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坦克数量曾是德军近5倍(齐克塞战役)

解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坦克数量曾是德军近5倍(齐克塞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32 更新时间:2023/12/31 19:46:14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发表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舒坚科的章,介绍了苏德战争初期两国军队拥有的坦克情况。

截止1941年6月1日,苏联军队一共拥有坦克2.5万多辆,其中超过2万辆完好。德军一共拥有坦克5262辆,其中T-I型坦克877辆,35(t)型坦克187辆,T-Ⅱ型坦克1072辆,喷火坦克85辆,38(t)型坦克754辆,T-Ⅲ型坦克1440辆,T-IV型坦克517辆,指挥坦克330辆。

根据坦克的功能特点作战性能,可将苏联军队与德国军队的坦克分为4类:超轻型坦克、轻型坦克、火炮坦克和中型坦克。

超轻型坦克,以德军南方集团军的第一坦克兵团与苏联南方面军的基辅特别军区和奥德萨军区的机械化兵团的坦克为例。德军第一坦克兵团全部799辆坦克中超轻型坦克包括8辆T-I型、217辆T-Ⅱ型和65辆指挥坦克。苏联两个军区的超轻型坦克主要是T-26型坦克。虽然德军T-Ⅱ型坦克的装甲厚度是苏联T-26型坦克的两倍,但T-Ⅱ型坦克并没有因此成为有防弹装甲的坦克。苏军T-26型坦克的20K型45毫米口径炮在距离1200米以内能轻松地击穿这种装甲,而德军T-Ⅱ型坦克的KwK-30型20毫米口径炮只能在距离300-500米时击穿对方装甲。这样苏联坦克在正确使用时实际上可以毫无顾忌地摧毁德国坦克。另外,德军T-Ⅱ型坦克不适于实施赋其的主要任务——消灭敌人的火力兵器和有生力量,因为它的20毫米口径炮实施这种任务完全没有效果。同时,苏军T-26型坦克的火炮还使用了重1.4公斤的标准杀伤爆破弹,这种炮弹可摧毁对方许多具体目标。

轻型坦克。德军的装备了37毫米口径炮和机枪的所有坦克都属于轻型坦克,即德国生产的T-Ⅲ系列坦克中的D、E、F型坦克和捷克生产的35(t)和38(t)型坦克。苏军的轻型坦克主要是БТ-7和БТ-7М两种。在防护性、机动性和火力方面,苏军的БТ-7型和БТ-7М型坦克不亚于德国产的T-Ⅲ型系列坦克,而全面超过捷克产坦克。德军的T-Ⅲ系列坦克与T-Ⅱ型坦克一样,正面装甲厚度30毫米,但是难以抵御炮弹。苏军坦克的45毫米口径火炮则能在1公里外击毁德国坦克,并且自身相对安全。至于机动性和速度,苏军的БТ-7型和БТ-7М型坦克是世界上最好的。德军坦克的37毫米口径炮杀伤弹的重量(610克)是苏军坦克20K型炮炮弹的一半,因此对步兵的杀伤力明显要小。至于对装甲目标的杀伤力,德军坦克的37毫米口径炮的作用则非有限。

火炮坦克,这种坦克用于最大限度地接近对有生力量和兵器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敌人。

火炮坦克最初不是用于打击与自己类似的目标。这种坦克的突出特点是炮管短(德国T-Ⅳ型坦克炮管长度与24毫米口径炮相同),炮弹初速度低,穿透力差(苏联坦克的20K型45毫米口径炮的穿透力在任距离上都优于德国T-Ⅳ型坦克的75毫米口径炮)。为了对付步兵,苏联的T-28型坦克武装得更好(拥有两个独立的机枪炮塔)。此外,最新生产的一部分T-28型坦克还装备身管更长的火炮和20至30毫米厚的装甲护板。德国坦克对装甲进行了类似的加强(早期的T-ⅣA、B、C等型坦克正面装甲厚30毫米,侧面装甲厚20毫米),短管炮则直到1942年4月才被L43型长管炮所取代。苏联T-28型坦克的宽履带确保坦克具有更好的通行能力。总起来说,在整体战术技术性能方面,苏联和德国双方的此类坦克水平差不多。

最后分析一下截止1941年6月22日德军和苏军坦克师所装备的最优秀的中型坦克。

苏联国家委员会(由50位工程师、设计师和情报人员组成)在人民委员捷沃相领导下于1939-1941年三次详细考察了德国坦克的生产情况,并从中挑选出了唯一可购买的坦克——T-Ⅲ型坦克。T-Ⅲ型系列坦克中的H和J型坦克之所以能够成为德国最优秀的坦克,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装备了新的KwK-38型50毫米口径炮和坦克正面装甲厚度达到50毫米。苏联专家对德国其他型号的坦克都不感兴趣。苏军“最好的”中型坦克是T-34型坦克。在机动性、防护性和火力方面,苏军T-34型坦克优于截止1941年6月德国最好的T-Ⅲ系列坦克中的H和J型坦克。苏军T-34型坦克的76毫米口径长身管火炮能够在1000至1200米的距离上击穿德国防护性能最好的坦克的正面装甲,而德国没有一种坦克能在500米距离上击毁T-34型坦克。此外,T-34型坦克功率强大的柴油机不仅能够确保坦克行驶速度和相对防火安全性,还能保证坦克在一次加油的情况下行驶距离超过300公里。

德国将军米勒-吉列布兰德对苏联T-34型坦克进行了最充分和最专业的评价:“T-34型坦克的出现是一个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因为它具有高速度和高通行能力以及强化的防护装甲与强大的火力,它的76毫米口径炮具有非常高的精度以及在迄今为止被认为是不能达到的距离上的穿透能力,是一种全新的坦克武器。虽然每个德国步兵师拥有60至80门反坦克炮和足够的其他反坦克武器,但由于反坦克炮的口径只有37毫米,因此它们几乎不能对T-34型坦克造成伤害。德军在这个时期装备的5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也是效能不足的武器……”他甚至写道:“T-34型坦克的出现在根本上改变了坦克部队的行动战术。如果说此前对坦克结构及其武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压制步兵和步兵支援武器,那么现在主要的任务是要在最大距离上消灭敌人的坦克,同时为战斗中的后续成功创造条件。”其他一些德国将军对T-34型坦克也有类似的评论。

苏联军队从1939年12月开始装备КВ重型坦克。苏联生产的КВ-1型坦克重48吨,正面装甲厚度95毫米(炮塔10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75毫米,对于德国的坦克和最好的反坦克炮来说是坚不可摧的。德国唯一能够对付它的武器是数量不多的88毫米口径高射炮(使用特种炮弹)。

标签: 苏德战争坦克德军齐克塞战役

更多文章

  • 法暹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暹战争,法国

    法属印度支那总督让·德·拉森派奥古斯特·帕维亚去曼谷讨要老挝地区。曼谷当局错估了形势,以为英国人会帮他们,于是拒绝割让湄公河以东地区,并向该地区增兵。战争的导火索是两起孤立事件,1892年甘蒙省和廊开府的暹罗官员驱逐里三名来自中湄公河地区的法国商人,其中二人——Champenois和Esquilot

  • 法暹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法暹战争,法国

    19世纪末,英国与法国在中南半岛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英国控制了缅甸和马来半岛上的许多土邦国,法国则逐步从清朝和暹罗手中攫取了对安南、东京、交趾支那、老挝和高棉的宗主权。那时的暹罗也像清朝一样,被迫与英法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根据1855年第二次《英暹条约》和1856年《法暹条约》,英法两国在暹罗享有领事裁

  • 泰法战争双方伤亡多少?都使用了怎样的装备武器(法暹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泰法战争,泰国,法国,法暹战争

    1940年1月—1941年5月,泰国和维希法国之间因为领土争持,爆发了小规模的泰法战争。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二战爆发之后,随着法兰西陷落,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少将认为这是出击法国、夺取在朱拉隆功大帝时期陷落的领土的大好时机。双方军力对比法属印支殖民军大约有15000人,其中12000人是法国人。编制中

  • 杰米扬斯克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杰米扬斯克战役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杰米扬斯克战役,苏联,德国

    1942年2月28日,苏联军队开始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发起进攻。在此之前,苏联军队第2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分别于2月23日和26日转入进攻。经过紧张的准备后,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苏联西北方面军 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第16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在苏联军队炮火的轰击下,德国军队开始从杰米

  • 杰米扬斯克之战:铁木辛哥元帅军事上最后的辉煌(杰米扬斯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铁木辛哥,卫国战争,德军,,杰米扬斯克战役

    1943年2月28日,苏联军队开始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发起进攻。在此之前,苏联军队第2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分别于2月23日和26日转入进攻。经过紧张的准备后,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的苏军西北方面军 向防守杰米扬斯克登陆场的德军第16集团军发起猛烈进攻。在苏联军队炮火的轰击下,德国军队开始从杰米

  • 军事大变革下的悲情人物: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杰米扬斯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可夫,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杰米扬斯克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军事武器带动军事革新的时代,而苏联在战争前期的军事失败即是源于这一点,而这一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不跟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抛弃,他就是苏联元帅-铁木辛哥。1895年2月18日(俄历2月6日),铁木辛哥生于俄罗斯帝国南比萨拉比亚(今属乌克兰敖德萨州)富尔曼卡(Furmanca

  • 第二次荷印战争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第二次荷印战争发生在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是印尼反对荷兰入侵的战争。第一次荷印战争结束后,荷兰人竭力推行他们的联邦计划,但印尼共和派对《林芽椰蒂协定》感到厌恶,时常发生一些暴力事件。于是,荷兰人决定必须直接攻击共和国。1947年7月20日午夜,荷兰人发动了他们的第一次“警察行动”,大批纵

  • 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第一次荷印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荷印战争,荷兰,印度

    荷印战争是指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荷兰王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先后与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丧失了对印尼的宗主权,印尼人争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第一次战争发生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1月,是印尼反对由英国、荷兰两国军人组

  • 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印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荷兰,海军上将,荷印战争

    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Michiel Adriaanszoon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 –1676年4月29日),又简称米歇尔·德·勒伊特,是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英荷战争中的灵魂人物,他同英国人和法国人作战,赢得过多场胜利,并从1672年的灾难年中拯救了国家

  • 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保罗·豪塞尔,德国,大将,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大将--保罗·豪塞尔 SS-Oberstgruppenführer und Generaloberst der Waffen-SS Paul Hausser (1880-1972)保罗·豪塞尔于1880年10月7日出生于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Brandenburg a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