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灭宋之战导致五国的联合打击,为何秦灭韩后诸侯国没有动静?

齐灭宋之战导致五国的联合打击,为何秦灭韩后诸侯国没有动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09 更新时间:2024/1/15 21:25:56

战国时期,齐国灭了宋国后,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打击。为什么秦国灭韩国后,诸侯国却没有动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当战国的第一个霸主魏国,开始走向衰弱的时候,战国时期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局势。之所以说是奇怪的局势,则在于当时位于东方的齐国,同位于西部的秦国,同时崛起在了战国的舞台上面,一时间天下形成了两强并立的局势。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本就混乱的战国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了起来,在诸侯恐秦的同时,齐国在那段历史时期,也成为了山东列国挥之不去的一个噩梦。

战国历史中的齐国,在魏国衰落后,经过齐宣的励精图治,国势一度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在两场决定魏国命运的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中,齐军先后两次以少胜多击败魏军。并在这之后,齐国凭借着强大的国势,一度击败了当时楚、秦等国,在伐秦之战中,以齐国为主导的联军,甚至一度攻入了当时秦国的函谷关。可以这么说,齐国的国力,在经过此前君主的不断积累下,到齐湣王时已经达到了可以制衡诸侯的地步。但是,正当齐国按照既定的发展路线,开始一步步的前行之时,齐国却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场打击在于齐湣王灭宋之后,齐国遭到了除却楚国以外五国的合纵攻击。这样的背景下,齐国损失了七十余座城池,虽然后来田单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使得齐国复国。但是,齐国自此也彻底的衰弱了下去,以至于到战国末期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我们反观秦国,便能发现,秦国在灭七雄之一的韩国时,列国则是没有一点动静。那么,齐国灭宋为何遭到五国合纵攻击,而秦灭韩时诸侯却鸦雀无声呢?

首先,之所以齐国灭掉宋国这样的小国,遭到了列国前所未有的反应,在于当时宋国所处的泗上地区,是当时中原地区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战国的历史中,并不是只有七雄的存在,当时在泗水流域,存在着十二个小国,史称“泗上十二诸侯”,而在这些诸侯国中,宋国则是重中之重。这个泗水地区的诸侯,之所以一直没有遭到列国的吞并,则在于齐、楚、魏三国在这地区的势均力敌。

而齐国灭宋的举动,在使得齐国国力扩张的同时,也极大的刺激了列国对于齐国的恐惧。这样的情况下,共同遏制齐国的崛起则成为了列国达成的共识。况且,不同于战国末期,当时无论是“三晋”,还是北方的赵燕,虽然算不上强国,但国力还是支持伐齐的。反观,秦灭韩的时候,战国乱世已经行将结束,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并且自秦昭襄王时期起,在对列国不间断削弱的情况下,使得六国已经陷入自身难保的境地,哪里还有能力去管韩国的灭亡。

同时,齐国灭宋遭受如此打击的原因,也在于齐国在崛起的路上,得罪了太多的诸侯国。在这段历史时期中,齐国先是在垂沙一举击败楚国,后又是联合韩、魏两国,打得当时的秦国无奈之下,只得割地求和。并且,在齐宣王时期,齐军甚至险些将燕国灭掉。正是这样的背景下,诸侯对于齐国的忍耐也到达了极限的地步,在有人恶意离间的情况下,更使得齐国成为了众矢之的。所以,齐国灭宋更像是一个导火索,这个导火索所点燃的正是列国对齐国的怨恨。反观秦国灭韩的时候,虽然秦国也遭到了列国的仇恨,但是列国在力量上,已经到了完全无法同强秦抗衡。

历史就是这样,在齐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后,齐国也完全失去了一匡天下的能力。在这之后的齐国,开始置身于战国之外,在被合纵攻破之后,齐国开始不修军事,完全成为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存在,直到最后一位君主齐王建在位时期,齐国最终被秦国荡平。

更多文章

  • 新科刘廷式进士衣锦还乡,为何求娶邻家盲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廷式,宋朝,野史秘闻

    最近翻的都是宋朝人的笔记著作,从中受益颇多。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一个发生在北宋的故事。当年北宋朝中,有一名叫做刘廷式的官员。他的婚姻故事就颇有传奇色彩,值得一说。话说在刘廷式没有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之时,他家本来是农民,种田为生。他的邻居家有个女儿。可是这家的家庭很是穷苦困顿。这家的老头儿和刘廷式的老爹两

  • 汉武帝当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幸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立子杀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武帝为什么杀母立子?问题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汉武帝晚年宠幸钩弋夫人赵氏,而且十分喜欢钩弋夫人生的儿子刘弗陵,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在汉武帝六十多岁后才出生,比汉武帝的重孙大不了几岁。钩弋夫人赵氏是河间(今属河北)人,生得十分

  •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情况,比如说西汉、东汉时期。然而明朝存在两百七十多年,却从未出现过后宫、外戚干预朝政的事情。清朝官方在撰写《明史》时评价道“论者称有明家法,远过汉、唐,信不诬矣”。那么明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乐毅率领燕军差一点把齐国灭了,最后谁好处最多?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在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一样,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一方面,就长平之战来说,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长平之战的最大赢家

  • 古代造反将军为何能让士兵听自己的?士兵效忠的不是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历史解密

    古代造反将军为何能让士兵听自己的?士兵效忠的不是皇帝吗?这般问题,看似奇怪,实际上也属常事。历史上,将军造反的时候,士兵大多都会跟着将军造反,但,历史上造反的将军很多吗?一个皇帝假设做皇帝能做二十年,这二十年来,不一定就能碰得到叛乱,本身,叛乱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若是真的已经谋划好了,确保手下会跟

  • 朱元璋把孟子赶出文庙,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公元1372年,距离朱元璋做皇帝已经过去5个年头。有一天,为了恶补科学文化知识,朱元璋拿来一本《孟子》,在灯下细细品读。然而,一直对于学习如饥似渴的他,却对这本书大发雷霆:“若此老(孟子)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究竟孟子说了什么话,竟然让朱元璋对他动了杀心?原来,是《孟子》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 姬延作为一朝天子,为什么还有外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姬延,周朝,风云人物

    姬延是东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东周已经处于衰败时期,所占地盘已所剩无几,人口稀少,更无兵力和钱财来打仗,可是周赧王姬延却心存侥幸。秦国在当时相当强大,根本不把东周放在眼里,结果周赧王姬延自己却先乱了阵脚,认为秦国将韩国已经灭掉,离东周仅一步之遥了,随时都会死在秦国的铁蹄下。这时楚国也感受到了危

  • 翻车鱼、鲸头鹳和傻狍子,为何被合称现代海陆空三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翻车鱼、鲸头鹳和傻狍子合称海陆空三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翻车鱼水中的一傻就是巨骨舌鱼,作为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这种鱼体型巨大,成年鱼可以长到2-6米,重可达100千克。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当作是一种观赏鱼。一条成年的巨骨舌鱼可以利用尾巴作为武器,轻松的击倒成年人类。但是它

  • 在赤眉农民起义中,大将军冯异在什么地方大败赤眉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崤底之战是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在赤眉农民起义中,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崤山谷地)的一次伏击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基本介绍建武三年正月,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归的赤眉军在湖县(今陕西潼关东) 一带击败东汉大司徒邓禹军及救助邓禹的冯异军(参见湖县

  • 历史上有没有陈世美这个存在吗 民间的那个故事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陈世美,历史解密

    世上到底有没有陈世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陈世美与秦香莲的知名度不输于西门庆与潘金莲。作为一个习惯于一团和气的民族,咱们的史书是不屑收录负心汉陈世美这等人物的。史书中的陈世美是个清廉的官员,非传说中的负心汉。因此,本文所说的陈世美其实是故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