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朝鲜史上的甲申政变:只维持了三天?

揭秘朝鲜史上的甲申政变:只维持了三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99 更新时间:2024/1/19 22:50:21

1864年,朝鲜宪宗李昪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他的侄子李熙(宪宗弟弟之子)继承王位。由于李熙年幼,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的身份摄政,但他是一个守旧大臣,屡次杀害传教士,反对与外国通商。

十年后,李熙开始亲政,不过其妻闵妃(明成皇后)逐渐掌握权力。明成皇后较为开明,主张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改革,而大院君反对一切削弱他权力的政治改革。于是,守旧与改革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

1876年,日本出动军舰,强迫朝鲜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李鸿章致信朝鲜国王李熙,劝他“用以毒攻毒,以敌制敌之策,乘机次第与泰西(欧洲)各国立约,借以牵制日本。”于是,朝鲜相继同美、英等西方列强签订了通商条约,成为列强角逐的舞台。

朝鲜一些被派往日本的贵族子弟目睹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崭新景象后,对比国内死气沉沉,就产生了脱离清朝,改革国政,使朝鲜成为“亚洲的法兰西”

的志向。这些贵族子弟后来组成“开化党”。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南方形势危急。5月,吴长庆奉调率领1500名清兵回国驻防,依靠清朝的事大党守旧派势力有所削弱。不久,清军福建水师在马尾港遭法军偷袭,几乎全军覆没,法国军队也攻占基隆、澎湖等多处地方,直指舟山群岛。清廷在朝鲜的威望大大降低,原想托庇于清廷保护的朝鲜国王和闵妃也开始动摇。

开化党和日本认为清政府对朝鲜无暇顾及,是发动政变的好时机。

政变发生之前,袁世凯已经察觉到情况有异,他将朝鲜山雨欲来的紧张局势函告给了李鸿章并提醒他,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将在八九日内返回汉城,届时可能会有事发生。

12月4日晚上,举行的邮政局落成仪式,开化党骨干、邮政局总办洪英植举行宴会款待朝廷大臣,准备借此将守旧派大臣一网打尽。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称病缺席,驻朝清军将领袁世凯察觉气氛有异,也推托不去,只有中方总办朝鲜商务委员陈树棠、守旧派大臣闵泳翊等18人出席,席间发动叛乱。

开化党们趁乱入宫,谎称清军作乱,恐吓威逼国王李熙写下了“日本公使来卫朕”的敕书,由朴泳孝按预定计划持敕书引日使竹添带兵入宫,并将国王和闵妃迁往景佑宫。史称“甲申政变”。

两天后,由袁世凯、吴兆有、张光前联名致函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告知将率兵入宫,一直未见回复。其实日本政府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派军队介入?最后鉴于自己当前还不是清朝的对手,日本政府没有出兵。

袁世凯认为事态紧急,必须尽快平定叛乱。为了给清军将领壮胆,袁世凯承诺“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而获罪,由我一人承当,决不牵连诸位”。见稳住军心,袁世凯随即率一营清军及朝鲜亲军赴昌德宫。

昌德宫内,整个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清军大获全胜。洪英植、朴泳教及七名开化党士官生徒的当场被朝鲜士兵斩杀。开化党发动的“甲申政变”仅仅维持三天。

标签: 甲申政变朝鲜

更多文章

  • 甲申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当时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申政变,朝鲜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发生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政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离中国独立,二是改革朝鲜内政。开化党暗杀了7名守旧派大臣后,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纲,因此甲申政变也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12月6日

  • 三星堆文化遗址:竟是至今无解的千古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星堆,三星堆文化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几乎找不出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更加神秘、更加“超自然”和更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了。三星堆和兵马俑,就是中国考古在国际上的两个代表性符号。谜团一 文化的起源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然而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

  •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每个地方的文化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

    地理分布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

  • 良渚文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

    良渚文化是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钱塘江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

  • 良渚文化:虞朝子民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

    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

  • 爱奥尼亚起义与拉西第蒙西征相比性质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爱奥尼亚起义

    在公元前498年,雅典人曾经全心全意地支持爱奥尼亚起义,他们的军队也参与了焚毁萨尔迪斯之役他们此后的撤回,无论其理由如何,却反映了政策的一个急剧转变。公元前496前495年的名年执政官是希帕尔库斯;他可能和庇西特拉代家族有联系,而这些人当时正在大流士宫廷中受到礼遇,因此他的当选可能是在一种想讨好波斯

  • 是什么导致爱奥尼亚起义的发生的 中间发生了什么样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波斯战争,马拉松,爱奥尼亚起义

    爱奥尼亚起义约499-493年导致了波斯战争,其中包括电影《斯巴达300勇士》中描述的著名战役塞莫皮莱战役,以及一场马拉松长跑比赛的名字。爱奥尼亚起义本身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在其他紧张局势之前发生的,尤其是纳克索斯的麻烦。爱奥尼亚希腊人起义的原因基于曼维尔:不得不向波斯国王进贡,国王未能理解希

  • 爱奥尼亚起义:小亚细亚几个希腊地区反对波斯统治的军事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波斯,爱奥尼亚起义

    爱奥尼亚起义,以及在伊朗、多丽丝、塞浦路斯和加勒比的相关起义,是小亚细亚几个希腊地区反对波斯统治的军事叛乱,持续时间从公元前499年到公元前493年。叛乱的核心是小亚细亚希腊城市对波斯指定统治他们的暴君的不满,以及两个米利西安暴君,组氨酸和阿里斯蒂格勒的个人行为。爱奥尼亚的城市在公元前540年左右被

  • 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希腊,爱琴海,爱琴文明

    古代希腊历史是从爱琴文明开始的。所谓爱琴文明,就是爱琴海区域的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因为它以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为代表,所以又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约从公元前二千年代前后克里特出现早期奴隶制城邦开始,至公元前120。年前后迈锡尼城邦灭亡为止,共经历约八个世纪之久。在19世纪末叶以前,关于荷

  • 荷马时代在社会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经济状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青铜时代,希腊,荷马时代

    从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至一千年代初,希腊社会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考古发现了属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铁剑,十世纪的铁斧、铁矛头、铁刀和铁马衔等,九世纪出土的铁器物就更多了。《伊利亚特》中提到的铁与青铜之比是一比十四;《奥德赛》中是一比四。可见越到荷马时代后期,铁的比例越大。但是在工具和武器方面,铁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