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晏婴”二桃杀三士“为什么要用桃子而不是用其他东西呢?

晏婴”二桃杀三士“为什么要用桃子而不是用其他东西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65 更新时间:2024/1/14 15:04:18

“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讲的是齐国名臣晏婴,用计谋帮助君除掉三个功高盖主的功臣的故事。现在咱们来脑洞一个问题:晏婴在使用这条计策的时候,为什么会用两个桃子,而不是两块金子,或者是其它更贵重的东西呢?

我们先来把这个故事简单回顾一下。

齐景公有三名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名大将自恃有功,炫耀武力,不把晏婴等文臣放在眼里,甚至也不把齐景公放在眼里。

晏婴看出了齐景公的担忧,便准备帮助齐景公除掉三人,于是设立一个局,通知三位大将前来,说要奖赏他们。三人来后,齐景公让拿出奖赏之物,原来只是盘子中装的两个桃子。晏婴假装为难地说,园中成熟的桃子只有两个,你们自己看看谁的功劳最大,谁就吃桃子吧。

公孙接首先说,我曾搏杀过野猪和老虎,有资格吃个桃子吧。于是拿起桃子。

田开疆接着说。我曾两次率军打败过来犯的敌人,我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吧。于是又拿起了另外一颗桃子。

盘子中的桃子转眼就没了,古冶子非常生气,说,我曾随国君过河,一只大鳖差点就要了国君的命,是我冒着生命危险苦斗并杀死大鳖,救了国君的命。而我这样的功劳,居然没有吃到桃子,太过分了。说着拿出宝剑指着公孙接和田开疆两人。

公孙接和田开疆听后,惭愧地说,确实,古冶子的功劳比我们大,而我们竟然还先拿桃子,实在惭愧,于是相继自杀。古冶子看到两人自杀,后悔不已,说,我们三人原本情同手足,我却为了争功,逼得两人自杀,我还有啥脸活在世上?于是也举剑自杀。

这样,晏婴用两个桃子杀掉了三个居功自傲的大将。

回到我们的问题,晏婴使用这个计策的时候,为什么要用两个桃子,而不是用两坨金子,或者是其它更贵重的东西呢?

据考古研究,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已经有桃核出土。先秦的典籍中,《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随处可见关于桃子的记载。由此可见,桃子在当时是极平常的食品。就算是国君赏赐,因为当时的国君并没有后世皇帝那样的威权,因此,也并不觉得就很尊贵。

照理说,应该选用两个更贵重的东西,才能引起三人的争斗,实现差额赏赐的目的嘛,晏婴为什么会选及普通的桃子呢?

其实,恰恰是选择了桃子这种普通食品,才实现了这个目的。可以说,晏婴对三个大将的心理变化,是掌握得一清二楚的。

当三个大将兴冲冲跑来,看见国君赏赐他们的,只是普通的桃子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心理呢?《晏子春秋》是这样记载的:公孙接仰天而叹曰:“不受桃,是无勇也……”

也就是说,公孙接当时的想法是,原来赏赐的是普通的桃子,我们要不吃,意味着我们瞧不上国君,意味着我们没有胆量。所以他就随便地说了他的功劳,拿起了他的桃子,表明他“有勇”,也并不轻视国君。

公孙接拿了后,田开疆的心理就变了,当时他肯定没去想古冶子,他只是比较了一下公孙接的功劳,觉得自己的功劳比公孙接大多了。既然公孙接可以拿,那他肯定也可以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晏婴肯定十分了解三人的性格,知道公孙接和田开疆是急性子,肯定会先拿。而拿了以后,事情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的桃子已经不是平不平凡的问题,它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了象征,成了功劳大小的象征。古冶子功劳最大,却因为性格沉稳,没有拿到桃子,也就是说,被认为功劳比别人都小,他的情绪就非常激动,所以就当场翻脸。于是,作为三个情同手足的好哥们儿,就有了后面的悲剧。

如果当时晏婴端出来的是金子等贵重的东西,那么,三人心里一定会掂量一下,同时把三个人的功劳都想一下。想一下以后,自然就知道谁的功劳最大谁的功劳最小。再加上三人都情同手足,肯定会谦让。这样的话,晏婴的计谋,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了。

更多文章

  • 晏婴“二桃杀三士”,为什么要杀他们?理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晏婴,春秋战国,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记载在《晏子春秋》里。晏婴之所以要设计除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晏子春秋》上记载的是晏婴对齐景公说的一段话。晏婴说:“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这段话,首先说的就是三个勇士不忠诚于国君,“无君臣之

  • 长崎原子弹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在长崎投原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崎原子弹事件,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此前三天,广岛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实战原子弹。相比东京、京都、横滨等城市,无论人口、规模、军事、经济,广岛和长崎都远不能与其比较。为什么美军会选择这两座城市作为目标?他们的依据又是什么?【难产的名单】1945年4月,为了确定轰炸的城市,美国“曼哈顿工程”

  • 坦能堡战役打了多久?坦能堡战役的最终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德国

    1914年坦能堡会战,又称为坦嫩贝格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发的。 在1914年8月17日,俄罗斯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东普鲁士,向首府哥尼斯堡进发。俄军成功地进入德国,直到德国第八集团军在8月20日反击。德军设计了一个陷阱,让由南向上的俄

  • 坦能堡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坦能堡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德国

    1914年坦能堡会战,又称为坦嫩贝格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发的。 在1914年8月17日,俄罗斯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侵入东普鲁士,向首府哥尼斯堡进发。俄军成功地进入德国,直到德国第八集团军在8月20日反击。德军设计了一个陷阱,让由南向上的俄

  • 坦能堡战役:条顿骑士团走向灭亡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世界,三大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坦能堡战役

    坦能堡战役是波兰—立陶宛为了摆脱条顿骑士团的威胁,与骑士团进行的一场决战。战争的导火线是1409年条顿骑士团控制下的赛摩基地亚(( Samogitia )发动起义,并向波兰—立陶宛求救,波兰—立陶宛的应允遭到骑士团的强烈不满,1409年8月14日,骑士团向波兰—立陶宛宣战。在历时10个月的战战和和中

  • 马祖里湖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马祖里湖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马祖里湖战役,俄国,德国

    马祖里湖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俄军西北方面军(司令官为雅科夫·格里戈里耶维奇·日林斯基将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第8集团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战役背景1914年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战役

  • 俄国骑兵上将:雅科夫·格里戈里耶维奇·日林斯基(马祖里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雅科夫·格里戈里耶维奇·日林斯基,俄国,上将,马祖里湖战役

    雅科夫·格里戈里耶维奇·日林斯基Я́ков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Жили́нский(1853一1918),俄国骑兵上将。总参谋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东普鲁士战役的最高指挥官。生于梁赞省米哈伊洛夫市一个贵族家庭。1873年开始在俄军服役。1876年、1883年先后毕业于尼古拉骑兵学校和总参

  • 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的生平功绩,保罗·冯·兴登堡怎么死的?(马祖里湖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保罗·冯·兴登堡,德国,陆军元帅,政治家,军事家,马祖里湖战役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德国陆军元帅,政治家,军事家。出生于德国波兹南(今波兰)军官家庭,曾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1903年晋升上将。一战爆发后,在东线坦能堡会战中击败俄国军队后晋升为陆军元帅。1925年起担任德国总统。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

  • 马祖里湖战役:俄德鏖战东普鲁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沙皇俄国,普鲁士,东线,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8月,沙俄动员45万大军,兵分两路,匆忙杀入德国境内—— 马祖里湖战役:俄德鏖战东普鲁士20世纪初的欧洲列强中,德国拥有最强的陆军,但德国四周环伺强邻,它再强大也害怕两线作战。然而当1914年8月一战爆发后,德国真的面临法俄夹击的局面:与法国结盟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不顾德皇威廉二世的威逼利

  • 巴丹死亡行军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巴丹死亡行军,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过一场异常残酷的“巴丹血战”,美军被日军击败,78000名美国和菲律宾士兵向日本投降,这些史实是能够从历史书上找到的。但更为残酷的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这些战俘被逼冒着酷暑在菲律宾的丛林中步行65英里多的路程到达一个战俘营,这称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事件,当年的幸存者将其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