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齐国吞并宋国后为什么会差点亡国?(济西之战)

揭秘齐国吞并宋国后为什么会差点亡国?(济西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96 更新时间:2023/12/31 14:01:03

在战国时期,虽然战国七雄非耀眼,但也存在过国、越国、郑国、鲁国、中山国等诸侯国。其中,宋国因为坐拥工商业重镇——定陶,加上地处中原要道,所以受到周边国家的觊觎。约公元前286年,齐国趁着宋国内乱,发动了灭宋之战。在吞并宋国后,齐国旋即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讨伐,并差一点亡国,这是为什么呢?

网络配图

首先,在战国时期,韩国吞并了郑国,赵国吞并了中山国,楚国吞并了鲁国,秦国灭了巴蜀等,均没有遭到诸侯的联合讨伐,为什么就齐国灭了宋国就差点亡国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主要还是宋国本身重要性的体现。进入到战国阶段后,宋国本身就和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相邻,地理位置上处在中原要道上,并且宋国的工商业城市定陶十分繁荣,整个宋国百姓也比较富裕。而且,在宋偃即位后,宋国连续击败齐国、楚国、魏国等国家,国土面积更是大大增加。

其次,在战国中期,随着魏国霸主地位的衰落,赵国正在崛起的道路上。彼时的齐国和秦国一度并称东西二帝,表明齐国国力在当时的强大。由此,齐国吞并宋国这一重要交通要塞,势必威胁到周边国家的利益。在此背景下,曾经被齐国欺辱的燕国积极行动,毕竟一旦齐国势力不断增强的话,燕国可能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了。在苏秦乐毅等人的积极联合下,诸侯国决定联合讨伐齐国,不能让齐国一家独大。

网络配图

当然,除了燕国的努力和斡旋,秦国也是背后的推动力量。在打败了魏国这个强敌后,秦国明白齐国得到宋国后,很可能西进中原并威胁到秦国的霸业。而且,宋国的异军突起,跟秦国的支持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自己的“小弟”被别人消灭了,当大哥的秦国再不出头话,以后谁敢跟你结盟呢。由此,一旦秦国入局的话,其他诸侯国不用担心自己讨伐齐国的时候,秦国可能会在背后搞偷袭。在没有了后顾之忧后,五国可以专心针对齐国。

最后,在乐毅的领军下,燕国等连续攻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当然,弱小的燕国想要吃掉齐国,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场战争可谓是战国的一大转折点。自此之后,齐国虽然成功复国,但是国力再也无法恢复到鼎盛时期。更为关键的是,在秦国攻打其他五个国家的时候,齐国几乎都是在袖手旁观。所以,在笔者看来,五国伐齐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志在统一的秦国。

标签: 齐国济西之战

更多文章

  • 济西之战五国和齐国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济西之战

    济西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84年,燕、赵、韩、秦、魏五国联兵攻打齐国,关于济西之战的背景,《吕氏春秋》和《战国史》皆有说明,济西之战背景背景是燕昭王为了报30年前(公元314年)齐国乘虚攻打燕国并杀死燕王的国仇家恨。战国七雄图《田齐世家》称:“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愍王。淖齿遂杀愍王,而与燕共分之齐侵

  • 济西之战简介:齐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济西之战

    济西之战过程“济西之战”是齐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济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84年,战国五雄燕、秦、韩、赵、魏联兵攻齐,济西之战的整个过程持续了六个月。济西之战图济西之战过程非常复杂,最开始由燕国派乐毅挂帅,统领五国部队,攻占齐国大部分城池,战争中齐闵王四处投靠他国,皆被拒之门外,最后齐闵王被楚国大将杀死,

  • "剃发易服"后,为何瓜皮帽和马褂会成了中华服饰的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剃发易服,清朝

    如果要描述一个清代人物服饰,那么大家会想到哪些呢?一条长长的辫子,一件大褂,外面再加一件马褂。在清王朝统治中国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有种说法,虽然满人被汉化了,但汉人被一定程度上满化了。其中最为明显和著名的就是“剃发易服”等政策,对中国服饰的影响。而这也是很多复兴汉服或

  • 多尔衮离君临天下仅一步之遥,为何他甘心放弃?(剃发易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多尔衮,清朝,剃发易服

    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朝第二代统治者皇太极突然离世,在他统治的十七年时间内,先后征服了朝鲜和漠南蒙古,在此后与明朝的军事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大大的增强了满清的实力。笔者是个历史爱好者,对于中国古代的各时期历史都有所涉猎,但是相信经常关注学堂的朋友在笔者所写的文章中会发现,有关清朝的文章相对

  • 清朝前期多尔衮为何不直接称帝?原来让他害怕的是鳌拜(剃发易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鳌拜,多尔衮,剃发易服

    在清朝历史上,多尔衮是一位知名度极高,也是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根据史料记载,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在清朝的建立过程中,多尔衮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皇

  • 公认的近卫坦克兵第一人: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的生平事迹简介(齐克塞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苏联,军事首长,齐克塞战役

    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 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Катуков(1900.9.17~1976.6.8),生于大乌瓦罗沃镇(今属莫斯科州奥焦雷区),苏联军事首长,装甲坦克兵元帅(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4.9.23,1945.4.6)。 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有些人对他的

  • 齐克塞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齐克塞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克塞战役,德国,苏联

    齐克塞战役在1944年1月第三天,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而在德国方面这个战役以"齐克塞口袋"之战而闻名,和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东线战役相比,齐克塞战役很少为人所知,但我认为它不该被遗忘,这个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这不仅表现在它是

  • 齐克塞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齐克塞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齐克塞战役,苏联,德国

    齐克塞战役在1944年1月第三天,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而在德国方面这个战役以"齐克塞口袋"之战而闻名,和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东线战役相比,齐克塞战役很少为人所知,但我认为它不该被遗忘,这个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这不仅表现在它是

  • 解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坦克数量曾是德军近5倍(齐克塞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苏德战争,坦克,德军,,齐克塞战役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发表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舒坚科的文章,介绍了苏德战争初期两国军队拥有的坦克情况。截止1941年6月1日,苏联军队一共拥有坦克2.5万多辆,其中超过2万辆完好。德军一共拥有坦克5262辆,其中T-I型坦克877辆,35(t)型坦克187辆,T-Ⅱ型坦克1072辆,喷火坦克8

  • 法暹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暹战争,法国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让·德·拉森派奥古斯特·帕维亚去曼谷讨要老挝地区。曼谷当局错估了形势,以为英国人会帮他们,于是拒绝割让湄公河以东地区,并向该地区增兵。战争的导火索是两起孤立事件,1892年甘蒙省和廊开府的暹罗官员驱逐里三名来自中湄公河地区的法国商人,其中二人——Champenois和Esqu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