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笛子的诗作?蕴含着怎样的特殊情感?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笛子的诗作?蕴含着怎样的特殊情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4/1/24 12:47:50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笛子的诗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笛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也是一种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吹奏乐器。

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笛子被寄予荡涤邪气、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风俗通》中有云:“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

因笛子音色清凉、宛转悠扬,千百年以来,笛子不仅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那声声笛音还成为无数文人墨客笔下,一个个颇为特别的意象。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来到凉州,看到了无比雄浑壮阔而又荒凉寂寞的边塞景象:黄河在他眼前波浪滔天,奔腾向前,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着,为了抵御外敌,大唐的戍边将士们就驻扎在这座孤城。

那天,因为没有战事,营帐中有士兵在吹笛,那是有名的《折杨柳》的曲子。他吹得如泣如诉,低沉幽怨,王之涣听着听着,也不由得被感染。

王之涣知道,那些士兵常年在外,为了大唐的荣誉而战,但他们不是作战的机器,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在一个个月明之夜,他们也会想起家乡,思念亲人。

所以在那一刻,王之涣对这些帝国的功勋人士,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崇敬之情。

但是王之涣将自己的这种感情换了一个说法,他说,那个想家的人,你明明知道玉门关是边塞苦寒之地,春风永远吹不到这里,你为什么还要固执地吹笛惹人愁思?

如此曲折之运笔,使这首诗显得更为摇曳含蓄,但诗人对于战争的批判和对将士们的同情和赞扬,却也因此更为饱满而有力了。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一生志在军营,曾多次到过边关,对边塞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边塞本荒僻凄寒,在哥舒翰幕府期间,高适却写下了《塞上听吹笛》这首意境非常优美宁静的诗作。

在这首诗里,没有战鼓,没有硝烟,而是冰雪消融,牧马归返,月光皎洁,戍楼吹笛。

那个士兵,吹的也是令人思乡的《梅花落》的曲子,但这首曲子却丝毫不使人哀怨,反而令人觉得无比地唯美和浪漫。

因为听着那曲子,你会在不知不觉间忘了战争的残酷,眼前仿佛看见了漫天的梅花花瓣,它们在纷纷扬扬地飘洒,直飘得将壮阔的关山落满。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闲梦远》

975年,宋军攻破金陵,南唐后主李煜被迫降宋,被押往汴京。在成为俘虏的日子里,李煜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国。

故国虽好,然一朝沦陷,就再也回不去了。李煜只能在梦中,一遍遍地回想昔日的美好光景。

春来时,李煜看见的是画船碧水,满城绿柳,秋至时李煜想起的是芦花深处,一叶孤舟。

尤其是月光朗照的那些夜晚,从高楼上传来的声声笛音,更牵惹起了李煜内心无限的国恨家仇,令他心颤泪潸然。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梦江南·兰烬落》

更深夜静,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清。诗人皇甫松昏昏欲睡,在梦中见到了他久别的江南。

那时,他的江南青梅正成熟,而他独自坐在一艘小船上,一边吹着竹笛,一边享受着那个温馨的夜晚。

那夜,船外细雨潇潇,水上笛声缭绕,偶尔还会听到几声桥上驿亭边的人语。

那是他最熟悉的乡音,那也是他最感亲切的场景。但是这些年漂泊在外,这令他反复怀想的一切都离皇甫松越来越远了。

他只能靠回放记忆中的江南,回放那夜飘扬不息的笛声,来消解他的乡愁,来安慰他的心灵。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这是一首写牧童放牧的诗。它用清新明快而充满生活化的语言,将牧童的生活写得闲适而惬意。

那绵延六七里的青草,那雨中时断时续的笛声,那古朴的蓑衣斗笠,还有那月光下的随意躺卧,无不带有浓厚的田园牧歌式的情调。

这种情调,令都市中生活久了的人无比向往,但这种情调,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却很难再还原,再出现。

因此我们只能到古诗词里,寻找那些诗句,想象那些场景。然后在想象中,让那晚风中的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灵;让那悠扬的笛声,带走我们的忧郁;让那天上的明月,照亮我们的前程。

一支细长的竹笛,本来普通无奇,但那些兰心蕙质、精通音乐的人们,却将它吹出了一首首美妙的曲子。

令人遗憾的是,从古至今,只有诗人听懂了那些笛声,并将它们用诗歌记录了下来。

他们,才是那些吹笛人真正的知音。

标签: 笛子诗作

更多文章

  • 箫和笛子的区别在哪里?箫和笛子分别是怎么吹奏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箫,笛子

    箫和笛子的区别是什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箫是竖着吹的,笛子是横着吹的;箫不需要贴膜,笛子需要贴膜;箫的音色比较低沉、婉约,笛子的音色比较清脆、嘹亮;笛子大多都是6孔的,萧则有很多种,可以是6孔的,可以是7孔的,也可以是8孔的。笛子是古老的传统乐器,也是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

  • 关于编钟这种古代乐器,它有什么起源与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编钟,乐器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

  • 编钟属于古代乐器中的哪一类?它的原理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编钟,古代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

  • 探索唢呐的基本构造,唢呐有哪些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唢呐,乐器

    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基本构造唢呐由哨片(哨子)、气盘、芯子、唢呐杆和唢呐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

  • 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为什么琵琶可以经久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琵琶

    你知道琵琶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犹记得,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开篇,长安街头,楼台一阁,红妆女子倚窗而坐,横抱四弦曲项琵琶,素手拨弦,余音绕梁,久而不绝。镜头一转,酒楼一角,众人正听着小曲,琵琶、阮、竖琴,一曲暂歇,声尤不绝。在热烈而奔放的盛唐,文娱产业如日中天,而在

  • 唐太宗巧用琵琶外交,琵琶在当时有多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唐朝,琵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太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他的雄才大略足可与历代建立丰功伟绩的开国皇帝相媲美,在对外交往上也体现了能屈能伸的气度。唐朝初年,唐太宗对突厥结盟纳币,隐忍十余年,最终使突厥称臣归附;对吐蕃则采取和亲策略,

  • 箫的基本指法有哪些?箫的指法训练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箫,指法

    箫,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想要完全熟练吹奏,也是要废一番功夫的,那么箫的基本指法有哪些?应该如何练习指法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颤音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颤音,又称“

  • 箫的演奏姿势是什么样的?如何正确呼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箫,演奏姿势

    众所周知萧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那么箫的演奏姿势是什么样的?如何正确呼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演奏姿势箫的演奏姿势有站式和坐式两种,演奏时一定要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一)立式独奏或重奏时一般采用立式。两臂自然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

  • 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平时应该如何保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箫,唐朝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那么作为如此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平时应该如何保养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竹制箫有北方使用时,常常有干裂的现象,这是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尤其在冬天,北方室内 有炉火、暖气等设备,使空气更加干燥,湿度很低,这样拿出

  • 柳琴在民族乐队中属于什么样的乐器?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柳琴,乐器

    柳琴,弹弦乐器。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汉族传统乐器。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以山东临沂及苏北一带为主。 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