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壤之战,明朝打的日本几乎全军覆没,其中最厉害的是什么?

平壤之战,明朝打的日本几乎全军覆没,其中最厉害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3/12/28 1:46:32

平壤围城之战,充分展现了火器在战场上的优势,日军凭借火枪打败了朝鲜,而明军又通过火炮完全碾压日本的火枪,赢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

明帝国疆域辽阔,眼界宽广。不缺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以及当时科技的发展,选择的大炮是历史必然。日本地狭人稠,士兵缺乏训练,资源短缺等原因,进而选择了火枪,这都是当时国情决定的。

公元16世纪后期,日本各地的割据势力陆续臣服于丰臣秀吉,全国获得了统一。美国一位战略家经说过:“日本这个民族所有的想象力都来自于对大陆的渴望”,统一日本显然不是丰臣秀吉的征战的终点。他的目标是通过朝鲜征服中国,甚至坐镇宁波征服天竺。1591年丰臣秀吉出动大军进攻朝鲜,出动的日本军队大部分都是步兵,装备有日本刀、长矛火绳枪(日本称为铁炮)。早在1543年,日军就引进了葡萄牙的火枪,最初日本只是从欧洲人手中购买火枪,但随后日本人就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始自己制造甚至改造火枪,其火枪性能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时朝鲜的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丞相)柳成龙评价日本火枪:“其致远之力,命中之巧,倍于(朝鲜)弓矢……来如风雷,其不能当必矣”。1593年2月8日,明朝大军围攻日军占领的平壤城,日军在城墙上做了很多射击孔,发挥自己火枪的威力,明军第一次攻城伤亡很大。但很快,明军重炮部队来了,史书记载明军用将军炮(120

门)与虎蹲炮(20门)等火炮猛轰平壤城。

根据史料记载,明军将军炮“一发决血衢三里,草枯数年”,虽然有些夸但是也能从中体会到明军重炮的威力。“顷刻间爆炸声震天,焰烟蔽空,……日方粮库,弹药库悉中炮燃烧,兵营工事相继被毁”铁炮在真正的大炮面前犹如螳臂当车,不堪一击。

很快明军就攻入了平壤,明军和日军开始了惨烈的巷战

此时日军火枪威力小的弱点暴露了出来。明军副将如柏头盔被日军火枪击中,但是因为“盔中棉厚”,李如柏只受了点小伤,蓟镇参将吴惟忠则是胸口中弹,但仍能“犹奋呼督战”,战后吴惟忠升任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明朝的枪客观讲,是比同时代西方要落后的,也逊色于小日本;但明朝的大口径炮属于世界一流水平,虽说也是仿制的。只不过到了清朝统治者重视骑射,刀枪弓矢等仍然是用兵作战中的主要武器。同时,火枪火炮也在统一中国、平定叛乱和巩固边防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前期,火器制造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如康熙年间在宫内造办处、景山和铁匠营设立炮厂,所制枪炮专供皇室和满八旗之用,还专门建立了装备鸟枪、火炮的火器营,按理说清朝并没有忘记发展军事力量,为什么还是败给了洋人呢?

标签: 平壤之战明朝

更多文章

  • 平壤之战中明朝的这支3千人军队做了什么,让3万日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平壤之战,明朝

    朝鲜使我们中国的邻国,而最近朝韩的关系变化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朝鲜与美国韩国都是死对头,但对于我们中国一向和善,或许是邻国的原因,又或是其他的原因,朝鲜其实在明朝的时候还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当时日本想扩张,于是把魔爪伸向朝鲜,当时的中国国力鼎盛,自称天朝上国,每次其他国家拜访都会给使者很多财宝,而今小

  • 魏灭燕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战役过程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灭燕之战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魏明帝问他估计公孙渊有什么对策,司马懿说:“事先弃城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大军,这是次计。坐守襄平,那他就要当俘虏了。”魏明帝又问:“公孙渊会采用哪种?” 司马懿回答:“只有聪明人能正确估量彼此实力。预先弃城,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

  • 魏灭燕之战发生在什么历史背景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灭燕之战

    从公孙度于东汉中平六年(189年)为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开始,期间东伐高句骊、西击鸟丸、往南越海收青州东莱诸县,极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中部,南跨海占有山东半岛东莱诸县,西抵滦河流域,北至鲜卑、夫余,建立了东北地区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其后下传予子公孙康、弟公孙恭、孙公孙渊。公孙氏曾与曹操军交锋,虽一度臣服

  • 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是缓兵之计吗(魏灭燕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懿,公孙渊,三国,魏灭燕之战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

  • 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巴列奥略王朝

    巴列奥略王朝是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收复君士坦丁堡,1261年-1453年)。巴列奥略家族(希腊语:Παλαιολόγος)迈克尔八世在热那亚共和国的帮助下于1259年夺取尼西亚帝国皇位,与约翰四世一起成为共治皇帝。1261年7月25日他夺取了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庭帝国自1204

  • 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拜占庭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

    迈克尔八世(1225年-1282年12月11日),男,拜占庭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259年至1282年。他以魔术般的外交手段闻名,人称万能的蜘蛛。他是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这个王朝一直统治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陷落。1261年他从拉丁帝国手中夺回了君士坦丁堡,由此将尼西亚帝国转化为重建的拜占

  • 明德之乱的发起人:山名氏清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山名氏清,日本,明德之乱

    山名氏清,室町前期的武将。跟随着足利义满与南朝作战,建功。反对义满的组织再编组,於是兴起叛乱,称为明德之乱,但不幸败死。山名氏是新田氏的一族,山名时氏时跟随足利尊氏一同起兵,南北朝争乱时作为足利氏的属下立下赫赫战功。观应之乱时跟随足利尊氏之弟足利直义一同反叛至南朝,直义死后一度归顺幕府。后再次叛乱归

  • 明德之乱的过程如何?明德之乱的最终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德之乱,日本

    明德之乱,是日本明德二年(1391年)山名氏清和山名满幸发动的反对室町幕府的一场动乱。结果以山名氏清的战死和山名氏的衰落告终。与山名氏对决义满的挑拨山名氏分裂后,虽然时熙、氏之被追放,但氏清、满幸的实力却极度膨胀。但是,足利义满通过巧妙的手法,成功的挑起了战争。元中八年/明德二年(1391年),逃亡

  • 明德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明德之乱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德之乱,日本

    明德之乱,是日本明德二年(1391年)山名氏清和山名满幸发动的反对室町幕府的一场动乱。结果以山名氏清的战死和山名氏的衰落告终。背景六分之一殿山名氏是新田氏的一族,山名时氏时跟随足利尊氏一同起兵,南北朝争乱时作为足利氏的属下立下赫赫战功。观应之乱时跟随足利尊氏之弟足利直义一同反叛至南朝,直义死后一度归

  • 室町幕府的建立者: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的生平简介(明德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足利尊氏,日本,明德之乱

    足利高氏(日文:あしかが たかうじ,英文:Ashikaga Takauji;1305年8月19日-1358年6月7日),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武将,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6-1358年在位)。幼名又太郎。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后醍醐天皇讳"尊治") 。足利一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