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广宁之战中王化贞为什么会失败 王化贞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广宁之战中王化贞为什么会失败 王化贞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4/1/20 2:25:14

熊廷弼在牵制后金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他的策略就是以守为攻,并联合朝鲜,使后金在一年以内不敢轻进。

那就是这么一位忠贞之将,没有战死沙场,却在天元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五日行刑在京师西师的刑场上。

熊廷弼是辽东战场的主力干将,在抗击后金还没有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死在明朝廷的法场呢?

说道熊廷弼的死,必须提到一个人和一个重要的阵地。

这个人就是王化贞,这个重要的阵地是广宁。

广宁在努尔哈赤攻取了沈阳和辽阳以后,是控制蒙古和弹压女真的军事要地,如果朝廷再失去广宁,那么就等于彻底失去在辽东、辽西的控制权。

但在此时驻守广宁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之间却是有罅隙的,他们之间毫无默契可言。

王化贞上任巡抚后,确实是做了一件鼓舞明军士气的事情。

在他的指挥下,指挥毛文龙带领200多人,于生员王一宁突袭镇江,以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擒后金游击佟养真(努尔哈赤妻弟,康熙姥爷)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

这场战役,在史学界称为镇江大捷。

由于镇江大捷的圆满成功,极大的鼓舞了王化贞的斗志。他很自负的以为,他以为在自己出兵辽东的时候,便可与辽东后方的毛文龙前后夹击,打后金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让自己的计划圆满成功,他计划秘密策反已经降了努尔哈赤的李永芳,希望以里应外合之势,让后金防不胜防;

在加上王化贞的一番努力,察哈尔蒙古等部答应出兵40万协助明军的军事行动,这让王化贞更感觉是万无一失的。

然而熊廷弼有着另外看法,因为他长时间和努尔哈赤打交道,他深知努尔哈赤的厉害,他认为应该实行“三方建置”,就是以积极防御为主,调动各方面的大军,对后金政权实行三面合围,必定会大获全胜的。

然而,朝廷却采纳了王化贞的建议。首先王化贞这张大饼看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而且布置的是那么的周密;

再就是,王化贞原是东林党人,而且在朝中的人缘特别的好,还善于结交政要,现在又极力巴结魏忠贤,有投靠阉党的倾向。

再反观熊廷弼,他的法案无疑是慢工出细活,单是时间上,朝廷就难以接受,因为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是很急切的,再就是明朝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成本了。

熊廷弼在朝中,可以说与朝中的官员势如水火,也没有强硬的后台,另外熊廷弼是楚党人,在天初年早已没有多少政治地位可言。

更主要的是熊廷弼并没有实质的兵权,而王化贞握有实权,他不但好大喜功,而且盲目冒进,与熊廷弼的“防守策略”大相径庭。

将帅不和,历来是兵家大忌,他们之间的情况,被努尔哈赤敏锐的觉察到了。

就在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机会,因为这个时候北国正处于千里冰封的时候,努尔哈赤利用辽河水结冰,人马很容渡的时机,率八九万大军向广宁发起了进攻。

在努尔哈赤凌厉的进攻下,王化贞的周密部署,是不堪一击的。

一是:后金后方的镇江已经被后金收复,毛文龙已经逃亡了朝鲜;

二是:蒙古察哈尔部答应的40万大军,仅仅来了1万;

三是:对李永芳的策反失败了,而且反而让自己的爱将、抵挡后金铁骑的先锋孙得功被李永芳策反;

这么以来,明军惨败,王化贞弃城而逃,与闻讯自山海关率兵熊廷弼在大凌河(今辽宁锦县)相遇。

熊廷弼见大势已去,只得掩护自广宁出来的军民退回山海关。

至此,广宁大败。

由于广宁战败,王化贞被论罪入狱。熊廷弼也被一向和魏忠贤不合的阉党以援救来迟为由,并罗织罪名,和王化贞同罪入狱。

在魏忠贤的指示下,御史梁梦环弹劾熊廷弼贪污饷银。

最终党争之害,让熊廷弼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更多文章

  • 嘉定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定和议,宋朝,金国

    嘉定和议,是说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专权,定理学为伪学,受到当时不少士大夫的攻击。1206年,韩侂胄为了立功来保持相位,便轻率出兵北伐金,结果溃败。主和派杨皇后杀韩侂胄请和,1208年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嘉定

  • 宋金战争的恩怨情仇: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金战争,宋朝,战争,历史,嘉定和议

    宋金战争刚开始金人开始突然发动进攻,一直侵蚀宋朝的领土,而宋朝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直到派出大将岳飞接连收复了几座城池局面才有所改变,但后来因为统治者个人原因贻误战机,后来两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宋朝再也无力抵抗敌人,直到金人把宋朝赶到江南地区这场战争才停止。宋金战争过程的后半段主要包括金人对战争的

  • 宋宁宗嘉定和议是怎么回事?嘉定和议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宁宗,宋朝,嘉定和议

    接着,又是兵败之后的谈判。而对南宋来说,战败以后的和谈是气短的。作为胜利者,金朝自然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除了提出割地赔款之外,还要求将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谋缚送金国。在这种形势下,朝廷中的主和派又形成了势力,礼部侍郎史弥远和杨皇后是主要的代表。杨皇后因当年韩侂胄在宋宁宗选皇后的问题上不倾向于她而怀恨在心,

  • 刘渊起兵建立了哪个政权?刘渊是匈奴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渊,匈奴,刘渊起兵

    为了避免匈奴五部叛乱,晋武帝时,匈奴五部颇具声望的刘氏嫡子刘渊被诏往洛阳作为人质。刘渊到了洛阳后,被汉臣赞赏他的才华和武艺。晋武帝爱才,想任用刘渊平定凉州之乱,被身边的人劝阻。有臣子担心刘渊以后造反,劝晋武帝除掉刘渊以绝后患,晋武帝没有采纳。刘父去世后,刘渊接任父位。刘渊在位尽心尽职,治理有方,惩恶

  •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有多少个儿子 刘渊的儿子都是谁(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渊,皇帝,五胡十六国,刘渊起兵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

  •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西晋政局彻底失去了控制(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特,刘渊,西晋,,刘渊起兵

    安北将军王浚与司马颖向来有矛盾,这次司马颖劫了惠帝,王浚就想报复。他索性纠合鲜卑两大部落,并和司马越的弟弟、宁北将军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共同前往邺城来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派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等出兵。发兵之后,司马颖又害怕东安王司马繇接应外兵,便擅自将他拿下,并处死了他。这次事变,司马繇的侄子司马睿逃出邺

  • 刘渊一个匈奴人为何称汉皇帝?自称是汉室子孙(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匈奴,刘渊,后汉,刘渊起兵

    匈奴大单于刘渊为什么姓刘?西晋末年,一场宗室之间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使日益腐朽的司马氏政权江河日下,对国内匈奴五部的控制力也大大衰减。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刘渊,生年不详,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

  • 刘渊简介 西汉匈奴首领单于冒顿之后刘渊生平(刘渊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渊,晋朝,匈奴之后,刘渊起兵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人,匈奴族,西汉匈奴首领单于冒顿之后,本姓挛鞮,因汉高祖嫁公主给冒顿单于和婚并约为兄弟而改姓刘,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呼延氏所生,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国的开国君王,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

  • 【徙戎论】全文翻译,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徙戎论】

    【1】戎狄天性夫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语不通,贽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或居绝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岖川谷阻险之地,与中国壤断土隔,不相侵涉,赋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禹平九土,而西戎即叙。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

  • 盛世危言,郭钦的“徙戎论”说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徙戎论

    唐代诗人周昙曾作诗《晋门郭钦》曰:谁疑忠谏郭钦言,不逐戎夷出塞垣。晋室既无明圣主,果为胡虏乱中原。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因为郭钦的谏言没有被统治者采纳,最终导致了胡虏作乱中原,百姓民不聊生的局面。那么郭钦的谏言具体说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会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公元280年3月,晋军渡江挺进建业,孙吴末帝孙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