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盐铁之议的结果跟影响如何?后世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盐铁之议的结果跟影响如何?后世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861 更新时间:2024/1/5 10:25:23

会议结束后,朝廷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霍光借助贤良文学,应得了比较广泛的舆论支持,经济上也使得官营政策有所收缩。

会议争论双方的观点对昭宣时期汉王朝的统治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主流上看,大权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坚持了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中所制定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的措施,将公田与贫民耕种,贷给农民种子、口粮,免除部分赋税、徭役,降低盐价,与匈奴保持友好关系,对昭帝、宣帝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措施符合贤良文学提出的“行仁政

,以德治国”的意见。贤良文学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政治舞台上一股活跃的力量。

盐铁之议的征兆参与人员之广泛、会议中讨论的自由度之高,都是汉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盐铁会议的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桑弘羊代表了全面肯定汉武帝轮台诏以前各项政策,并希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而贤良文学则代表了否定汉武帝轮台诏以前的各项政策,要求加以全面地估价和修改。

贤良文学毕竟来自基层,他们虽然并不了解农民的疾苦,但是却知道一些汉武帝时期好大喜功的政策给民间造成的危害,所以他们的意见也反映了群众的一些呼声。这些也正是汉武帝发布轮台诏的原因。从桑弘羊来说,他一直在汉武帝身边,是汉武帝执行的财经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他对这些政策给封建国家带来的好处有深切体会,但对它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却很少了解。所以他在汉武帝发布轮台诏之后,仍然不认识过去政策在社会上激起的矛盾,而一味坚持汉武帝过去的方针,这是他思想落后于形势的表现。

霍光没有出席这次会议,但他显然不同意桑弘羊的意见,从他当政之后所施行的政策看,他是按汉武帝轮台诏的精神进行的,这就是他和桑弘羊在政见上的分歧所在。但是霍光也不完全赞同贤良文学全面否定汉武帝政策的看法,他没有接受贤良文学要求全部罢除盐铁、均输等官营事业的建议,而只是罢去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他也没有采纳贤良文学主张对匈奴实行感化政策,放弃防御和抵抗,而仍然加强了边防建设。但是,霍光通过这次会议,利用贤良文学的激进情绪,批评和打击了自己的政治对手。所以,这次会议从政治上来说,是有利于霍光而不利于桑弘羊的。会议结束之后,给参加会议的贤良文学一个列大夫的官爵,就说明了霍光对他们的优待。

班固在《汉书》中评价盐铁之议说:始元中叶,朝廷征召贤良、文学,问以治乱之道,贤良文学都认为应该罢除盐、铁和酒的专营,重农抑商,阻止商人与民争利,然后才能教化天下;桑弘羊却认为这些措施是安定国家、稳定边境的国家大业,不可废除。双方在会议上争相诘难,议论颇为壮观。

宣帝时,桓宽根据会议记录整理为《盐铁论》,在序中他评论了与会人员的表现。他认为贤良文学英才辈出,畅谈六艺风化、治国之本,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中山人刘子推论王道、矫正当世过失,博学而文质彬彬;九江人祝生抒发愤懑、讥刺公卿,耿介而不畏强权。桓宽不赞成桑弘羊的观点,认为他执掌权柄,不效法先古,却崇尚争权谋利的策略,处非其位、行非其道;但对桑弘羊的与会表现却加以肯定,认为桑弘羊之术虽非正法,饱学之士却难以辩倒。同时,他还对丞相田千秋的明哲保身策略提出质疑,认为田千秋身为辅政大臣却缄默不言政事,虽全身而退却不值得称赞;对与会的下属官吏,桓宽批评他们不能辅佐主上,只懂得阿谀奉承,不值一提。

标签: 盐铁之议汉朝

更多文章

  • 什么是盐铁之议?汉朝盐铁之议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盐铁之议,汉朝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擢用桑弘羊为财政大臣,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弊端百出,

  • 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盐铁之议及事件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擢用桑弘羊为财政大臣,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虽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弊

  • 盐铁之议:汉昭帝时期中国第一次执行宏观调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昭帝,盐铁之议,桑弘羊,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mín) 等,这虽然充裕了封建国家的财政,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

  •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第一次明斯克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斯克战役,德国,苏联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进行的进攻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军。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S.K.铁木辛哥元帅)奉命固守突出部及其以南共470公里

  • 明斯克战役:苏联惨败而斩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斯克战役,苏联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进行的进攻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军。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S.K.铁木辛哥元帅)奉命固守突出部及其以南共470公里

  • 1944年明斯克战役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斯克战役,苏联,德国

    1944年6月29日—7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白俄罗斯第3、第2、第1方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配合下,实施的进攻战役,是战略性白俄罗斯战役的组成部分。战争背景1944年实施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战役、莫吉廖夫战役、勃布鲁伊斯克战役的结果,德军第4集团军基本兵力陷入苏联红军的深远包围

  • 1941年明斯克战役苏联是怎么输的?损失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斯克战役,苏联,德国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7月9日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地域进行的进攻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冯·博克元帅)根据“巴巴罗萨”计划,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苏联红军西方特别军区(开战后改编为西方面军,司令为D.G.巴甫洛

  • 婆罗洲战役:火焰喷射器的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婆罗洲战役,日本

    二战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比如坦克、喷气机、毒气、导弹、原子弹、航空兵等,还有就是火焰喷射器。血战钢锯岭里火焰喷射器在血战钢锯岭里,美军就大量使用了火焰喷射器来对付,凶残的小鬼子。在太平洋战场,除了美军,日军还有一个难缠的对手,就是澳大利亚。小鬼子烧的受不了,就会冲出来搞万岁冲锋太平洋战场后期,澳军配

  • 婆罗洲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婆罗洲战役,日本

    婆罗洲战役开始于1945年5月1日,结束于1945年7月18日。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澳盟军于1945年5~7月在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对日军实施的登陆战役。 盟军登陆部队主力为澳大利亚第1军(军长莱斯里·莫希德中将)第7、第9师,美国第7舰队负责海上运输和掩护,由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统一指挥。

  • 婆罗洲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婆罗洲战役,日本

    婆罗洲战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最后一场主要军事行动,在一系列由5月1日至7月21日期间的两栖登陆行动中,由莱斯里·莫希德陆军中将指挥的澳大利亚第1军攻击占领该岛的日本军队,盟国的海空军力量,主要是由托马斯·卡森·金凯德指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澳大利亚第1战术航空队及美国陆军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