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宋金战争是两败俱伤?如何评价宋金战争?

为什么说宋金战争是两败俱伤?如何评价宋金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46 更新时间:2023/12/31 12:13:36

有关历史学家在研究完金战争这段历史后得出了宋金战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论,因为虽然在表面上金人暂时打败了宋人,获得了大部分领土,但是经过这一场长达20年的战争后大金国力大大受损,国内民不聊生,而宋人也失去了半壁江山,只能躲在江南一隅暗暗喘气恢复国力。

很多专家之所以认同宋金战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论,是因为当时金人本应该统一中国的北方,如果他们不攻打宋人不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南方战场上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把中国领土再扩大一部分,称雄漠北似乎也不是梦,但是长期的对宋战争使得这一切都化为泡沫,金人失去了唯一对外扩的机会。

其实金人不仅失去了统一北方的机会,也忽略了蒙古部落的崛起,虽然当时大金统治者眼睁睁看着蒙古部落一天比一天强大,但是他们把全部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宋金战争中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蒙古人蚕食自己的地盘而无能为力。

宋人在这场战争中也没有讨了多少好处。虽然岳飞曾经一度把金人打得退回东北,但是宋人统治者的无能使得这场战争又继续下去,长期的战争让宋人国力消耗殆尽,大宋江山被迫割给金人一半,在之后长达五六十年的时间中宋朝只能盘旋在南方地区。所以无论是金人还是宋人在这场长期的战争中都没有占到便宜。

后世历史学家对宋金战争评价主要集中在这场战争的性质上,从根本上来说,宋金战争就是一场金人南的侵略战争。而站在宋朝的角度来说,宋金战争就是一场宋朝的保卫战争,虽然最后作为侵略者的金人没有从这场战争中讨到多少好处,但是这确实是一场恶性的扩张战争。

关于宋金战争评价这个问题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在这场战争后期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因为虽然金人名义上战胜了宋朝,获得了宋朝的大部分领土,但在战胜宋朝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中他们自己又被蒙古部落消灭了,而且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远远大于回报,其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有历史学家评论宋朝在这场战争时的表现时说,是宋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葬送了宋朝的国运,也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果,当初岳飞本来已经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收服了好几座城池,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多疑懦弱最后放弃了反败为胜的机会,把大部分江山拱手交给金人。

专家说金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同样也不令人满意,他们违反军事识,把全国大部分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南侵战争中,最后反而忽略了在自己背后崛起的蒙古,正是由于他们的纵容蒙古族才能一天天蚕食金人的地盘,才能一天天长大,所以金人被蒙古部落消灭是他们自己导致的结果,怪不得别人。

标签: 宋金战争宋朝

更多文章

  • 与岳飞、于谦同为“西湖三杰”的张煌言:他书生入将,决不降清,以死殉国(宋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煌言,明朝,宋金战争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九月初七,杭州城弼教坊的刑场,清军戒备森严,百姓缟素呜咽。五人身着大明服饰,下轿步入刑场。一人在另外四人的簇拥下,凌然站立于刑场中间,只见他放眼望去,西湖吴山,风景如画却变了颜色,他叹息一声后高声诵出:“我今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随后引颈就戮,跟随他

  • 为什么说宋金战争是一场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金战争

    宋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因为十二道金牌的命令让许多人为岳飞感到惋惜,宋金之间的战争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然而由于女真人的贪婪欲望导致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并改变了日后东亚的政治格局,应该说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战争。宋金作战图金朝灭辽后南侵宋金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金朝在灭亡辽朝以后继续进

  • 什么是樊城之战?樊城之战的背景,起因跟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樊城之战,三国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

  • 樊城之战于禁为什么要投降关羽?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樊城之战,三国

    公元219年,曹操在汉中之战中不利,率军去了斜谷,留下大将夏侯渊驻守汉中。但是曹操刚离开汉中近一年,就传来夏侯渊被斩杀,汉中失守的消息。正当曹操为此痛心时,驻扎在襄,樊一线的曹仁又派使者向曹操求救。原来驻扎在荆州的关羽听说了刘备在汉中击败夏侯渊后,也想着夸大战果,把矛头指向长安,洛阳一带,直接威胁曹

  • 为何爱兵如子的关羽被将士抛弃?原因是什么(樊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汉朝,樊城之战

    樊城之战。这城战役是三国时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在当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战。这一战对于关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也是一次悲惨的失败。之所以说这一战是辉煌的胜利,主要是因为,这场战役的初期关羽的表现非常的精彩,直接把关羽推向了他军事生涯的顶点:从一开始的水淹七军,到之后的斩杀庞德,最后直接吓得曹操

  • 齐灭宋之战,齐国为什么会引起众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灭宋之战

    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 、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

  • 齐灭宋之战为什么打得那么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齐灭宋之战

    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在春秋时称国霸,在战国时又是七雄之一,为何灭区区一个宋国会打得如此艰难?几次三番受阻,且灭国之后还造成自己过大的损耗,以致后来被五国围攻几近亡国。为何区区一个宋国能把齐国拖累至此?宋灭齐之战为何会打得如此艰难?公元前286年,齐国发兵灭宋。但是在这一次战争之前,齐国为攻宋

  • 宋康王让宋国成战国第八强国 也让其灰飞烟灭(齐灭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康王,宋国,春秋战国,齐灭宋之战

    当时间从春秋走到了战国阶段,韩魏赵齐楚燕秦这七个国家成为历史大舞台的主角。不过,除了以上七个大国外,鲁国、卫国、郑国、越国等国家也曾在战国的舞台上亮相。尤其是地处中原的宋国,更是成为大国争抢的焦点。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从宋康王说起,也要从宋康王终结。宋康王也被称为宋王偃、宋献王,是宋剔成君的弟弟。在宋

  • 济西之战后燕国看似强大其实极其虚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济西之战

    战国中期,齐、秦两强东西对峙,较弱的燕国与齐是近邻。燕王哙于公元前318年让位于燕相子之,以致太子平与子之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齐宣王于公元前314年乘机攻燕,在50天之内攻下燕都蓟,杀燕王哙和子之。但由于齐军在燕大肆烧杀抢掠,燕国民众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迫使齐军撤退,太子平即位为

  • 揭秘齐国吞并宋国后为什么会差点亡国?(济西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国,济西之战

    在战国时期,虽然战国七雄非常耀眼,但也存在过宋国、越国、郑国、鲁国、中山国等诸侯国。其中,宋国因为坐拥工商业重镇——定陶,加上地处中原要道,所以受到周边国家的觊觎。约公元前286年,齐国趁着宋国内乱,发动了灭宋之战。在吞并宋国后,齐国旋即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讨伐,并差一点亡国,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