为波斯臣民(尽管许多人后来返回)。哈帕格斯攻击特奥时,一些泰亚人也选择移居国外,但其余的爱奥尼亚人仍然留在那里,反过来又被征服了。

波斯人发现爱奥尼亚人难以统治。在帝国的其他地方,塞勒斯能够找到优秀的本土群体来帮助他统治他的新臣民——比如犹太祭司。当时希腊城市中没有这样的群体;虽然通有贵族,但这不可避免地会分裂成相互争斗的派系。波斯人就这样决定在每个爱奥尼亚城市赞助一个暴君,尽管这使他们卷入了爱奥尼亚人的内部冲突。此外,暴君可能会形成一种独立的倾向,必须被取代。暴君自己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不得不转移同胞们最大的仇恨,同时支持波斯人。

波斯征服爱奥尼亚约40年后,在波斯第四任国王大流士在位期间,米利西安暴君阿里斯蒂格勒发现自己陷入了这种熟悉的困境。公元前513年,阿里斯蒂格勒的叔叔组氨酸曾陪同大流士参加战役,并在得到奖赏后,要求获得征服的色雷斯领土的一部分。尽管这一点得到了批准,但组态王的野心让大流士的顾问们感到震惊,因此组态王被迫留在苏萨,成为大流士的“皇家陪侍”。阿里斯塔戈拉斯接替了组氨酸,在米利都面临着沸腾的不满情绪。公元前500年,一些纳索斯流亡者接近阿里斯蒂格勒,要求他控制该岛。阿里斯塔戈拉斯看到有机会征服纳索斯,从而加强他在米利都的地位,于是向吕底亚太守阿尔塔费伦提出了一项建议。如果阿尔塔费伦提供军队,阿里斯蒂格勒将征服该岛,从而扩大大流士帝国的边界,然后他会给阿尔塔费伦一份战利品,以支付筹集军队的费用。阿尔塔费伦原则上同意,并请求大流士允许他发起远征。大流士同意了这一点,第二年集结了一支200人的三角部队来攻击纳索斯。

标签: 波斯爱奥尼亚起义

更多文章

  • 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希腊,爱琴海,爱琴文明

    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所谓爱琴文明,就是爱琴海区域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为它以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为代表,所以又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约从公元前二千年代前后克里特出现早期奴隶制城邦开始,至公元前120。年前后迈锡尼城邦灭亡为止,共经历约八个世纪之久。在19世纪末叶以前,关于荷

  • 荷马时代在社会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经济状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青铜时代,希腊,荷马时代

    从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至一千年代初,希腊社会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考古发现了属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铁剑,十世纪的铁斧、铁矛头、铁刀和铁马衔等,九世纪出土的铁器物就更多了。《伊利亚特》中提到的铁与青铜之比是一比十四;《奥德赛》中是一比四。可见越到荷马时代后期,铁的比例越大。但是在工具和武器方面,铁之所以

  • 荷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是什么样的 首领在议事会上的权力是什么增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希腊,荷马时代

    政治生活:荷马时代的希腊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是氏族社会向国家的过渡时期,在各个部落中设有:军事首领、议事会、民众大会。军事首领(巴赛勒斯),由全体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平时管理祭祀和行政,战时率军打仗,未脱离劳动生产;议事会是氏族上层组成,权利很大;民众会由部落全体成年男子组成,对重大问题进行表决,被议

  • 荷马时代和夏朝相比 为什么西方人不承认夏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荷马时代

    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现代考古学起源于西方,并且在经济方面,西方国家也处于领先状态,所以在学术领域他们都保持着自以为说了算的状态,规则由他们来制定,自然就更倾向于承认自己的传说,又因为他们的文化影响力远大于中国,所以一些没有文欢积淀的国家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承认西方的理论是正确的,无

  • 为什么说鲁尔危机,造成了法国总统大选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尔危机,法国

    5月7日,法国大选也落下了帷幕,39岁的中间派前进党主席马克龙获得大选的胜利成功入主爱丽舍宫。与这位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相对的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再一次与法国总统的宝座失之交臂。这已经不是极右翼势力的第一次失利,但是“国民阵线”屡败屡战的气势仍然让人感到恐惧与钦佩。极右翼的一次又一次的失

  • 揭秘:你不知道的鲁尔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尔危机,法国

    鲁尔,我们都知道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德国最值钱的地方,但是在1923年,全世界恐怕都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居然会爆发鲁尔危机。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

  • 鲁尔危机的背景是什么?两败俱伤的军事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尔危机,法国

    一战之后的凡尔赛条约上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l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但德国拖延支付,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于是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

  • 高僧玄奘:为取经“偷渡”出境 回程抄了近路(玄奘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玄奘,玄奘之路

    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几乎人人知晓的故事。小说里的妖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经当时的110个国家。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地

  • 玄奘之路:揭开历史上真实而又凶险的玄奘西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玄奘,玄奘之路

    玄奘生于一个隋朝的官宦之家,原名陈袆,他的父亲因为不满隋炀帝的统治而辞官归隐。幼年的玄奘曾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母亲、父亲先后因病去 世,10岁时只剩下他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走投无路的哥俩到洛阳谋求生计,在寺庙里当了两名做杂活的“小沙弥”。3年后,13岁的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 颖而出,成为当时年龄最小

  • 玄奘简介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玄奘生平(玄奘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玄奘,唐朝,唐朝高僧,玄奘之路

    (602-664年)原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