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

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60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2:06

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明开始的。所谓爱琴文明,就是爱琴海区域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为它以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为代表,所以又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约从公元前二千年代前后克里特出现早期奴隶制城邦开始,至公元前120。年前后迈锡尼城邦灭亡为止,共经历约八个世纪之久。

在19世纪末叶以前,关于荷马时代以前的爱琴海区域的历史,还只是一个谜。人们对它的了解只限于一些神话传说(米诺斯、南海迷宫、米诺牛等)和《荷马史诗》中的叙述。史学界对于爱琴文明的科学了解,开始于19世纪末期考古学家所提供的考古资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1822一1890年)根据《荷马史诗》关于特洛耶战争希腊联军统帅、迈锡尼王加米农的叙述,先后对小亚细亚西岸北部的特洛耶、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等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引起了当时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从而推动了一些考古学家试图寻找古代神话传说中“南海迷宫”的遗址。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1851一1941)在克里特岛北部进行考古发掘,结果发现了大规模的王宫遗址和大批文物。爱琴海区域一系列古代遗迹的被发现,使古代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中的有关叙述,得到了考古资料的证明,爱琴海区域古代历史的谜从此被揭开,被湮灭几千年之久的爱琴文明重为世人所知。其后,一些学者继续进行爱琴海区域的考古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爱琴文明史的内容。

根据考古发掘,克里特岛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500年至3000年)就有非希腊语居民居住。继新石器时代的金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是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过渡的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岛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同时也出现了早期奴隶制城邦。这被认为是克里特文明的开始。

关于克里特文明史,考古学家根据王宫建筑的特点,结合当时物质文化的状况,以公元前1700年为界线,划分为早王宫时代和后王宫时代。早王宫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至17。。年)克里特岛各地出现由农村公社结合成的早期奴隶制城邦。在岛屿中部的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等地出现了第一批王宫建筑。其中以克诺索斯王宫最为突出。王宫四周围有巨大的城墙,内有宽阔的宫室、神坛、作坊、贮藏室等。

考古发现有精制的双面斧、长剑、短剑、矛头、刀具、刮刀等青铜制品,并有精美的金质和银质的碗。用陶轮制造的陶器,以卡玛瑞斯陶瓶

(因发现于克里特中部的卡玛瑞斯村而得名)的彩绘陶器最为著名。瓶壁薄如蛋壳,瓶面绘有彩色植物图案,生动而逼真。所有这些情况证明:当时不仅手工业与农业已有分工,手工业也有高度的分工和技巧。作为文明时代标志之一的文字也已出现,先是图画式文字,后来发展为象形文字。到这个时代的末期,克里特王宫和城市被毁。

后王宫时代(约公元前1700年至1400年)是克里特文明繁荣昌盛的时代。这时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上使用犁耕,农作物有大麦、小麦、大豆、芝麻,园艺作物有橄揽和葡萄。畜牧业也很发达,在茂草丛生的溪谷里大量放牧着牛、马和各种小牲畜。手工业方面的突出表现是:高头低舷的远航大船代替了过去的小型帆船,船上设有坚固的甲板和库房。当时,克里特岛与爱琴海诸岛(昔加拉第群岛)、希腊半岛(迈锡尼、太林斯、科林斯地峡、彼奥提亚、阿提卡和色萨利)、埃及

(第十八王朝)、小亚、胖尼基以及西部地中海(意大利、西西里)等地,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文字也有很大的进步,即由象形文字发展为线形文字。这是一种记写古克里特语的音节文字,考古学上称为线形文字A种,至今尚未解读成功。

在后王宫时代,岛上的城市也有所增加,其中克诺索斯是址大的城市。据古代希腊作家作品中的有关传说,克诺索斯城邦之王米诺斯,不仅称猫于克里特岛,而且又控制了爱琴海的一些岛屿(昔加拉等群岛)、阿提卡、特洛耶等地,因而成为海上霸国。根据重建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克诺索斯城邦的强盛和物质文化的繁荣。这座王宫是克里特建筑的杰出遗迹,它规模宏大(占地约两公顷),结构复杂,构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

建筑物大都是高楼大厦,巨柱华堂,设有“宝殿”“寝宫”、神坛作坊、武库粮仓、地窖牢房,千门万户,曲折相通。因此,古代神话中称这座王宫为“南海迷宫”。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的情况下,象克诺索斯王宫这样的建筑物,只有驱使大量奴隶和被奴役的居民才有可能建造出来。

标签: 古希腊爱琴海爱琴文明

更多文章

  • 荷马时代在社会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经济状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青铜时代,希腊,荷马时代

    从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至一千年代初,希腊社会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考古发现了属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铁剑,十世纪的铁斧、铁矛头、铁刀和铁马衔等,九世纪出土的铁器物就更多了。《伊利亚特》中提到的铁与青铜之比是一比十四;《奥德赛》中是一比四。可见越到荷马时代后期,铁的比例越大。但是在工具和武器方面,铁之所以

  • 荷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是什么样的 首领在议事会上的权力是什么增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希腊,荷马时代

    政治生活:荷马时代的希腊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是氏族社会向国家的过渡时期,在各个部落中设有:军事首领、议事会、民众大会。军事首领(巴赛勒斯),由全体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平时管理祭祀和行政,战时率军打仗,未脱离劳动生产;议事会是氏族上层组成,权利很大;民众会由部落全体成年男子组成,对重大问题进行表决,被议

  • 荷马时代和夏朝相比 为什么西方人不承认夏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荷马时代

    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现代考古学起源于西方,并且在经济方面,西方国家也处于领先状态,所以在学术领域他们都保持着自以为说了算的状态,规则由他们来制定,自然就更倾向于承认自己的传说,又因为他们的文化影响力远大于中国,所以一些没有文欢积淀的国家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承认西方的理论是正确的,无

  • 为什么说鲁尔危机,造成了法国总统大选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尔危机,法国

    5月7日,法国大选也落下了帷幕,39岁的中间派前进党主席马克龙获得大选的胜利成功入主爱丽舍宫。与这位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相对的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再一次与法国总统的宝座失之交臂。这已经不是极右翼势力的第一次失利,但是“国民阵线”屡败屡战的气势仍然让人感到恐惧与钦佩。极右翼的一次又一次的失

  • 揭秘:你不知道的鲁尔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尔危机,法国

    鲁尔,我们都知道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也是德国最值钱的地方,但是在1923年,全世界恐怕都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区居然会爆发鲁尔危机。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

  • 鲁尔危机的背景是什么?两败俱伤的军事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尔危机,法国

    一战之后的凡尔赛条约上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l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但德国拖延支付,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于是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

  • 高僧玄奘:为取经“偷渡”出境 回程抄了近路(玄奘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玄奘,玄奘之路

    如果没有《西游记》,“唐僧取经”应该不可能成为中国几乎人人知晓的故事。小说里的妖魔鬼怪在现实当中的确是没有的,但当年“唐僧”,也即玄奘的西行求法,其传奇色彩和艰苦程度较之小说中不但并无逊色,可能犹有过之。玄奘西行五万余里,历时17年,行经当时的110个国家。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并不算是一位真正的地

  • 玄奘之路:揭开历史上真实而又凶险的玄奘西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玄奘,玄奘之路

    玄奘生于一个隋朝的官宦之家,原名陈袆,他的父亲因为不满隋炀帝的统治而辞官归隐。幼年的玄奘曾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母亲、父亲先后因病去 世,10岁时只剩下他和哥哥两人相依为命。走投无路的哥俩到洛阳谋求生计,在寺庙里当了两名做杂活的“小沙弥”。3年后,13岁的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 颖而出,成为当时年龄最小

  • 玄奘简介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玄奘生平(玄奘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玄奘,唐朝,唐朝高僧,玄奘之路

    (602-664年)原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通称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

  • 东西教会大分裂的起因是什么?东西教会大分裂的外因与内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西教会大分裂,罗马

    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在 1054 年的正式分裂。由于事件具体起因多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相关 ,故又称阿卡西乌分裂 。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社会、政治、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