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与金国签订的隆兴和议,几十万白银对南宋多么?

南宋与金国签订的隆兴和议,几十万白银对南宋多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33 更新时间:2024/1/22 3:05:26

北宋虽弱,但好歹也有百万大军,《澶渊之盟》后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从此双方基本和平相处近百年,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

到南宋时期,最繁华的中原地区被金国占领,不仅国土大量丧失,人口也损失不少,与南宋相对的是比辽国更强大的金国;所幸南宋早期出了个岳飞,一路率军北伐打到了北宋故都开封府附近,而且还有如韩世忠等名将阻挡金兵南下。

但是在1138年12月赵构在投降派秦桧等人的筹划下,与金朝达成协议。

刘豫伪齐军南侵失败,金统治者便宣布废掉其伪齐国。金朝派遣宋朝在金的使者王伦回朝,向赵构诱降。直到1137年12月,王伦向赵构奏金朝口信。一意追求妥协苟安的赵构,得报大喜,厚赏王伦。

赵构令秦桧代表自己拜受金朝诏书,接受“和议”。金朝把陕西,河南地赐给宋朝,宋向金称臣,每年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朝归还徽宗和皇后的棺木。这样,赵构便在抗金得胜有利的形势下,成了金朝的臣民。宋金达成了第一次和议。

公元1140年,金兵又一次大举南侵,可是各路军队连遭失败。在顺昌之战中,宋军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接着岳飞率领岳家军又取得郾城大捷,打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城。这时,金兵打算撤至河北,南宋举国上下要求收复北方的呼声很高,抗金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以妥协苟安为国策的宋高宗,既害怕宋军的胜利影响他的求和,更害怕岳家军从金营迎回徽钦二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于是,高宗和秦桧商定,命令各路军队班师,并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飞退兵。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

后来双方签订《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金册宋高宗赵构为皇帝;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并以杀掉岳飞为条件,将宋高宗生父徽宗的灵柩和生母韦氏本人被送回南宋。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随着《绍兴和议》的达成,双方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实现他“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采石矶遇到了允文的抵抗,同时完颜雍在辽阳称帝,是为金世宗,使金兵发生了哗变,完颜亮被杀,南下之金军也无功而返。初登位的金世宗完颜雍无力对外用兵,故派出使臣首先提出和议。

南宋在采石战胜后,宋高宗于1162年传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孝宗即位后,改元隆兴,起用老将张浚为枢密使,主持“隆兴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投降派汤思退向金朝示意,要金出兵两淮,迫宋议和。1164年,金世宗派大军突破宋的两淮防线,再次逼近长江。同年冬,宋廷经过多次争论,决定派魏杞赴金,重新订立和约,是为“隆兴和议”。

主要内容为: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邓、海、泗四州外,再割商、秦二州与金。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对于南宋来说,隆兴和议与绍兴和议一样,都是一种屈辱的不平等和议。隆兴和议签订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近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宋朝在宋孝宗治理之下,太平安乐,一改宋高宗朝贪污腐败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舜”。

到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专权,定理学为伪学,受到当时不少士大夫的攻击。1206年,韩侂胄为了立功来保持相位,便轻率出兵北伐金,结果溃败。主和派杨皇后杀韩侂胄请和,1208年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嘉定和议后,双方大致维持和平六七年。

在之后就是蒙古的崛起,联合南宋灭金了;现在来看看这二三十万两白银对南宋来说,算不算多?反正关于这个传说中最富裕的朝代,历史说法不一,夸张的是说北宋峰值是1.6亿两白银,南宋峰值是1亿两白银;虽然宋朝商贸之发达堪称空前绝后,但这也太夸张了。

比较理性点的分析是北宋峰值约1200万两,正常约500到550万两;南宋峰值约450万两,正常在270到300万两;但是就是这个数值,也可以说远超后期的明清两朝了(都是闭关锁国的祸);那这二三十万白银“赔款”多吗?

这就要看养军队要耗费多少了,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是宋朝可是正儿八经的“雇佣兵”制度,耗费极大;而且双方开通贸易之后,以宋朝的商贸之发达,还不是能轻松赚回来?宋朝,是历史的耻辱、国家的耻辱,但是却是人民最幸福的朝代;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时期。

标签: 隆兴和议宋朝

更多文章

  • 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签订的一个丧国辱权的条约,南宋的整体经济实力确实不如金朝,金朝屡次扰乱南宋也是为了获得许多利益,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和议指的是什么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

  • 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隆兴和议,宋朝

    隆兴和议在南宋历史上是一个屈辱的污点,是南宋经济、军事衰弱的表现,金国人通过隆兴和议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和议的内容和影响。隆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1)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叔、侄关系;(2)维持绍兴和议规定的疆界;(3)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比绍

  • 旭烈兀西征征服之地建为伊儿汗国 统治波斯与小亚细亚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旭烈兀,成吉思汗,旭烈兀西征

    公元1227年8月,成吉思汗击灭西夏后死于六盘山,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遵照成吉思汗遗训,继续西征欧州诸国,负责西征的蒙军统帅,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公元1236年秋,拔都率军抵达窝勒迦河下游草原地带。拔都根据侦获的情报,决定先进击布里阿耳部,然后席卷整个斡罗思。蒙军速不台部首先发动攻击,势如狂飚

  • 蒙古旭烈兀西征在艾因.贾鲁战役中战败 制止了蒙古帝国的扩张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蒙哥,旭烈兀,元朝,旭烈兀西征

    1251年,蒙哥继承帝位后,为了扩展领土,遵照成吉思汗拓展疆土,开藩建汗的遗愿,展开第三次西征。因蒙哥集中征服南宋,因而由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征战中东。而且当时位于伊朗的木剌夷国不肯对蒙古称臣和朝贡,因此蒙古藉此发起第三次西征。西征过程:1.征战木剌夷国1256年6月,鲁克赖丁见到西征军进攻,便派弟

  • 旭烈兀西征沿途都做了什么事情 旭烈兀作战指导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旭烈兀西征,蒙古

    在消灭花剌子模国残余札兰丁后,蒙古军继续驻留在波斯,对波斯各地进行征服活动,虽经过20年,却没能将波斯全部征服。蒙哥大汗在1251年的库里勒台上决定,进行两大远征,一为南进,二为西征。大汗把这次西征的任务交给他的弟弟旭烈兀。旭烈兀担负着消灭仍在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残存着的两股宗教势力的任务:在马赞

  • 嵇康之死是因为其奸污弟媳?还是由于不满司马氏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晋朝,嵇康,司马氏专权

    嵇康,曹魏末期最著名的文人,崇尚老庄之学,提倡个人自由,诗文俱佳,并且精通音律,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关于嵇康之死,东晋的史学家干宝的《晋纪》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嵇康与冀州牧吕昭的两个儿子吕巽和吕安关系都很好。哥哥吕巽人面兽心,他看见弟媳妇长的漂亮,于是趁着弟弟不在家的时候,故意将弟媳妇灌醉,然

  • 倘若司马氏没有取代曹魏,那么中国还会出现“五胡乱华”吗(司马氏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司马昭,司马氏专权

    大汉过后,三国鼎立,而后西晋灭三国,一统天下,国家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份安宁过后,却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五胡十六国时期。此时的国家陷入了不断的战争之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许多人不由得发出感慨,倘若司马昭没有取代曹氏,中国还会不会经历五胡乱华呢?《三国演义》之中,有一句经

  • 司马氏专权能够成功全靠司马懿能“隐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氏专权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

  • 新城之战趣闻,刘整骂人“死狗”,郑像被俘仍为战友打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新城之战

    一:刘整骂吴军为死狗嘉平六年二月,镇东将军向曹芳汇报新城之战的战果,在封赏完张特之后。毌丘俭还向曹芳提供了这样两个人的信息。毌丘俭表示,当年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新城方面派遣了一个叫刘整的士兵出城传信,但是不幸被吴军抓获。吴军借此机会想从刘整嘴中撬出传信内容,在拷问过程中,吴军提醒刘整:“诸葛恪不想杀

  • 新城之战司马氏崛起,终夺取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城之战,司马氏

    其实说起司马懿,那必定要说说在诸葛亮了。其实二人也是经常被人在三国历史之中提到的重要人物。司马懿是中国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有效的巩固了当时曹魏的政权,但是也间接的存奠定了西晋王朝的基础。司马一族在后来天子年幼之时就开始把控朝政,那个时候的司马家在曹魏王庭之中算得上是一手遮天的,后来才算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