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韦尔斯利风帆战列舰的由来是什么 为什么它是拉仇恨的战舰呢

韦尔斯利风帆战列舰的由来是什么 为什么它是拉仇恨的战舰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3/12/28 22:52:52

1812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城市孟买开工建造了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该舰被命名为“韦尔斯利”号。没错,她就是以战胜了拿破仑的英国将军,第一代威灵顿公爵瑟·韦尔斯利命名的。

之所以要在印度而不是英国本土建造,是因为这艘战列舰在规划中要服役于英国远东舰队。而“韦尔斯利”号的造舰材料,也是缅甸柚木而不是欧洲橡木。由于造舰材料产地邻近造舰地点,因此节省了造舰成本。但造舰材料的改变带给“韦尔斯利”号的益处不仅是成本下降。与采用欧洲橡木制造的风帆战列舰相比,采用缅甸柚木制造的风帆战列舰舰体更重,但结构也更加坚固耐用。

“韦尔斯利”号模型

“韦尔斯利”号于1815年正式建造完成。该舰主要武器是28门32磅舰炮28门18磅舰炮。在“韦尔斯利”号建成服役25年之后,迎来了一次改变东方古老帝国命运的战争。这就是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中,侵华英国舰队中有4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其中就包括了“韦尔斯利”号。英国舰队最初计划围攻广州,当发现广州有一定准备后掉头北上。7月4日,英国侵华舰队指挥官将清朝官员叫到“韦尔斯利”号上“谈判”,要求清朝官员将定海交给英国舰队。

此时清朝尚处于中晚期,晚清军队那种不战而逃的情况还没有大批出现。英国的要求自然遭到了清朝官员的拒绝。7月5日,英国舰队开始围攻定海炮台。在交战中,“韦尔斯利”号被命中27弹。但清军火炮落后,弹丸较小,加之缅甸柚木自身分泌油质使木质舰体更为强韧,“韦尔斯利”号受创很小。清军只是让英国舰队稍微掉血,定海却让英军攻克。定海总兵朝发、知县姚怀祥自杀殉国。

“韦尔斯利”号和其它英舰围攻定海炮台

鸦片战争后,“韦尔斯利”号在1854年划归为了港口警戒舰,一段时间后又被当成了住宿船。1868年,她转移到了泰恩河上作为韦尔斯利航海学校的浮动校舍使用。1928年,这艘船转移到了泰晤士河口的格雷夫森德。此时,这艘船已经是真正的百年老舰了。

泰晤士河口的“韦尔斯利”号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年之后,这场战争殃及到了这艘百年老舰上。1940年9月24日,几架德国轰炸机莫名其妙地将炸弹投了“韦尔斯利”号。木质老船当然经不起现代炸弹的轰炸。“韦尔斯利”号一家伙就被炸翻在了泰晤士河里,此时距她参与攻下定海已经过去整整100年了。

被炸起火的“韦尔斯利”号

1947年,即二战结束两年后,英国政府才将“韦尔斯利”号残骸从河里捞了出来。最终,英国人还在“韦尔斯利”号废物利用了一把——从船上拆下的部分柚木木料被用于英国皇家司法院的重建。

打捞中的“韦尔斯利”号

标签: 英国印度风帆战列舰

更多文章

  • 18世纪时英国造一艘风帆战列舰需要多少钱 换到现在时多少钱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海军,英国,风帆战列舰

    海军历来都是烧钱大户,早在18、19世纪就是这样。那时候一艘一级战列舰的价格是足足100万英镑,而英国王室买下白金汉宫才花了3.4万英镑,等于说一艘一级战列舰等于30个白金汉宫。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1775年,英国政府的年收入是1400万英镑,全部建造成一级战列舰也只能建14艘。直到蒸汽战舰开始出现

  • 姚合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生平简介,世称姚武功(武功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姚合,武功体

    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

  • 【闲居】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武功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闲居】,武功体

    《闲居》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种清闲、清静的闲居生活,表现了闲居的禅趣,表明一位闲士对古禅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反映了诗人无心功名、达观平和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清润,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姚合的诗风。闲居不自识疏鄙⑴,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⑵,满宅

  • 唐代:姚合【庄居野行】,原文译文及赏析(武功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居野行,武功体

    庄居野行唐代:姚合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译文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

  • 姚合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生平简介,世称姚武功(苦吟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姚合,苦吟诗人

    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当时诗名很盛,交游甚广,与刘禹锡、李绅、张籍、王建、杨巨源、马戴

  • 鹰爪行动对美军特战体系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美国,伊朗,鹰爪行动

    1980年4月24日,在营救被伊朗人扣押的53名美国人质的鹰爪行动(Operation Eagle Claw)失败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对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汇报情况说了这样一句话。卡特简单地回应道:让我们去听听他(指地面行动指挥官,三角洲部队指挥官查尔斯·贝克韦斯)的建议把“沙漠一号”

  • 鹰爪行动为什么会称之为最失败的行动 该行动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美国,伊朗,鹰爪行动

    为什么称之为最失败的行动,因为这次行动光策划就用了半年时间,派出八架直升机,但是连目的地都没有到就撤回了,就算任务没完成能安全返回也好,可偏偏一架直升机都没有返回。飞机残骸要说这个案例首先要从当时伊朗前一任总理巴拉维说起,巴拉维是1941~1979年伊朗的独裁统治者,他在位期间伊朗与美国关系密切,伊

  • 东晋四大家族之一的庾家:掌握整个东晋权力却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晋四大家族,晋朝

    在东晋四大门阀—王、谢、桓温、庾里面,如果不是“琅琊王家”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书圣”王羲之,这种站在中国书法界最巅峰的人物,再加上其子“小书圣”王献之,其实真正名气最大的还数与其合称“王谢”的“陈郡谢家”,毕竟谢安、谢道韫(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谢灵运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之前我们说过,其实不管是

  • 关于女真族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女真族在中国各朝各代的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女真族,清朝

    女真始祖莺歌岭是新石器时期古人类生活居地的一处遗址。东北古民族选择了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在莺歌岭遗址发现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石器有石斧、石锄、石镞等,均通过打制、磨制和压制而成;同时还出土有牙刀、牙锥、蚌刀、网坠、桦树皮器等。从出土的历史文物上看,网坠是肃慎人捕鱼生活的用具,石镞是肃慎人出行狩猎的工具

  • 古代著名家族:陈郡谢氏兴盛的关键是子孙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郡谢氏,晋朝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士族,顶级门阀之一。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告终,战后指挥的谢安,在前领兵作战的谢石、谢玄、谢琰,皆是谢氏子弟。在东晋王朝建立了不世之功,这也奠定了陈郡谢氏的当轴士族地位。陈郡谢氏远祖可追述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