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战亚眠之战:协约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击(亚眠战役)

一战亚眠之战:协约国对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击(亚眠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35 更新时间:2023/12/16 22:20:57

兵集亚眠

亚眠是法国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横亘在法国大陆上的铁路干线正好穿越亚眠。德国人占领了亚眠之后,福煦一直寝食不安,因为这无疑等于在法国人的颈项上套了一根绞索。为此,1918年7月24日,他协约国军事委员会提出了旨在夺占亚眠的战役计划。该计划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收复亚眠巴黎一线的铁路,击退在索姆河一带的德军,从而摆脱防御而转入对德军的全面进攻。福煦的方案得到了协约国的一致同意。

参加这次战役的有英国第4集团军,法国第一和第三集团军,一个由4个师组成的加拿大军、一个由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组成澳大利亚军,以及一个美国师,共有17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684门火炮、511辆坦克、16辆装甲汽车和大约1000架飞机。战役由英国远征军司令黑格统一指挥。

德军方面,统帅部在“米夏埃尔行动”失败后,一直在筹划如能够重新掌握主动权。8月2日,鲁登道夫向德国各集团军发训令:“局势要求我们一方面不得不转入防御,另一方面只要有可能,就立即重新采取行进攻!”。鲁登道夫还计划再进行一系列小规模进攻,以改变佛兰德、瓦兹河、兰斯以东地域的态势。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鲁登道夫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进攻方案还在纸上的时候,联军已在亚眠地区集中了强大的兵力要与德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而德军在亚眠一带的全部家当只有一个集团军共7个师的兵力,火炮840门、飞机106架。与协约国相比,德国显然处于劣势。

联军不仅在兵力上优于德军,而且在吸取上半年德军渗透战术屡屡得手的教训的基础上,黑格改变了战术。他下令联军在进攻时一律不用炮火准备,而是以坦克为先导发动突然袭击。待坦克通过先遣部队阵地后,炮兵才开始射击,以1/3的火力进行弹幕射击,2/3的火力轰击德军炮兵、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担任攻击的步兵紧随后面前进。

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黑格要求所有的战前准备都要隐蔽而秘密地进行。230列运兵列车和60列运弹列车在宁静的夏夜来回穿梭;路上铺以沙土和稻草,物资堆也都加以伪装;搜索和炮兵试射都禁止进行;整个地域由掌握制空权的英法航空兵掩护。为了迷惑德军,英法联军还在伊普雷地域展开佯动准备。 虽然联军为保证达到奇袭的效果,采取了许多的预防措施,但如此庞大军队的机动,不漏一点风声是很难做到的。进攻前的几天,德军第二集团军的前进阵地听到英军的浅近后方有可疑的噪声,空中侦察也发现坦克纵队的运动。然而,德军统帅部接到这些情报后,不但没有以应有的重视,反而指责前线部队是神经过敏。鲁登道夫也不相信,在“米夏埃尔运动”中受到德军重创的联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便能组织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样,英法联军所有部队都于8月7日夜以前顺利到达亚眠以东地区。

致命之战

8月8日凌晨3时,地面开始起雾。不一会儿,大地就白茫茫一片了。4时一过,联军坦克在飞机噪音的掩护下,开始向德军阵地方向前过。

4时20分,2000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狂风暴雨般地落在德军阵地、指军所、观察所、通信枢纽和其他后方目标上。德军阵地转瞬间就硝烟弥漫、疮痍满目,许多工事被炸得只剩下断垣残壁,烧焦的土地象被犁过一样坑坑洼洼,起伏不平。45分钟后,联军以3倍于德军的兵力在40千米宽的地段上向德军发动了冲击。

霎时间,士兵的喊杀声、武器的碰撞声和子弹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亚眠上空。虽然大雾影响了攻击部队的行动,并且阻止了空中袭击,但联军突袭的目的仍然达到了。联军的进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之外,德军指挥部还没来得弄清情况,联军便越过无人地带,突入了德军第一线阵地。

在联军突进的过程中,坦克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其巨大的效能。一方面,坦克由于自身的防护力较好,迎着德军机枪一面前进一面射击,同时还破坏电报和电话,以切断德军与统帅部的联系。英军坦克不断地向前滚动,使得不少德军士兵精神崩溃,一个个本能地溃逃。很快,联军便突入德军第一线阵地。德军参谋奥西多上校才准备吃点早饭充充饥,就被英军俘虏,成了亚眠战役中英军俘虏的第一个师级军官。

然而,联军的进攻并非完美无缺。由于联军使用的是坦克和骑兵合作协同的方式,这给突击带来的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骑兵比坦克快,运动中,坦克常被丢在后面,使本来的坦克掩护骑兵前进,变成了骑兵掩护坦克前,可是骑兵又挡不住德军机枪和步枪的火力,结果在攻击中坦克和骑兵老是穿梭似的交替前过,前后运动。还没战到天黑,骑兵因为马匹要饮水,被迫退却,坦克也跟着退下了来。而坦克一退就刚好在德军炮火的射程之内,被击中的为数不少。

战术的失误使联军有100多辆坦克被德军的炮火击毁,同时还损失了1.2万人,但8月8日这一战对协约国来说,可算是马恩河战役之后的最伟大的胜利:德军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2.7万余具尸体,1.5万人被俘,400门火炮和不计其数的军用物资落入联军手中。

最后的挣扎

鲁登道夫被这突如其来的失败惊得目瞪口呆。在统帅部里,他沮丧地大嚷道:“8月8日是德军在这次大战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为了做最后的抵抗,鲁登道夫立即下达一道严厉的命令,要求前线德军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同时,他还从其他地段调来6个预备队师,紧急增援亚眠守军,另外7个整编师也奉命前去增援。

8月9日,联军继续进攻。但是,联军此时却遭遇了巨大的困难:联军官兵由于昨天的战斗消耗太多,而且供给物资都没有及时性补充,已经疲惫不堪;可用的300辆坦克,既没有检修,也没有补充弹药和燃料;德军士兵在上面的压迫下奋力抵抗。种种困难使联军在这天的攻击显得毫无生气又缺乏力量。

黑格知道等德国的援军赶到亚眠后,进攻就要变得困难许多。因此,他于10日亲自赶到前线,指挥联军向德军发起顽强的攻击。黑格一面下令投入更多的后备兵力,英军、法军、加拿大军、澳州军一律参加战斗;一面下令加宽进攻正面,将全部兵力展开在从尔贝尔到瓦兹河长达75千米的战线上,以增加德军防守的难度并减弱其抵抗力。

正当黑格运筹帷幄之时,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天,大部分德国援军到达亚眠,德军的抵抗力量遂有所增强。德军以较快地速度构筑起了大量临时工事,并依托临时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血战中,德军的高爆炮弹震撼大地,不少联军官兵和装备都被震到天空后又重重地摔回到地上。联军伤亡惨重。

为了减少伤亡,联军的各个师不得不以小分队的方式零碎投入战斗,大的战役变成了无数个局部性的战斗。德军则针锋相对,以弹坑和掩体作依托,用机枪对付联军的散兵队形,结果使联军遭到了巨大损失。到10日止,法军在18千米长的战线上前进了10千米;英军情况更糟,在16千米长的战线上仅前进了5千米。黑格见前线攻击受挫,便下令放慢进攻的节奏。

虽然德军大量杀伤联军,但并未能实现迫使联军停止进攻的目的。鲁登道夫获悉联军的攻击减弱后,便下令德军于11日组织反击。考虑到凭德军的兵力击退全部联军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联军中最强大的英军击退从而迫使协约国方面知难而退。于是,鲁登道夫下令所有的德军火力全部集中向英军进攻。

德军的炮火铺天盖地向英军集结地袭来,森林被炸成碎片,树木被烧焦,山头被削平,整个英军防线都笼罩在浓烟烈火之中。英军由于大量坦克被德军炮兵击毁,丧失了冲击的能力,因而只以被动挨打,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幸好法军和加澳军成功地击退了德军的反击,迅速派兵增援英军,才遏制住德军的攻势。

联军虽然这时已打得筋疲力尽,但因美国新增89万部队的参战和大量物资补充,联军战斗力大力加强。而德军则因连续作战且得不到多少补给,战斗力迅速衰退。联军瞅准时机,于12日清晨组织了对德军强有力的攻势。德军顽强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而渐渐不支。至黄昏时分,德军不得不退出亚眠,撤退至阿尔贝尔、佩龙纳及索姆河上游一线以东的地区。13日,联军完全停止进攻。

亚眠战役到此结束

虽然协约国联军未能全歼德军,但他们完成了福煦下达的任务,消除了德军对亚眠和巴黎一线铁路的威胁。在这场大会战中,德军死伤4.8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火炮500门,联军也伤亡4.6万人。

一辆绰号叫“音乐箱”的“赛犬”坦克,8日上午穿过步兵第2师的战斗队形后,与骑兵失去联系,它迂回至华尔夫西地区,从德军炮兵的背后发起毁灭性攻击,随后沿铁路东进,协助两个骑兵队歼灭德军步兵60多人,然后再攻击德军一支运输队,获得显著战果。该坦克最后被德军击中烧毁。

大战结束亚眠战役标志着德国的最后衰落。从此,德军士气急剧下降,被指定调到西线的部队中,开小差的现象大量发生,士兵们聚急在一起,高喊:“我们不愿为百万富翁打仗!”“革命万岁!”

几乎所有的德国军事将领都开始明白,胜利的希望已经破灭,继续战争已毫无指望,必须采取非常措施。8月13日,兴登堡、鲁登道夫、首相、外交大臣,在德军统帅部举行联席会议。会上,大家情绪沮丧,默不做声。鲁登道夫无可奈何地说:“现在,我们已无力再击垮敌人,坚持防御以求和平也不可能,眼前的出路只有一条,用和平谈结束战争。”

14日,德国的同盟者奥匈帝国的皇帝抵达柏林。他和德皇一致同意鲁登道夫的意见,并请荷兰女出任调解。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德国代表团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向福煦元帅表示投降,并递交了停战协定。11时,协约国鸣响了101发礼炮,宣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标签: 亚眠一战德意志帝国亚眠战役

更多文章

  • 关于亚述战争的评价如何?对世界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亚述战争,亚述帝国

    在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新亚述历代诸王四面出击,建立起了一个北临乌拉尔图,南达波斯湾,西抵地中海沿岸和埃及,东接伊朗,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大帝国。然而在似乎发展到鼎盛之际却突然灰飞烟灭了,其成功与失败的秘密何在呢?亚述军事力量的迅猛发展无疑是解开这一疑团的钥匙。 亚述诸王为了夺取奴隶和战利品,在数百年间

  • 亚述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亚述战争,亚述帝国

    亚述战争发生于: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战争壁画在古亚述时期真正在军事上功绩卓著的,是13代国王沙马什阿达德(约公元前1815~前1783年在位)。他以暴力夺取了政权,并以武力对外扩张领土,曾在铭文中自称为“四方之王”。他统治期间,接受过许多国王的纳贡,势力播及“大海”(地中海)之滨。在中

  • 亚述战争爆发原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亚述战争,亚述帝国

    亚述战争伊撒哈顿时期(前680~前669)对埃兰实行友好政策,孤立迦勒底,稳定了巴比伦局势。他多次率兵进入伊朗高原,打击米底势力。前673年,提尔与埃及联合反对亚述。亚述军包围提尔,但未能攻克。前671年率军穿过西奈沙漠,攻占埃及古都孟菲斯。前669年,上埃及反叛,亚述王率军镇压,病死途中。 亚述巴

  • 什么是明清战争?如何评价明清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清战争,明朝

    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国,一为后金国(清国),间或涉及第三者农民军政权。明清战争是指在清国兴起和明国灭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多次战争。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建立,到1683年明郑沦陷,宁靖王朱术权殉国,大战小战连续不断。明清战争起自1618年后金与明朝

  • 明清战争伤亡最悬殊的一战,为什么七千明军仅杀死两百清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清战争,明朝

    提起觉华岛之战,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提起明朝末年的宁远之战,大家就都会想起,事实上觉华岛之战,是发生在宁远之战同期的一场战役,是后金之主努尔哈赤在攻打宁远不下后突袭觉华岛的战役。此战可以算得上是宁远之战的分战场,但战役规模并不逊于宁远之战的规模。宁远之战大家耳熟能详,就不过多介绍,但同期的觉华岛战役长

  • 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围攻沈阳7万明军,清王朝及“满洲”称呼的确定(明清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努尔哈赤,明清战争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劲旅,以报祖父之仇为名公开反明。1619年三月,取得对明军主力杜松部的决定性胜利,从此,后金从防守转入进攻阶段。与此同时,林丹汗也趁机亲率察哈尔和内喀尔喀五部,攻占了明朝的广宁城。当时,明朝为了不让努尔哈赤与林丹汗联合,使明朝东、北两面受敌,不断派人到察

  • 大凌河之战明朝军队为何不在城内存粮?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凌河之战,明朝

    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因此,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收集能力,绽放自己的清纯之花,让世界万紫千红,希望我的文章能为大家贡献一点力量哦!大凌河之战被很多专家誉为明清之战的转折点之一,此战清朝第一次打破了坚城攻而不克的梦魔,尽数歼灭祖大寿的明朝关宁军主力,也为10年后的松锦之战做好了

  • 明末抗清名将张春的生平简介,张春的人物事迹(大凌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清朝,大凌河之战

    崇祯元年(1628),兵部尚书王在晋轻信谣言,弹劾张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王在晋再弹劾张春通阉党克军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张春被劾无实,乃释之。崇祯三年(1630)正月,永平失守,起任张春为永平兵备参议。张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

  • 揭秘:英法联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之前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朝

    载炮一百四十五门,舰上官兵二千余人;法舰二艘;美舰三艘,在贺布断定可“稳操胜券”地打开通道的情况下,普鲁斯和布尔布隆都作出了“不惜用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的结论。他们都认为,清朝的好战派都把希望寄托在僧格林沁这位蒙古亲王身上,只有打败了他阻止我们进入白河的尝试,主和派在皇帝面前才可

  • 鲜为人知的胜利——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朝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命令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主持大沽防务,加固炮台,增派兵力。根据史料记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