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为什么能率1.8万残兵打败40万金军?

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为什么能率1.8万残兵打败40万金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50 更新时间:2024/1/19 0:33:32

一介书生奉命前线劳军,率领1.8万名残兵打败40万大军,完颜亮被杀,这真正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名叫允文的书生,虽然创造了非凡功绩,却少为人知,甚至可称为被遗忘的历史英雄。

1、完颜亮率60万金军杀来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经过充分准备,完颜亮率60万大军(号称百万),在淮河上建造运兵浮桥。一个月后渡淮河,向南宋军队发动攻击,宋将权放弃庐州南逃,刘琦放弃扬州败退,金军兵临长江北岸。

宋高宗见状,再次展露“逃跑皇帝”本色,想跑到海上躲避,因宰相陈康位强力反对而没有成行。此时,完颜亮大军已达长江北岸的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为配合主力的行动,另一路金军则攻打瓜洲。

如何应对?宋高宗先是任命枢密院知事叶义问接管江淮军事,又让大将成闵、李显忠换下刘琦和王权,赴前线接管部队,并把刘琦和王权罢官。后来证明这一切应对的作用非常有限,真正发挥作用的,反而是看似一个多余的举动:慰军劳师。

当然,如果换作另一个人劳军,也许确实是多余之举。但历史把一位叫虞允文的人推到前台,慰军劳师就成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举动。

2、劳军书生临时充当指挥官

虞允文,时任中书舍人,这是起草诏命的职位,但南宋时这个职位是虚职,多是对文人、书生官场地位的肯定。因此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更出乎人们意料:这个文弱的人,居然到前线就把一众武将降服。

十一月十三日,虞允文第一个到达采石前线,被免职的王权已走,新帅李显忠还没到。宋军无将无帅,因为刚吃败仗,都无精打采地解除武装,坐在路边晒太阳。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何况是败军。

但虞允文不是一般的秀才,他来了前线就开始“说理”,而这个“理儿”说得实实在在,无一丝官腔:“我手里有两样东西,皇帝军令和大把银子,你们只有拼命立功,才有可能论功行赏。”

也许从没见过这样的说理书生,大家回应:“我们和金兵决一死战”,并推举虞允文当主帅。没文化的人信任有文化的人,这是自古通理。但也有人表示担心:“你是来劳军的,没有督战任务,如有人告发你,肯定倍受责难。”虞允文回答很干脆:“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我有必要管那些吗?我怎么能逃而远之呢?”

3、书生布阵海战,有攻有守

临时充当指挥官,虞允文率兵在江边布阵,其实也没有多少兵可布,他手下老弱病残加起来1.8万人,江对面的金兵多少?40万!这仗怎么打?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对决主要比的是什么?一句话:比得是谁的人多。但虞允文不这么想,他认为布阵是最主要的。

他把宋军的五艘战船分列,两艘沿西岸并列航行,一艘驻扎中游,船内藏有精兵,另两艘隐蔽在小港中机动。家里没米,还要做出一锅象样的饭来,确实很难为虞允文。历史上有领兵多多益善的人,少有领兵少之又少而能打败强敌的人。虞允文是一个!

相较于宋军,金兵阵势吓人:战役指挥所设在江边,在一个大高台上,分立两面绛色旗、两面五彩旗,中间有黄色房子,完颜亮盘腿坐在中间。按照金兵惯例,头一天就杀死白马、黑马各一匹用来祭天,早饭后下令第一个杀过长江的人奖黄金一两。

4、再施“说理奇功”,让一名宋将青史留名

虞允文刚布完阵,金兵已呐喊着杀过来,完颜亮站在指挥所上,摇着小红旗,指挥上百艘战船横渡长江。著名的100:5的战船大战开始了!很快,金兵冲到南岸的战船多达到70艘,宋军的战船只好向后退却。

眼见要崩盘!虞允文是文人不是武将,冲锋陷阵不是他的本行,他的本行是——说理。他只能靠这个功夫来解决崩盘。于是他冲入阵中,找到宋将时俊,抚摸他的背说:“早听说过你胆识过人,要知道你背后站着的是你兄弟姐妹、儿女啊。”

虞允文“说理”总是一句到心,先给时俊一个加持,你有能力有本事打胜仗,万一败了呢?那麻烦了,背后是你要保护的兄弟姐妹、儿女,失去你的保护,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金兵可不是来度假的,是来杀人的。

时俊听完虞允文的话,挥舞双刀,率兵冲向金兵。史料对时俊的记载很少,唯一的这次亮相就青史留名了。还记得那艘驻扎在中游小岛上的战船吗?那是艘“海鳅船”,虽然小了点儿,但非常灵活,藏在舱内的精兵专门搞“暗杀”。

此时,它杀出来冲向金军船队,许多船只被它撞沉。因为受水陆夹击,冲到长江南岸的金兵死伤过半。不过,因兵力悬殊过大,金兵直到天黑仍不断涌向南岸。

5、真逃兵假援兵,吓退上万金兵

如果只按人数的多少决定胜负,那么最后胜利者无疑是金兵。但战场往往不按常理出牌。面对不断涌来的金兵,虞允文也一筹莫展。但是历史再次证明:主角开了挂,老天也要来帮忙。

之前,在光州打了败仗的一支宋军,此时溃逃到采石。虞允文马上抓住机会大做文章,他指挥这支败军的旗鼓手,从山后转悠出来,只干一件事:敲鼓!几通鼓下来,把金兵吓坏了:这是宋军的援兵到了!不知道来了多少人,快跑吧。

虞允文一看这好办,命弓箭手一路追袭。冲杀上岸的4000多名金兵被杀,内有2个万户长,还活捉5个千户长、500多名士兵。一些没能上岸的金兵驾船往回跑,他们没死在宋军手上,被愤怒的完颜亮斩杀:我让你们是去打仗的,不是驾船一日游的。

6、破夜袭、识反间计,一封信计杀叛将

看过上述战役过程,也许有人把虞允文的胜利归结为两个字:运气。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能用“运气”解释的了:

虞允文一边给皇上报捷,一边犒赏三军,不过在庆功宴上他说:“金兵大败,明天会来袭营。”半夜,吃饱喝足的部分宋军逆流而上,在上游埋伏。另有部分水军向北岸金兵渡口发动攻势,当然这是佯攻,目的是麻痹金兵。

金兵果然上当,次日来袭营,被早有防备的宋军水陆夹击,击毁金兵战船300艘,全胜!虞允文再次报捷。这时,完颜亮懵了,对面宋军主帅是何方神圣?既然打不过你,咱来点儿阴招你防得住吗?

于是,完颜亮写了一封信送给被免职的王权,送信人故意让宋军捉住,封上透露出与王权早有谋约的假象。搞文字,虞允文能输给你完颜亮吗?他父亲虞祺是北宋进士,官至太常博士;虞允文6岁张嘴就能来一段《九经》,7岁就下笔成文……

所以,看到这封信后他马上发现漏洞,得出结论:“这是完颜亮反间计。”就写了一封回信:“王权已被军法处置,新帅叫李显忠,我劝你不要玩阴招,还是战场上面对面一决雌雄吧。”潜台词是就你那点儿墨水,还搞文攻?是不是明着打不过我们啊?

完颜亮看到这封回信恼怒异常,做了两项决定:烧了自已的龙凤车;杀了梁汉臣、两名为金军造船的人。打不过对手,烧自己的龙凤车是何意?也许,是表示自断后路,告诫金兵只管向前冲吧。

而被杀死的梁汉臣本在北宋为官,后投降金兵,这次渡江作战计划就是他提出来的。不过,为金军造船的两名工匠死得有点儿冤,你打不过人家,赖我造的船不好?

采石之战

7、瓜洲战役没开打,完颜亮就被自己人杀死

打不过虞允文,完颜亮的办法是:走还不行吗?我去瓜洲,那里没有虞允文。只是他没想到虞允文早料到完颜亮的计划,马不停蹄赶赴瓜洲,一番布置后,就等着他到来。

十一月二十七日,完颜亮来了。这次宋军的准备比采石充分,战船来回巡航,调头飞快,气势十足。一看宋军这个架式,金兵已猜出那个书生主帅又跑这里来了,惊恐异常,毕竟人都怕死,何况是刚从采石下来的败兵。

完颜亮为鼓励士气,笑着对吓破胆的金兵说:“你们看到的,不过是纸船罢了。”但是士气没鼓起来,直接鼓跪了,一名金将跪着求告:“陛下,看这样子宋军早做好充分准备了,咱们还是退回扬州吧,攻打宋军要从长计议。”

完颜亮可不听这一套,你小子给我泄气,杀了!这名将领反复谢罪哀求,完颜亮最后决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我鞭打这小子50下。这下消气了吧?连命也报销了——当天,完颜亮被他的部下杀死。是啊,谁也不想明知是死,还要主动送命。

采石之战,虞允文横空出世,客串三军主帅,证明不仅能文还能武,无论是战役还是战略,都是一流的。为什么一介书生能打败久经沙场的完颜亮?

说实话,历史上有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看虞允文的经历,采石之战前没有从军、治军的经历,更无带兵打仗的任何战功。但是1.8万人对战40万人,大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历史上还有谁?

可惜的是,虞允文的大名少有人知,采石之战从诞生之日就被忽视,岁月似乎把这段历史遗忘了。

标签: 虞允文宋朝采石之战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采石之战南宋取胜并非偶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采石之战,宋朝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大军,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金海陵王亮亲率主力,自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出发,首攻宋淮西地区。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

  • 蒙古第一次西征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发生的 蒙古第一次西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成吉思汗,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

  • 蒙古第一次西征的详细经过?对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元朝,西征,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留守蒙古。1219年六月,蒙古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一写速别额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阿力麻里

  • 南宋与金国签订的隆兴和议,几十万白银对南宋多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北宋虽弱,但好歹也有百万大军,《澶渊之盟》后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从此双方基本和平相处近百年,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到南宋时期,最繁华的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不仅国土大量丧失,人口也损失不少,与南宋相对的是比辽国更强大的

  • 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签订的一个丧国辱权的条约,南宋的整体经济实力确实不如金朝,金朝屡次扰乱南宋也是为了获得许多利益,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

  • 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在南宋历史上是一个屈辱的污点,是南宋经济、军事衰弱的表现,金国人通过隆兴和议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和议的内容和影响。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2)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3)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

  • 旭烈兀西征征服之地建为伊儿汗国 统治波斯与小亚细亚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旭烈兀,成吉思汗,旭烈兀西征

    公元1227年8月,成吉思汗击灭西夏后死于六盘山,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遵照成吉思汗遗训,继续西征欧州诸国,负责西征的蒙军统帅,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公元1236年秋,拔都率军抵达窝勒迦河下游草原地带。拔都根据侦获的情报,决定先进击布里阿耳部,然后席卷整个斡罗思。蒙军速不台部首先发动攻击,势如狂飚

  • 蒙古旭烈兀西征在艾因.贾鲁战役中战败 制止了蒙古帝国的扩张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蒙哥,旭烈兀,元朝,旭烈兀西征

    1251年,蒙哥继承帝位后,为了扩展领土,遵照成吉思汗拓展疆土,开藩建汗的遗愿,展开第三次西征。因蒙哥集中征服南宋,因而由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征战中东。而且当时位于伊朗的木剌夷国不肯对蒙古称臣和朝贡,因此蒙古藉此发起第三次西征。西征过程:1.征战木剌夷国1256年6月,鲁克赖丁见到西征军进攻,便派弟

  • 旭烈兀西征沿途都做了什么事情 旭烈兀作战指导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旭烈兀西征,蒙古

    在消灭花剌子模国残余札兰丁后,蒙古军继续驻留在波斯,对波斯各地进行征服活动,虽经过20年,却没能将波斯全部征服。蒙哥大汗在1251年的库里勒台上决定,进行两大远征,一为南进,二为西征。大汗把这次西征的任务交给他的弟弟旭烈兀。旭烈兀担负着消灭仍在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残存着的两股宗教势力的任务:在马赞

  • 嵇康之死是因为其奸污弟媳?还是由于不满司马氏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晋朝,嵇康,司马氏专权

    嵇康,曹魏末期最著名的文人,崇尚老庄之学,提倡个人自由,诗文俱佳,并且精通音律,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关于嵇康之死,东晋的史学家干宝的《晋纪》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嵇康与冀州牧吕昭的两个儿子吕巽和吕安关系都很好。哥哥吕巽人面兽心,他看见弟媳妇长的漂亮,于是趁着弟弟不在家的时候,故意将弟媳妇灌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