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熊廷弼在广宁之战犯下了什么致命错误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熊廷弼在广宁之战犯下了什么致命错误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19 更新时间:2024/1/21 4:57:49

明天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明朝重新起用熊廷弼任辽东经略。然而,仅仅半年之后,明军在广宁之战中惨败,辽西重镇广宁失陷。熊廷弼率军民放弃剩余城池,退入山海关。后来,朝廷问罪,熊廷弼被斩首后传首九边。

熊廷弼的悲剧里有朝廷党争的背景,但是其本人在广宁之战中也犯下了致命错误,才授政敌以口实,落得了这个悲惨下场。

一、战略指导方针存在重大疏漏。后金骑兵虽然强悍,但是兵力也只有6万多人。如果熊廷弼能审时度势,放下面子示弱于敌,收缩战线,集中主力保卫广宁,其实后金军占不到什么便宜。然而,事实上熊廷弼却采取了在广宁前沿各城堡层层设防,力图拒敌千里之外的方针,导致了兵力分散,各城堡在受到攻击时,由于明军野战能力的欠缺,又无法做到相互呼应和支援。结果,被后金以攻击西平为诱饵,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在野战中歼灭了明军大批有生力量,西平堡也毫无意外地陷落。

二、未能下定决心死守广宁。广宁的失陷主要原因是明将孙得功的叛变以及世贞处置失当。此前,熊廷弼亲自率兵5000在距离广宁仅40里的右屯。西平失陷后,作为主帅的熊廷弼理应立即率兵进入广宁坐镇指挥。当时,广宁守军尚有16000余人,加上调集附近兵力,守城兵力达到3万人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此,凭借坚城,尚可与后金一战,只要坚守一段时间,形势就有可能向有利于明军的方面发展。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熊廷弼却没能这样做,白白丧失了战机。或许,这又和朝廷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令人痛心了。

三、无端弃守辽西。即使广宁失陷,明朝在辽西还有锦州、大小凌河等要塞,只要加以整顿,仍然可以和后金在辽西形成对峙局面。这可以从后来的袁崇焕坚守宁远,击败后金进攻中得到证明。然而,熊廷弼在广宁兵败之后,却毫无理由的弃守辽西地区,使山海关完全暴露于后金面前,北京的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明朝在关外的军事局面因此完全被动。幸亏当时后金力量不够强大,没有进行有效地占领,才使得后来的袁崇焕还有一点与之周旋的资本。

熊廷弼是明朝末年少有的人才,但是他的长处在于长期经营,对于实战指挥却有所欠缺,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挽回明朝在关外的危局。

更多文章

  • 广宁之战中王化贞为什么会失败 王化贞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毛文龙,王化贞,明朝,努尔哈赤,广宁之战

    熊廷弼在牵制后金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他的策略就是以守为攻,并联合朝鲜,使后金在一年以内不敢轻进。那就是这么一位忠贞之将,没有战死沙场,却在天元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五日行刑在京师西师的刑场上。熊廷弼是辽东战场的主力干将,在抗击后金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死在明朝廷的法场呢?说道熊廷弼的死,必

  • 嘉定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定和议,宋朝,金国

    嘉定和议,是说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专权,定理学为伪学,受到当时不少士大夫的攻击。1206年,韩侂胄为了立功来保持相位,便轻率出兵北伐金,结果溃败。主和派杨皇后杀韩侂胄请和,1208年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嘉定

  • 宋金战争的恩怨情仇: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金战争,宋朝,战争,历史,嘉定和议

    宋金战争刚开始金人开始突然发动进攻,一直侵蚀宋朝的领土,而宋朝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直到派出大将岳飞接连收复了几座城池局面才有所改变,但后来因为统治者个人原因贻误战机,后来两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宋朝再也无力抵抗敌人,直到金人把宋朝赶到江南地区这场战争才停止。宋金战争过程的后半段主要包括金人对战争的

  • 宋宁宗嘉定和议是怎么回事?嘉定和议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宁宗,宋朝,嘉定和议

    接着,又是兵败之后的谈判。而对南宋来说,战败以后的和谈是气短的。作为胜利者,金朝自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除了提出割地赔款之外,还要求将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谋缚送金国。在这种形势下,朝廷中的主和派又形成了势力,礼部侍郎史弥远和杨皇后是主要的代表。杨皇后因当年韩侂胄在宋宁宗选皇后的问题上不倾向于她而怀恨在心,

  • 刘渊起兵建立了哪个政权?刘渊是匈奴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渊,匈奴,刘渊起兵

    为了避免匈奴五部叛乱,晋武帝时,匈奴五部颇具声望的刘氏嫡子刘渊被诏往洛阳作为人质。刘渊到了洛阳后,被汉臣赞赏他的才华和武艺。晋武帝爱才,想任用刘渊平定凉州之乱,被身边的人劝阻。有臣子担心刘渊以后造反,劝晋武帝除掉刘渊以绝后患,晋武帝没有采纳。刘父去世后,刘渊接任父位。刘渊在位尽心尽职,治理有方,惩恶

  •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有多少个儿子 刘渊的儿子都是谁(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渊,皇帝,五胡十六国,刘渊起兵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

  •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西晋政局彻底失去了控制(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特,刘渊,西晋,,刘渊起兵

    安北将军王浚与司马颖向来有矛盾,这次司马颖劫了惠帝,王浚就想报复。他索性纠合鲜卑两大部落,并和司马越的弟弟、宁北将军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共同前往邺城来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派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等出兵。发兵之后,司马颖又害怕东安王司马繇接应外兵,便擅自将他拿下,并处死了他。这次事变,司马繇的侄子司马睿逃出邺

  • 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匈奴,刘渊,后汉,刘渊起兵

    匈奴大单于刘渊为什么姓刘?西晋末年,一场宗室之间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使日益腐朽的司马氏政权江河日下,对国内匈奴五部的控制力也大大衰减。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刘渊,生年不详,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

  • 刘渊简介 西汉匈奴首领单于冒顿之后刘渊生平(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渊,晋朝,匈奴之后,刘渊起兵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人,匈奴族,西汉匈奴首领单于冒顿之后,本姓挛鞮,因汉高祖嫁公主给冒顿单于和婚并约为兄弟而改姓刘,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呼延氏所生,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国的开国君王,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

  • 【徙戎论】全文翻译,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徙戎论】

    【1】戎狄天性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语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禹平九土,而西戎即叙。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