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加索战役的具体过程,高加索战役的结果及评价

高加索战役的具体过程,高加索战役的结果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49 更新时间:2024/1/20 13:32:55

高加索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夺占盛产粮食石油的高加索并进而侵入中东地区,德军统率部命令"A"集团军群于1942年7月25日从顿河下游进攻高加索,是二战欧洲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和德军在欧亚两洲的高加索地区一系列战役的统称。战役从1942年7月25日开始,至1943年10月9日结束,苏联红军成功的保卫高加索地区并粉碎了德军的进攻意图。1942年,德意志国防军实施老鼠行动,以集中兵力攻占在阿塞拜疆的油田地带,其攻势在1942年9月份被苏联红军阻止,苏军于1943年1月发起反攻,到1943年10月份在塔曼半岛的德军被肃清。高加索战事对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战争过程

1942年7月25日,德军开始从顿河下游各登陆场萨利斯克,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等方向进攻。南方面军在德军优势兵力猛攻下被迫向南面和东南退却。德军两昼夜前进达80公里。北高加索情况极其紧。德军坦克和摩托化兵进至顿河左岸草原、萨利斯克草原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辽阔草原,构成了德军突向高加索腹地的严重威胁。为了集中力量和改进军队领导,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2年7月28日将南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合编为北高加索方面军,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在作战上隶属该方面军。北高加索方面军的任务是恢复顿河南岸态势。

外高加索方面军奉命完成防御准备,沿捷列克河、乌鲁赫河及高加索山主脉各山口占领各道防御地区,并在格罗兹尼、马哈奇卡拉方向建立多地带防御。在此方向行动的第9、44集团军合编为外高加索方面军北集群(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

1942年9月1日起,为了便于指挥和改善军队供应,北高加索方面军改称黑海集群(司令为切列维琴科上将),编入外高加索方面军。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为给军队补充后备兵员和物质技术器材而采取了坚决措施。同时,高加索各边疆区、州、共和国的党和苏维埃机关加强了组建民兵和游击队,生产武器和技术兵器以及构筑防御地区的工作。

1942年7月底,德军被迫将坦克第4集团军调往斯大林格勒方向,因而大大削弱了北高加索集团。但是德军兵力仍占很大优势。1942年8-12月,苏联红军在航空兵支援下实施了顽强的防御交战。在此期间实施了阿尔马维尔-迈科普战役、新罗西斯克战役、莫兹多克-马尔戈别克战役、图阿普谢战役、纳尔奇克-奥尔忠尼则战役。在奥尔忠尼启则方向,苏联红军疲惫并消耗了德军,将德军阻止于奥尔忠尼启则接近地,尔后在1942年11月6-12日以有力反突击重创德军主要突击集团坦克第1集团军,迫其转入防御。

德军曾企图经由高加索山主脉中部各山口突入外高加索。德军夺取了数个山口,但由于苏联红军统帅部及时采取措施和防御军队顽强奋战,德军前出各山口南坡的威胁终被消除。至11月底,德军在这里也转入了防御。德军在高加索山主脉西部即图阿普谢方向翻越该山的企图亦未得逞。激烈战斗在这里一直延续到1942年12月月中,在激战中德军曾三次力图突破苏联红军防御。德军遭受重大损失后停止了进攻,并转入防御。这样,在高加索战役的防御阶段,苏联红军在复杂情况下被迫暂时放弃了北高加索许多地区。但终于消耗了德军(德军损失10万人以上),并赢得了准备进攻以坚决粉碎德军的时间。

高加索战役的苏联红军反攻阶段开始于1943年1月1日。根据苏联红军统帅部的决定,南方面军(1943年1月1日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基础组成,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在发展斯大林格勒反攻的胜利时,以主力向罗斯托夫实施了突击,另以一部兵力向季霍列茨克实施了突击。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受领任务向克拉斯诺达尔、季霍列茨克进攻,而北集群则向莫兹多克、普罗赫拉德内、阿尔马维尔进攻。可见,两方面军应在空军第8(司令为赫留金空军少将,1943年3月17日晋升为空军中将)、第4、第5集团军(司令为戈留诺夫空军中将)的航空兵支援下以及黑海舰队积极配合下协同孤立北高加索之德军主力,尔后加以歼灭。德军统帅部力图使其军队免遭合围,自1月1日起开始仓卒将军队由莫兹多克地域撤往西北方向。在此条件下,外高加索方面军北集群于1月3日开始向纳尔奇克-斯塔夫罗波尔方向追击退却德军,1月24日前解放了莫兹多克、矿水城、皮亚季戈尔斯克、斯塔夫罗波尔、阿尔马维尔等北高加索城市(1943年1月24日起,北集群改编为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同时,南方面军向罗斯托夫、季霍列茨克两方向顺利前进,在萨利斯克地域与外高加索方面军右翼会合。黑海集群先于1月11日在辅助方向,复于1月16日在主要方向转入了进攻,1月29日解放了迈科普。2月9日,黑海集群在北高加索方面军编成内(2月5日起)开始了克拉斯诺达尔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克拉斯诺达尔于2月12日解放。苏联红军的进攻是在春季泥泞、缺少道路、补给线长的艰苦条件下实施的。虽有各种困难,进攻仍极迅猛顺利,得到了敌占区游击队和当地居民的积极支援。德军不顾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的重大损失,进行猛烈抵抗,将被击溃的兵团和部队残部逐步撤向库班河下游和塔曼半岛。2月3日夜间及2月5-9日,黑海舰队输送登陆兵(1.5万人,附火炮和坦克)先后在新罗西斯克西南和梅斯哈科地域上陆,登陆兵夺占一个不大的登陆场,这一登陆场后来在解放新罗西斯克时起了巨大作用

在尔后进攻过程中,北高加索方面军各集团军至5月初进至塔曼半岛,遭到德军在既设防御地区即所谓"蔚蓝色防线"的顽强抵抗。德军在这里建立了坚固的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由亚速海至新罗西斯克,从东面掩护塔曼半岛。防守这一地区的是第17集团军(16个师),由第4航空队的航空兵进行支援。在以往战斗中被削弱了的北高加索方面军企图在1943年春季突破"蔚蓝色防线",但未成功。此时,库班进行了一场最大空中交战,苏联红军航空兵取得了胜利。共出动飞机3.5万架次,击毁德机1100余架(参见库班空战)

1943年夏,苏联红军在苏德战场中央方向和西南方向展开了新的强大进攻,这一进攻有利于在北高加索重新发动进攻。北高加索方面军奉命肃清德军塔曼集团。为达此目的,计划从陆地和海上对新罗西斯克实施突然突击,攻占该市后向上巴坎斯基发展进攻,以便对防守"蔚蓝色防线"的集团构成从南面进行包围的威胁。9月10日,开始了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结果德军"蔚蓝色防线"被突破,新罗西斯克于9月16日解放。德军统帅部竭力保障其军队撤向克里木半岛,企图在各中间地区组织抵抗,但未得逞。北高加索方面军(司令自5月13日起为彼得罗夫上将)与航空兵、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密切协同彻底粉碎了德军塔曼集团,并于10月9日全部肃清了德军在高加索最后一个基地塔曼半岛的德军。

战役影响

高加索会战以具有重大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的历史性胜利而告结束。在进攻阶段,苏联红军且战且进达800公里,解放约20万平方公里国土。德军消灭苏联红军、夺取最富饶的产粮区和石油产地以及打入近东和中东地区的计划彻底破产。苏联红军在高加索各共和国、边疆区、州的党组织和全体居民以及全体苏联人民积极支援下捍卫了高加索各族人民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重创德军的精锐军队和航空兵。高加索会战中,仅在苏联红军实施进攻战役期间,德军就损失官兵30万人、坦克1358辆、飞机2000架,火炮和迫击炮7000余门、汽车2.2万辆,以及其他许多武器物资。高加索会战是在直接影响高加索局势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密切配合下进行的,而高加索战事对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进程和结局也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

这种遥相策应的重大战略行动由大本营统筹安排,对粉碎德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加索会战中,陆军必须在平原、山前地带和山地等迥然不同的地形条件下行动;在大小水障碍地区、滨海地带、隘路、山林地区、高山山口实施战斗行动,并与航空兵、舰队和游击队密切协同。这一切使苏联红军取得了多方面的战斗经验,如:组织实施防御和进攻战役,特别是高山地区和海滨地带的防御和进攻战役;组织实施登陆战役,根据战区特点组织工程保障、物质技术保障和军队指挥。

苏联红军后来在克里木、黑海北岸和西岸以及喀尔巴阡山地区粉碎德军的战役都运用了这次取得的经验。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4年5月1日命令,颁发了"保卫高加索"奖章,约有60万人被授予这种奖章。许多部队和兵团获得"阿纳帕"、"库班"、"新罗西斯克"、"塔曼"、"捷姆留克"荣誉称号。新罗西斯克市于1973年5月被授予"英雄城市"的荣誉称号,1944年5月,苏军收复了克里米亚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血洗了1942年的战败之耻。

战事评价

高加索会战以苏军获胜告终,使德军"消灭苏军、夺取最富饶的产粮区和石油产地以及打入近东和中东地区的计划"彻底破产,具有重大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

高加索会战的胜利,也对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极为有利的影响,同时也推进了巴格拉季昂行动的进程。

标签: 高加索战役德国苏联

更多文章

  • 高加索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高加索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高加索战役,苏联,德国

    高加索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夺占盛产粮食和石油的高加索并进而侵入中东地区,德军统率部命令"A"集团军群于1942年7月25日从顿河下游进攻高加索,是二战欧洲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和德军在欧亚两洲的高加索地区一系列战役的统称。战役从1942年7月25日开始,至1943年10月9日结束,苏联红军成功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指挥才能怎么样?有着哪些军事成就(高加索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希特勒,隆美尔,高加索战役

    指挥战役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德波战争爆发。在曼施坦因的策划下,德军南方集团军连续围歼波军主力,很快包围波兰首都华沙。9月28日,波军投降。波兰战役后,曼施坦因多次修改制定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准备入侵法国。该计划充分展现了闪击战的思想和创造力的精髓。按照他的想法,德军将集中使用装甲兵部

  • 大象岛海战中法军有着哪些准备?泰军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象岛海战,泰法战争

    皇家泰国海军并非弱旅,新近才从意大利和日本购入新型舰只。主要战斗力包括两艘装备八英吋舰炮的二千五百吨排水量海岸护卫舰、两艘英制装备六英吋舰炮的炮艇、三艘驱逐舰、十二艘鱼雷舰,四艘潜水艇。另外皇家泰国空军拥有 三菱KI-30型轻轰炸机,并在战争中多次运用,有能力对法国海军造成严重杀伤。泰国空军还有P-

  • 大象岛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象岛海战,泰法战争

    大象岛海战是泰法战争中两国海军的一次战斗,发生在1941年1月17日,其结果为法国海军全胜。由于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败于希特勒德国,巴黎沦陷,维希法国政府在南法国组成并沿袭法国的各海外殖民地。而法属印度支那政府试图维持已获得的领土,但是其西部的邻国泰国则对这些领土虎视眈眈。大象岛海战是泰法战争中

  • 为什么说宋金战争是两败俱伤?如何评价宋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金战争,宋朝

    有关历史学家在研究完宋金战争这段历史后得出了宋金战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论,因为虽然在表面上金人暂时打败了宋人,获得了大部分领土,但是经过这一场长达20年的战争后大金国力大大受损,国内民不聊生,而宋人也失去了半壁江山,只能躲在江南一隅暗暗喘气恢复国力。很多专家之所以认同宋金战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论,是

  • 与岳飞、于谦同为“西湖三杰”的张煌言:他书生入将,决不降清,以死殉国(宋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煌言,明朝,宋金战争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九月初七,杭州城弼教坊的刑场,清军戒备森严,百姓缟素呜咽。五人身着大明服饰,下轿步入刑场。一人在另外四人的簇拥下,凌然站立于刑场中间,只见他放眼望去,西湖吴山,风景如画却变了颜色,他叹息一声后高声诵出:“我今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随后引颈就戮,跟随他

  • 为什么说宋金战争是一场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金战争

    宋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因为十二道金牌的命令让许多人为岳飞感到惋惜,宋金之间的战争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然而由于女真人的贪婪欲望导致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并改变了日后东亚的政治格局,应该说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战争。宋金作战图金朝灭辽后南侵宋金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金朝在灭亡辽朝以后继续进

  • 什么是樊城之战?樊城之战的背景,起因跟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樊城之战,三国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

  • 樊城之战于禁为什么要投降关羽?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樊城之战,三国

    公元219年,曹操在汉中之战中不利,率军去了斜谷,留下大将夏侯渊驻守汉中。但是曹操刚离开汉中近一年,就传来夏侯渊被斩杀,汉中失守的消息。正当曹操为此痛心时,驻扎在襄,樊一线的曹仁又派使者向曹操求救。原来驻扎在荆州的关羽听说了刘备在汉中击败夏侯渊后,也想着夸大战果,把矛头指向长安,洛阳一带,直接威胁曹

  • 为何爱兵如子的关羽被将士抛弃?原因是什么(樊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汉朝,樊城之战

    樊城之战。这城战役是三国时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在当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战。这一战对于关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也是一次悲惨的失败。之所以说这一战是辉煌的胜利,主要是因为,这场战役的初期关羽的表现非常的精彩,直接把关羽推向了他军事生涯的顶点:从一开始的水淹七军,到之后的斩杀庞德,最后直接吓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