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新科刘廷式进士衣锦还乡,为何求娶邻家盲女?

新科刘廷式进士衣锦还乡,为何求娶邻家盲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44 更新时间:2023/12/24 4:29:04

最近翻的都是朝人的笔记著作,从中受益颇多。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一个发生在北宋的故事。当年北宋朝中,有一名叫做廷式的官员。他的婚姻故事就颇有传奇色彩,值得一说。

话说在刘廷式没有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之时,他家本来是农民,种田为生。他的邻居家有个女儿。可是这家的家庭很是穷苦困顿。这家的老头儿刘廷式的老爹两人商量,干脆结个娃娃亲好了,长大了让这个女儿嫁给刘廷式,两家来个娃娃亲,对门亲。

后来,刘廷式家搬家了。又过了几年,刘廷式通过读书考科举,考中了,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命运,成为一名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琼林宴,好不得意风光。我国历史上进士待遇之好,首推北宋。当年北宋首都汴京的有钱人家在进士放榜的时候都巴巴派人在榜下等着呢,然后只要有没结婚的新科进士,马上就拉回家让他和自己女儿成婚,“榜下捉婿”之说自此而来。由此可见北宋的进士是多么受欢迎。刘廷式考中之后,可以说,在婚姻选择上,有非大的优势,是属于金龟婿,香饽饽。但是刘廷式没有被这样的科举成功,人生地位的改变就飘飘然,他心里有一块地方,留着一个姑娘的影子。

于是,他就动身回家乡,归心似箭。他要去找那位邻居老翁,当然,他更急切想见到青梅竹马的那个姑娘,让她一起分享自己考中的荣光,还有,给她一个婚礼。

只是世事无常。待到找到当年的邻居老翁家的时候,老翁已经去世有年了。更让人悲伤的是,刘廷式的未婚妻,此时因为生病,双眼都已经看不见了。而且,这个本来贫穷的家,现在情形只有更糟,已经挣扎在困饿濒临崩溃的边缘了。

面临这样的情况,一般人都会选择退缩吧?因为娶回去的,就是个瞎老婆。怎么过日子啊?不但不能伺候自己操劳家务,自己还要时时刻刻操心照顾她一辈子!面临这种情况,刘廷式完全可以说不,他可以给这个盲姑娘留下一大笔钱财,让她以后生活无忧。然后重新找个眼睛完好的女性完婚。

此时的刘廷式却是非常勇敢,忠于自己当初的承诺和婚约。他女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求和女方成婚,娶她,娶这个已经失去视力的盲姑娘,这位当年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小玩伴,他要和她相伴一生,瞎了有什么关系,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

如果说刘廷式的观点充满了浪漫的,那么姑娘家的想法却很现实。姑娘家的回复是,虽然当年两家曾缔婚约,但是当初我家和你家都是种田的人家,两家还能说是门当户对。但是现在您已经是新科进士,属于士大夫之列,而我们家仍然是种田的乡巴佬,从门第上来说,高攀不起。而且我家姑娘眼睛又盲了,属于身有疾病的情形(符合七出之条),这种情况之下,更不敢妄言与官人结亲了。

刘廷式却是意志坚定,他说道,我家父当年与你家老父有过约定在先,长大成婚。到如今又怎么能够因为老翁死去而女子有疾病就悔弃当初的约定呢?邻家见他这样坚定的态度,自然允可了他们的婚事。

于是刘廷式就择吉日与邻家盲女完婚。结婚之后,小夫妻两个人的感情极好,相处十分融洽,出则相伴同行,入则形影不离,真如并蒂莲一般。他妻子因为眼疾的缘故,一定要刘廷式搀扶着才能出行。后来妻子给他生了几个大胖小子。

以后刘廷式因为在工作中出了差错,上司追究,原本要把他放逐到偏远的地方。但是上司又想到刘廷式这个人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他有着良好的品行,不弃旧爱,甘娶盲妇,这样品行的人,应该帮他一把。所以上司又尽量为他开脱罪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他。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吧,好人有好报。

再往后,刘廷式曾经在江西做官。此时他的妻子生病去世了。刘廷式非常心痛,哭得很哀伤。同时代的大苏轼听闻了他的故事,也被他忠于爱情的品行所感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其人其事。

刘廷式此人在历史上只是个小人物,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从他不毁婚约,甘娶盲妻的故事中,千载之下,如今的我们读到,仍然具有打动我们心灵的力量。假如今天的人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形,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还会不会有人像刘廷式做得一样好?

标签: 刘廷式宋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当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幸 汉武帝为什么还要立子杀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武帝为什么杀母立子?问题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汉武帝晚年宠幸钩弋夫人赵氏,而且十分喜欢钩弋夫人生的儿子刘弗陵,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在汉武帝六十多岁后才出生,比汉武帝的重孙大不了几岁。钩弋夫人赵氏是河间(今属河北)人,生得十分

  •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情况,比如说西汉、东汉时期。然而明朝存在两百七十多年,却从未出现过后宫、外戚干预朝政的事情。清朝官方在撰写《明史》时评价道“论者称有明家法,远过汉、唐,信不诬矣”。那么明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乐毅率领燕军差一点把齐国灭了,最后谁好处最多?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在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一样,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一方面,就长平之战来说,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长平之战的最大赢家

  • 古代造反将军为何能让士兵听自己的?士兵效忠的不是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历史解密

    古代造反将军为何能让士兵听自己的?士兵效忠的不是皇帝吗?这般问题,看似奇怪,实际上也属常事。历史上,将军造反的时候,士兵大多都会跟着将军造反,但,历史上造反的将军很多吗?一个皇帝假设做皇帝能做二十年,这二十年来,不一定就能碰得到叛乱,本身,叛乱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若是真的已经谋划好了,确保手下会跟

  • 朱元璋把孟子赶出文庙,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公元1372年,距离朱元璋做皇帝已经过去5个年头。有一天,为了恶补科学文化知识,朱元璋拿来一本《孟子》,在灯下细细品读。然而,一直对于学习如饥似渴的他,却对这本书大发雷霆:“若此老(孟子)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究竟孟子说了什么话,竟然让朱元璋对他动了杀心?原来,是《孟子》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 姬延作为一朝天子,为什么还有外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姬延,周朝,风云人物

    姬延是东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东周已经处于衰败时期,所占地盘已所剩无几,人口稀少,更无兵力和钱财来打仗,可是周赧王姬延却心存侥幸。秦国在当时相当强大,根本不把东周放在眼里,结果周赧王姬延自己却先乱了阵脚,认为秦国将韩国已经灭掉,离东周仅一步之遥了,随时都会死在秦国的铁蹄下。这时楚国也感受到了危

  • 翻车鱼、鲸头鹳和傻狍子,为何被合称现代海陆空三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翻车鱼、鲸头鹳和傻狍子合称海陆空三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翻车鱼水中的一傻就是巨骨舌鱼,作为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这种鱼体型巨大,成年鱼可以长到2-6米,重可达100千克。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当作是一种观赏鱼。一条成年的巨骨舌鱼可以利用尾巴作为武器,轻松的击倒成年人类。但是它

  • 在赤眉农民起义中,大将军冯异在什么地方大败赤眉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崤底之战是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在赤眉农民起义中,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大败赤眉军于崤底(崤山谷地)的一次伏击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基本介绍建武三年正月,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归的赤眉军在湖县(今陕西潼关东) 一带击败东汉大司徒邓禹军及救助邓禹的冯异军(参见湖县

  • 历史上有没有陈世美这个存在吗 民间的那个故事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陈世美,历史解密

    世上到底有没有陈世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陈世美与秦香莲的知名度不输于西门庆与潘金莲。作为一个习惯于一团和气的民族,咱们的史书是不屑收录负心汉陈世美这等人物的。史书中的陈世美是个清廉的官员,非传说中的负心汉。因此,本文所说的陈世美其实是故事中的

  • 在秦朝乱丢垃圾会有什么惩罚?罚银子还是砍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朝,秦始皇,野史秘闻

    乱丢垃圾直接砍手。秦朝的律法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句话记载在《韩非子》当中,而这句话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就是:你敢乱丢垃圾,我就敢剁你的手。所以行走在秦朝的马路上,看到很多人连手都没有,只能够用两个胳膊去吃饭去夹菜,就不要好奇,也不要乱打听了,八成是乱丢垃圾。不过我们先做一个恶趣味的猜想,如果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