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克塞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齐克塞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齐克塞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齐克塞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11 更新时间:2024/1/21 4:22:51

齐克塞战役在1944年1月第三天,苏联方面则称这个战役为科尔孙-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而在德国方面这个战役以"齐克塞口袋"之战而闻名,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东线战役相比,齐克塞战役很少为人所知,但我认为它不该被遗忘,这个战役在苏德战争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这不仅表现在它是苏军1944年中所发动的第一个重大攻势,而且它清楚地表现出了苏德战争后期,双方军队作战的特点。

战争背景

在乌克兰,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处境急剧恶化。曼施泰因的部队不顾危险,仍部署在从科罗斯田到第聂伯河弯曲部这块南乌克兰地区,形成了一个脆弱的突出部。尼科波尔与克里沃罗格地区的矿藏已不开采,这个矿区即使丢失也不会使德国经济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希特勒一味坚持,只得固守。与此同时,南方集团军群的左翼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基辅西南方向伸出的突出部,看来有可能将曼施泰因与布施的中央集团军群分隔开。

苏军在乌克兰的几个方面军并不是没有遇到困难。南部冬季的气候非温暖。冰雪消融、多雨与泥泞的春季早在 12

月底就已到来。通向苏军后方基地的交通线长达三百多英里,因此补给、维修与保养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第 2

乌克兰方面军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摩托车辆能行驶在大道上。

苏军部署在西乌克兰一百六十八个步兵师,大部分缺额很多,虽然它们采取了有力措施,征集当地乌克兰居民来补充缺额。机场因暴风雨与洪水泛滥而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苏军最高统帅部不但没有被这些问题难住,而且还在全线重新发起猛烈的进攻。朱可夫仍留在第

1 和第 2 乌克兰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第 3 和第4 乌克兰方面军。第 1 和第2

乌克兰方面军向尼察-莫吉廖夫-波多尔斯基以及基洛夫格勒-五一城这两个方向实施平行突击。第 3和第 4

乌克兰方面军则对尼科波尔与克里沃罗格实施向心突击。进攻的第一阶段由瓦杜丁第 1 乌克兰方面军的六十三个步兵师负责实施。12月 24

日上午,瓦杜丁开始进攻艾哈德·劳斯的第 4装甲集团军。随着进攻的发展,瓦杜丁的进攻正面扩大到二百英里。 负责对日托米尔实施主攻的是 V· I·

库兹涅佐夫(后来是格列奇科)的第1 近卫集团军、雷巴尔科的第 3 近卫坦克集团军以及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列谢利泽的第 18

集团军。负责对文尼察实施主攻的是基里尔·谢苗诺维奇·莫斯卡连科的第 38 集团军和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的第 1

坦克集团军。因此,瓦杜丁的主要突击是由中央的两个坦克集团军和三个步兵集团军负责向西南方向实施的。与此同时,部署在两翼的那两个步兵集团军以疏开队形向西和向南推进。

1943 年底,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有第 1 和第4 装甲集团军以及第 8

集团军,全部兵力相当于四十三个步兵师、十五个装甲师和七个装甲护卫师。

长久以来,苏联军队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在作战中只知道死板地遵守事先拟定的计划,而不能同时也不鼓励在战斗中依据当时的情况而调整部署。这个说法起源于战后出版的第

一批所称的"v1德国革命战争回录",在战后战的国际环境下,这个观点很快被英国和美国所接受。齐克塞战役的另一个特点是双方那种在理论上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运动的地形和气候环境中使用机械化部队的能力,大家一向认为二战中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战争只发生在东线,苏联战场上双方装甲部队所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能力总是让人们如痴如醉,在这方面,德国军队是先驱,它第一个把装甲部队的运用上升到艺术化的层次,苏联装甲部队只是到1944年才达到了这个层次,而在西线的英美军队从未达到这个境界。对于德国人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首先是由于希特勒顽固地要求死守这个突出部,在这里希特勒显然把这个突出部的存在看成是一个机会而不是威胁。他本来计划通过这个突出部,割裂苏联2个方面军的联系,并将这里作为发动一个新的反攻的跳板,他显然没能意识到德军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力发动这样的一个攻势,这就意味着在现在齐克赛突出部只能是对德军的一个威胁。

除了希特勒以外,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对这次失败要负什么责任?他多次要求希特勒放弃突出部,而他的要求屡次被希特勒拒绝,他很清楚这个地区是德军防线上的一个弱点,他很可能还希望能说服希特勒放弃突出部,的确以前希特勒也不是没有被说服放弃土地过。曼施坦因希望调动他的南方集团军群部队来掩护齐克塞地区,却遭到希特勒拒绝,但在战役开始后,希特勒却反过来插手指挥该部去增援齐克塞,而这在时间上并不合适,结果只是使部队疲惫,而本来的防区也遭到削弱。

曼斯坦因开始在希特勒的干扰下尽可能的营救被围的德军,自此以后,德军的表现可圈可点,几乎找不到任错误,但他们在开局时已经落后太多。

标签: 齐克塞战役苏联德国

更多文章

  • 解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坦克数量曾是德军近5倍(齐克塞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苏德战争,坦克,德军,,齐克塞战役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发表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舒坚科的文章,介绍了苏德战争初期两国军队拥有的坦克情况。截止1941年6月1日,苏联军队一共拥有坦克2.5万多辆,其中超过2万辆完好。德军一共拥有坦克5262辆,其中T-I型坦克877辆,35(t)型坦克187辆,T-Ⅱ型坦克1072辆,喷火坦克8

  • 法暹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暹战争,法国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让·德·拉森派奥古斯特·帕维亚去曼谷讨要老挝地区。曼谷当局错估了形势,以为英国人会帮他们,于是拒绝割让湄公河以东地区,并向该地区增兵。战争的导火索是两起孤立事件,1892年甘蒙省和廊开府的暹罗官员驱逐里三名来自中湄公河地区的法国商人,其中二人——Champenois和Esquilot

  • 法暹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法暹战争,法国

    19世纪末,英国与法国在中南半岛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英国控制了缅甸和马来半岛上的许多土邦国,法国则逐步从清朝和暹罗手中攫取了对安南、东京、交趾支那、老挝和高棉的宗主权。那时的暹罗也像清朝一样,被迫与英法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根据1855年第二次《英暹条约》和1856年《法暹条约》,英法两国在暹罗享有领事裁

  • 泰法战争双方伤亡多少?都使用了怎样的装备武器(法暹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泰法战争,泰国,法国,法暹战争

    1940年1月—1941年5月,泰国和维希法国之间因为领土争持,爆发了小规模的泰法战争。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二战爆发之后,随着法兰西陷落,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少将认为这是出击法国、夺取在朱拉隆功大帝时期陷落的领土的大好时机。双方军力对比法属印支殖民军大约有15000人,其中12000人是法国人。编制中

  • 杰米扬斯克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杰米扬斯克战役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杰米扬斯克战役,苏联,德国

    1942年2月28日,苏联军队开始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发起进攻。在此之前,苏联军队第2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分别于2月23日和26日转入进攻。经过紧张的准备后,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苏联西北方面军 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第16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在苏联军队炮火的轰击下,德国军队开始从杰米

  • 杰米扬斯克之战:铁木辛哥元帅军事上最后的辉煌(杰米扬斯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铁木辛哥,卫国战争,德军,,杰米扬斯克战役

    1943年2月28日,苏联军队开始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发起进攻。在此之前,苏联军队第2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分别于2月23日和26日转入进攻。经过紧张的准备后,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苏军西北方面军 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第16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在苏联军队炮火的轰击下,德国军队开始从杰米

  • 军事大变革下的悲情人物: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杰米扬斯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可夫,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杰米扬斯克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军事武器带动军事革新的时代,而苏联在战争前期的军事失败即是源于这一点,而这一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不跟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抛弃,他就是苏联元帅-铁木辛哥。1895年2月18日(俄历2月6日),铁木辛哥生于俄罗斯帝国南比萨拉比亚(今属乌克兰敖德萨州)富尔曼卡(Furmanca

  • 第二次荷印战争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第二次荷印战争发生在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是印尼反对荷兰入侵的战争。第一次荷印战争结束后,荷兰人竭力推行他们的联邦计划,但印尼共和派对《林芽椰蒂协定》感到厌恶,时常发生一些暴力事件。于是,荷兰人决定必须直接攻击共和国。1947年7月20日午夜,荷兰人发动了他们的第一次“警察行动”,大批纵

  • 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第一次荷印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荷印战争是指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荷兰王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先后与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丧失了对印尼的宗主权,印尼人争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1月,是印尼反对由英国、荷兰两国军人组

  • 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印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兰,海军上将,荷印战争

    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Michiel Adriaanszoon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 –1676年4月29日),又简称米歇尔·德·勒伊特,是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英荷战争中的灵魂人物,他同英国人和法国人作战,赢得过多场胜利,并从1672年的灾难年中拯救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