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兰西战役双方兵力如何?双方有着怎样的武器装备

法兰西战役双方兵力如何?双方有着怎样的武器装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4/1/21 21:12:29

为了实施一次“黄色”战略战役,德国法西斯统帅部集中了136个师(其中10个坦克师7个摩师),2580辆坦克,3824架机,7378门75毫米火炮。这些师展开成“B”、“A”、“C”三个集军群。根据“黄色”战役企图,“A”集团军群(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5个师,其中7个坦克师;令为龙德施泰特将)经登占领法国后的德军,从他们的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场轻松而令人愉快的“黄油”战争。

迂回“奇诺防线”,实施要突击,前出至拉芒什沿岸,将盟军基本兵力逼海边,并与“B”集团军群共同将其歼灭。克莱斯特将军的坦克集群(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霍特的15装甲军—542辆坦克,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共1250辆坦克)起了主要作用。“B”集团军群(辖第6、第18集团军,共29个师,其中3个坦克师,司令博克上将)应攻占荷兰,牵制在比利时的盟军,尔后与“A”集团军群共同歼灭该敌。“C”集团军群(辖第1、第7集团军,共19个师,司令为勒布上将)的任务是,以积极行动钳制“马奇诺防线”的法军。德军统帅部留有40多个师作为预备队。到1940年5月初,西线英法军(总司令为甘末林)的基本兵力在瑞士至敦刻尔克的法国东部边境展开为3个集团军群,联合组成东北战线(司令为乔治将军)以实施战略防御。

兵力最强的第1集团军群(法国第1、第2、第7、第9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共32个法国师和9个英国师;司令比特将军)在从海岸至马斯河一线展开,任务是增援比、荷军队,将德军阻滞在迪尔河一线;第2集团军群(法国第3、第4、第5集团军——39个师;司令为普雷特将军)部署在隆永至阿格诺一线,防守“马奇诺防线”;第3集团军群(辖法第8、第6集团军,共11个师,司令为贝松将军)沿莱茵河上游和在与瑞土壤的边境上担任防御。预备队留有17个师,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将军掌握6个师。荷兰拥有10个师,比利时拥有23个师。盟军(含比军、荷军)在东北战线地带内共有147个师(其中23个坦克、机械化和摩托化师),约3100辆坦克,14500多门火炮,约3800架作战飞机。

标签: 法兰西战役德国二战

更多文章

  • 法兰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法兰西战役,德国,二战

    曼施泰因献奇计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希特勒便开始考虑进攻西欧。10月9日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唯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苏联保持中立。因此一旦英法向德国进攻,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所以他要提早在苏联准备

  • 揭秘:东林党争是隐没的明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林党争,明朝

    东林党争概指明末东林党(及其骨血——复社)与宦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之争。明万历时起,朝政日趋腐败,党派林立,党争迭起。在这些党派中,最先以浙党势力较大,浙党首领沈一贯、方从哲都先后出任内阁首辅,在朝当政。后经“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之后,光宗朱常洛即位,东林党因拥立有功而势力大盛。

  • 东林党和魏忠贤,谁才是明亡的罪魁祸首?崇祯临死前的话令人深思(东林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林党,明朝,东林党争

    历史上众多王朝中,明朝的灭亡是最让人惋惜的。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东林党和魏忠贤阉党的党争绝对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当时女真人数太少,根本不足以打败明朝。清兵入关时也不过才20万兵力(满人8万,蒙古2万,汉10万),之前就更少了,这么点兵力,放在任何一个王朝眼里都不够看,可偏偏一

  • 怎么评价东林党在明朝后期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东林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林党,明朝,东林党争

    明朝的东林党最基本的宗旨是道德济世,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培植儒士群体意识,以此讽议朝政,针贬时弊,参与国事,一方面企求重提学术思想上的道德传统,重树道德伦理上的严格标准和绝对权威,另一方面针对现实问题,试图对社会作某些改造。东林党的兴起从万历中叶开始,明朝开始走向衰落,内忧外患不断,统治者日益昏庸腐

  • 东林党争是怎么回事?东林党争的起源、经过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林党争,明朝

    东林党争是指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以及其他派别之间的斗争,“言事者益裁量执政,执政日与枝柱,水火薄射,讫于明亡。”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人为主的政治集团。在东林党之外,还有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东林党争几乎是东林党与全国朋党集团之争。什么是东林党?从万历时代的国本之争、明末三案、京察之争,就有东林

  • 二桃杀三士是怎么回事?二桃杀三士的起源,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二桃杀三士,春秋战国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后演变成成语,表示用计谋杀人。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根据原文所述,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局

  • 晏婴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三士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桃杀三士,春秋战国

    面壁记徐婵菲汉代乐府诗中有一首无名氏写的《梁父吟》,诗是这样的: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诗中提到的“二桃杀三士”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故事。“二桃杀三士”为《晏子春秋·谏下篇

  • 晏婴”二桃杀三士“为什么要用桃子而不是用其他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晏婴,春秋战国,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讲的是齐国名臣晏婴,用计谋帮助君王除掉三个功高盖主的功臣的故事。现在咱们来脑洞一个问题:晏婴在使用这条计策的时候,为什么会用两个桃子,而不是两块金子,或者是其它更贵重的东西呢?我们先来把这个故事简单回顾一下。齐景公有三名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名大将自恃有功,炫耀武

  • 晏婴“二桃杀三士”,为什么要杀他们?理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晏婴,春秋战国,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记载在《晏子春秋》里。晏婴之所以要设计除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晏子春秋》上记载的是晏婴对齐景公说的一段话。晏婴说:“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这段话,首先说的就是三个勇士不忠诚于国君,“无君臣之

  • 长崎原子弹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在长崎投原子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崎原子弹事件,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此前三天,广岛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实战原子弹。相比东京、京都、横滨等城市,无论人口、规模、军事、经济,广岛和长崎都远不能与其比较。为什么美军会选择这两座城市作为目标?他们的依据又是什么?【难产的名单】1945年4月,为了确定轰炸的城市,美国“曼哈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