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造纸术改进)

历史上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造纸术改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82 更新时间:2023/12/26 23:50:37

众所周知,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这个人物。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最后归宿则更不为人所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东汉初期的汉章帝时代,如果谁家的孩子是个智商高的小帅哥,父母在欣慰满足之余,却有着深深的隐忧,因为当朝天子热爱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章草”书体就因他而得名),是个唯美主义者,喜欢派人到全国各地挑选秀外慧中的少年入宫为领袖服务,说得直接点,就是当太监。出生于湖南耒阳农民家庭的蔡伦不幸被选中了。

公元75年,十多岁的蔡伦失去了男人的命根子,流了很多血,承受了难忍的疼痛。随后,他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被带到了几千里之外的京城洛阳,进了宫,开始了做太监的生活。所有这一切,会在一个孩子的心上留下怎样的烙印,每一个有感情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但没有谁能够真正感受得到。既来之则安之,小蔡伦从进宫的那天起,就决定要做一个出人头地的大太监。他勤奋工作,第二年,就当上了小黄门。不久,蔡伦就被提升为主管公文传达的黄门侍郎,有了接触帝后妃嫔、王公大臣的机会。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蔡伦和后妃们见面交往多了,不由自主地介入了她们之间的明争暗斗。

当时,汉章帝的窦皇后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儿子来,所以她一看见有了龙子的妃嫔,就妒火中烧,想方设法要将她们打倒,蔡伦竟然成了她的帮凶。窦皇后先指使蔡伦诬陷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挟邪媚道”(就是借助歪门邪道迷惑皇上),逼她自杀,并将太子废为清河王;接着她又安排人写匿名信陷害皇子刘肇的母亲梁贵人,并强行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肇带走,当成自己的儿子,并让皇帝立其为太子。对于蔡伦来说,宋贵人之死成了他命中的“萧何”,既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高官厚禄,也早早给他挖好了埋身的墓坑。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继位,这就是汉和帝,由以前的窦皇后,现在的窦太后垂帘听政。窦太后一掌权,蔡伦的春天来了,他因为害人有功而被提拔为中常侍,随时陪在小皇帝身边,参与国家大事,俸禄两千石。东汉后来的灭亡和太监乱政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蔡伦正是后汉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十年之后,蔡伦的靠山窦太后薨逝,但他马上投靠了新主子、和帝的皇后邓绥。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新主子并不是个坏人,作为皇后在历史上是有较高地位的。

邓皇后是个才女,喜欢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同时她又是一个喜欢节约,不尚奢华的人,所以她非常需要一种比帛纸省钱,质地又好的纸张来写字画画。从小就聪明伶俐的蔡伦到这时才发现自己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自告奋勇兼任主管御用器物制作的尚方令,专心改进造纸技术。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利用树皮、破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心制造出优质纸张,受到皇帝皇后的嘉奖,造纸术也因此在东汉全境得以推广。就在蔡伦成功改进造纸术这一年,公元105年,汉和帝早逝,留下孤儿寡母执掌大汉江山。邓皇后升格成为邓太后。要说这邓太后也真是够命苦的,她紧紧抱在怀里的小皇帝两年之后也离她而去了。邓太后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只得从皇族中挑选一个孩子放在皇帝宝座上。最终,13岁的皇侄子刘祜成功当选,他就是汉安帝。刘祜当选皇帝把蔡伦吓了个半死,因为刘祜是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庆是被废的皇太子,而他的被废和他母亲宋贵人的被害正是蔡伦和窦皇后二人的杰作。

好在传国玉玺还攥在邓太后手里,小皇帝只是个前台任人摆弄的木偶,蔡伦表面上的好日子还可以继续过下去。他被封为“龙亭侯”,步入了王公贵族的行列。后来,他又当上了长乐太仆,这个职位可不简单,因为只有最受太后信任的人才能胜任,而在当时,太后高于皇帝,所以蔡伦已经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就在蔡伦忐忑不安的时候,邓太后丢下他撒手而去了,汉安帝亲政了,蔡伦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蔡伦是个要面子的人,觉得与其坐而待毙,受辱而死,还不如自行了断,一了百了,于是他选择了后一条路。公元121年,为造纸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蔡伦在京都洛阳非正常死亡。

标签: 历史宦官蔡伦造纸术改进

更多文章

  •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是以印度佛教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后进行的本地化同化,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区分出来的,目前主要有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而汉传佛教受北传佛教的影响比较大,是北传佛教里主要的一支流派,并以大乘佛教的教义为主,主张普渡众生,往生极乐的思想。而汉传佛教随着中国势力的扩张,也影响到了周边日本,朝鲜等国家。藏传

  • 揭秘历史上的汉传佛教是文化突变的结果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传佛教是文化突变的结果

    汉传佛教,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进行的和本地文化相适应的同化,从而形成了的一个佛教新分支,汉传佛教也归属于大乘佛教,在教义上主张普渡众生的宗教思想,讲究学佛念讲讲佛,注重佛教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并称为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汉传佛教是文化突变的结果吗?当然不是,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就从

  • 汉传佛教有什么特点 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传佛教,菩萨

    汉传佛教,是印度佛教经过中国中原地区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和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教,但是在几千年的传播和发展中,已经和本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汉传佛教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和印度佛教,日本佛教等都有着显著的区别。汉传佛教的特点,从外在形式上就很能区分,国内出家僧侣都姓“释”,比如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这是因为

  • 关于东法兰克王国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

    法兰克王国的奠基人克洛维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一系列"蛮族"国家中,以法兰克王国最强大,对后来西欧各国的影响也最深。法兰克人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下游(今比利时境内)。他们分为两支,滨海各部落称萨利克人,住在莱茵河两岸的称里普阿尔人。4世纪,在民族大迁徙的洪流中,法兰克人趁机侵入高卢北部。到了克洛维时代

  • 东法兰克王国有着怎样的政策?有着哪些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

    克洛维还以高额罚金来维护新兴的封建特权和封建等级,例如法典规定:"不遵守国家命令,拒绝到法庭去,罚款600银币,折合15金币"。"执国王敕令的移民,社员不得反对,否则罚款200金币"。国王权力明显增长。偿命金的不同也反映出封建等级正在形成。法典规定:杀死自由法兰克人是200金币,杀死国王亲兵是600

  • 东法兰克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

    东法兰克王国(德语:Ostfrankenreich)为中欧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843年至公元10世纪。843年时由《凡尔登条约》分割而形成,疆域为德国中西部、奥地利、瑞士和阿尔萨斯(最后被法国吞并)。911年时最后一个君主孩童路易(Louis the child)无子而终,于是东法兰克的德意

  • 为什么西法兰克王国没有变成神圣罗马帝国?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法兰克王国,西欧

    查理曼帝国不等于神罗,而神罗实际上也区别于查理曼帝国,就如同查理曼帝国也有区别于西罗马一样,虽然都是“继承者”。但是并不能说儿子就是老爸,更何况还是干儿子。所以学术上一般才会把奥托一世,当为神罗第一皇帝。而在路易死后以及凡尔登协议后,皇帝实际上在西法兰克、东法兰克和中法兰克之间轮流传。洛泰尔一世死后

  • 东法兰克王国是怎么样崩溃的?又是如何变成德意志国家的(西法兰克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西法兰克王国

    在诸多日耳曼王国中,法兰克王国(Frankenreich:486—911)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最大。法兰克人原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和高卢北部。在民族大迁徙时,他们侵入罗马帝国,并结成政治和军事的统一体。481年,在部落首领克洛维(Chlodwig 481-511在位)领导下,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史称墨洛温王朝

  • 沙丘之乱事件过程简介 沙丘之乱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子章,赵何,赵武灵王,李兑,沙丘之乱

    事件过程废太子公子章,年长太子10岁,英武多谋,有军功,又长期据太子之位,故党羽众多。主父起初是把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非常宠爱她,为此不出吴娃之宫好几年,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了太子章而立赵何为王。吴娃死后,对赵何的爱也随之松弛,重又怜惜原来的太子,拟分代郡和已灭国的中山国,让长子任代王,

  • 沙丘之乱事件前因是什么样的 沙丘之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赵国,公子章,沙丘之乱

    沙丘之乱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狐疑有诈,故先行进访,并留精兵拱卫赵王,不久一代明相肥义被刺杀。公子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数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