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击败瓦岗军雄霸洛阳的王世充为何会败给李世民?

击败瓦岗军雄霸洛阳的王世充为何会败给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3/12/7 17:47:10

王世充本不姓王,他是西域胡人,只因爷爷死得早,奶奶带着他爹改嫁到王家。这并不能改变他的血统,所以尽管他爹给他找了个汉人妈,但他还是长了一头卷发。不过,作为胡人的后代,王世充没有继承祖上的文盲传统与率真性格,而是自幼熟读经史、兵法、律令,而且性格狡诈,口齿伶俐。长大后,因为他爹对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他爹一死,他便凭官荫入朝做了官。有了诸多先天后天的条件,再加上隋末这个乱世,王世充可谓生逢其时。

反败为胜,开国称帝

常胜将军之所以常胜,是因为没有碰到更厉害的对手。大业十三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多次击败洛阳守军,隋炀帝的求救文书雪片般飞向江都。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聚洛阳,却三战三败,加上狼狈撤退时掉下桥淹死的和被大雪冻死的,最初的十余万大军只剩1000来人。三次连败,且损失惨重,王世充自知死罪难逃,便上书请统帅越王处分自己。越王派使者前去安慰,并赐给他金银美女,他这才敢回到洛阳,勉强苦守孤城。

大业十四年五月,隋炀帝驾崩,越王被拥立为帝,史称皇泰主,王世充被封为郑国公。六月,宇文化及的叛军就打到了洛阳郊外。皇泰主派使者前去招安李密,并许以高官厚禄,以共同对抗宇文化及,坐收渔翁之利。李密正担心受到内外夹攻,便欢天喜地地接受了,还自动请缨,要去消灭宇文化及以赎罪。七月,宇文化及兵败撤退。消息传来,举朝欢庆,王世充却声称一定要除掉李密这个心腹大患。其他人很不满,打算在王世充第二天上朝的路上做掉他。幸好有人告密,王世充当夜发动兵变,控制了军政大权,与李密重新开战。?眼看粮食所剩无几,王世充一方面让人散播“周公必将保护洛阳”的谣言,另一方面谎称已经捉到了李密,一时士气大增。加上此前李密因攻打字文化及损失严重,瓦岗军的战斗力大不如从前,李密又轻敌,所以瓦岗军很快彻底瓦解,李密手下的大将纷纷率部投降了王世充。

与唐交战,联手夏军

王世充大权在手,逼迫皇泰主让位,改国号为郑,这一年是武德二年(619年)。 他对内采纳群臣谏言,安抚百姓,对外进行扩张。他趁唐军主力无暇顾及自己之时,在半年内基本消灭了大唐在河南的势力。?有哪个帝王会容许他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胡作非为呢?武德三年,当时还是皇子的李世民终于腾出手来,奉命率军大举进攻洛阳。虽然王世充早已料到此结果,且做好了准备,又觉得是在本土作战战果不应太惨。不料,才一开战,各地守将大多本就是唐将,此刻不战而降。不到三个月,洛阳就成了一座孤城。见局势不利,王世充主动求和,不成,只好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回信表示同意,但一直隔岸观火。

不久,粮食又快吃完了,城内尸体相枕于道。王世充决定全力一搏,希望能重现之前击败李密的奇迹。但唐军不是瓦岗军,李世民也不是李密,王世充在战死7000人后不得不撤回洛阳。他一边咬牙死撑,一边望眼欲穿地盼望援军。可城内的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密谋开城投降的数不胜数,只是由于王世充小心防范,都没有成功。?李世民也不轻松。洛阳久攻不下,将士疲惫思归,李渊也发来密信,要他撤兵。但他认为如此一来则前功尽弃,因此抗命不撤。

李世民 围城打援,奠定胜局

就在双方互拼耐力之时,武德四年三月,窦建德率领30万大军浩浩荡荡到达虎牢关。唐军将领大为恐慌,纷纷请求李世民暂时撤兵。李世民却认为这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时机,于是留一半兵力继续围城,自己率另一半兵力赶去虎牢关迎敌。王世充明知援军已到,却没有能力出城接应,而是梦想着援军能顺利为他解围。但两个月后,当站在城头上看到被俘的窦建德时,他彻底绝望了,只好开城投降。受降仪式上,李世民嘲弄王世充:“想当初,你认为我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成不了大器,现在为啥对我这么恭敬呢?”王世充无言可对,只有磕头如捣蒜,求李世民放过他的家人。

武德四年七月,李世民带着两大俘虏王世充、窦建德凯旋。窦建德被处斩,王世充则因主动投降,逃过一劫,被贬为庶民,全家发配四川。由于押运人员还没准备好,王世充一家暂时被关押在长安附近的雍州。某日,忽然有几人声称奉旨而来,王世充急忙出迎,不料被乱刀砍死,一代名将的人生就此落幕。

标签: 王世充隋唐李世民瓦岗军

更多文章

  •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一次战役——斯鲁伊斯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国,法国,斯鲁伊斯海战

    在英吉利海峡的激烈斗争之后,一支法国船队捕获了克里斯托弗和爱德华,据信是最大的船只之一,同年晚些时候,一支法国舰队突袭了普利茅斯,烧毁了小镇并捕获了港口的航运。1340年,爱德华国王组建了一支舰队,攻击法国北部海岸,以强制执行他对法国王位的要求,并支持佛兰芒对法国的抵抗,为了对抗英国威胁,法国国王菲

  • 斯鲁伊斯海战:陆军战术在海上实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斯鲁伊斯海战,英国

    英国王室自从失地约翰王开始,对法国王室的斗争就一直不顺利,曾经庞大的诺曼底-安茹领地,萎缩到了加斯科涅和蓬蒂厄(Ponthieu)这一点点,还被迫签下了《巴黎协约》。协约中英王亨利三世以阿基坦公爵身份向法国王室称臣,爱德华三世自己也被迫在1329年向菲利普六世进行了效忠仪式。除开低人一等的法律地位,

  •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斯鲁伊斯海战:英国初战告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海战,,斯鲁伊斯海战

    斯鲁伊斯海战(Battle of Sluys),发生在公元1340年6月24日,为英法百年战争揭开序幕。也翻译为斯勒伊斯海战,这次战役中,法国海军舰队受到严重的打击,使法军无法跨过海峡入侵英国,也让之后的战役大多发生在法国本土。这场战役发生在斯鲁伊斯(Sluys or Sluis,法语为&Eacut

  • 诺罗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其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诺罗之战,耶路撒冷

    诺罗之战(Battle of Nole),又译诺罗战役,阿尤布王朝君主萨拉丁与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在1177年11月25日进行的战争。鲍德温四世率领的基督徒以少胜多,战胜了萨拉丁的军队。背景1177年,佛兰德伯爵即阿尔萨斯的腓力率军抵达耶路撒冷王国,前往圣地朝圣。腓力和鲍德温计划联合拜占庭帝国,以

  • 一场发生在耶路撒冷和阿尤布王朝之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诺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撒冷,萨拉丁,鲍德温,阿尤布王朝,诺罗之战

    诺罗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撒路耶冷战胜阿尤布王朝而告终。那么诺鲁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呢?诺罗之战中的萨拉丁根据资料显示,从这次战争的历史背景可以知道当时耶路撒冷人数少的原因,阿尤布王朝的国君萨拉丁觉得耶路撒冷的国王鲍德温带领了如此少的军队肯定不敢跟随,于是便在进军耶路撒冷的路途中处死俘

  • 诺罗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 经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诺罗之战,诺罗之战的结果

    诺罗之战是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之间发生的战争,在1177年的时候阿尤布王朝相关耶路撒冷国发起了战争,当时萨拉丁想要入侵耶路撒冷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鲍德温急忙带着军队试图加强国家的防御,可是在路上却遇到了拦截。之后双方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诺罗之战的结果也在不久之后揭晓,那么诺罗之战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诺

  •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有着怎样的居住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因为年代太过久远的原因,发现的遗址可谓寥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000一前2000年,此时人类生活的遗迹逐渐增多,目前已发现的遗址大概有一千多处,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遗址看到当时人类生活的片断,把它们串连起来,就形成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发展的轨迹。人类终于走出了原

  • 在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都有着怎样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综述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元后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过仍出现高度的文明,如玛雅文化。西亚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

  • 历史上的贝都因人: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贝都因人,阿拉伯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里的狗窝。” 对于贝都因人来说,这个“家”意味着整个撒哈拉沙漠。传统的贝都因人是牧民游牧民族,或与成群的驯养动物一起旅行的流浪者。他们一直在移动,没有永久的露营地。他们的主要财物包括骆驼和帐篷,他们对农业以及各种类型的工艺品不屑一顾。传统上认为任何类型的定居生活都属于贝都因人的尊

  • 贝都因人的文化介绍: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贝都因人,阿拉伯

    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属于闪含语系民族,阿拉伯人的一支,阿拉伯语作Badawi,复数作Badw。也称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