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的过程持续了多久?罗马尼亚起义的最终结果

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的过程持续了多久?罗马尼亚起义的最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03 更新时间:2024/1/26 21:26: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爆发了全民族的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德国在东南欧的防御体系。罗马尼亚在起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民主的联合政府。"八·二三"起义标志着罗马尼亚人民革命的开始,为以后逐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开辟了道路。后来1944年8月23日被定为罗马尼亚的国庆日。

经过

1944年6月13日,在共产党的一个秘密据点布加勒斯特老人路103号举行了共产党、爱国军官宫廷代表的会议。罗共方面的代表是波德纳拉希、帕特拉什卡努,宫廷和军队的代表是尼库列斯库--布泽斯蒂、萨纳特斯库和参谋总长米海依尔等。共产党代表拒绝了宫廷代表关于由国更换政府的和平政变的动议,指出在德国重兵驻守的情况下这样做是不现实和危险的。会议接受了共产党关于必须进行武装起义的主,并制定了起义计划,成立了由米海依尔等三位军官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负责起义的军事技术准备工作。委员会的活动由共产党指导,与萨纳特斯库保持紧密联系。

1944年8月9日夜,共产党人约恩·雷尔装扮成政府军军官进入特尔古·日乌集中营,使用乔治乌一德治需要"转移到另一地方"的伪造指令,帮助乔治乌越狱成功。乔治乌立即直接参加了起义的领导工作。

1944年8月20日晨,苏军发动雅西--基希纳乌战投。参加这次战役的苏军有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分别率领的乌克兰第二、三方面军共190万人,此外还有罗马尼亚俘虏组成的志愿兵"图多尔·弗拉基米列斯库师"和南斯拉夫一个旅。1944年8月21日,苏军解放雅西,开始向罗马尼亚腹地挺进。

1944年8月20日夜和21日夜,在王官召开了有国王、帕特拉什卡努、佩特雷斯库、马尼乌、勃拉蒂亚努和军事委员会的高级将领等参加的会议。会议确定1944年8月26日起义,并通过了由帕特拉什卡努起草的国王宣言和新政府宣言。

1944年8月22日晚,安东尼斯库由前线回到首都,于23日凌晨召开政府紧急会议,建议实行全面动员,要把罗全国变成一个破坏性战场。为使总动员显得冠冕堂皇,安东尼斯库准备在当日下午前往王宫会见国王,由国王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国王当即将此事密告给共产党和卫戍部队参谋长。根据这一情况,罗共当机立断,决定趁机逮捕安东尼斯库提前起义。

起义最激烈的战斗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进行。这里驻有德军强大的指挥部。1944年8月24日,希特勒命令弗里斯涅尔将军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抵抗,破坏首都并建立一个亲德政府。为镇压布加勒斯特起义,德军首先动用高射炮部队轰击首都,继而出动空军和摩托化部队向起义军发动猛攻,但爱国战斗队和罗马尼亚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挡,顶住了德军的攻势。德军指挥部又急忙从康斯坦察和福克萨尼调来部队增援布加勒斯特附近的德国,形势变得严峻起来。面对优势的敌军,起义军并未被吓倒。爱国战斗队指挥部号召首都居民和一切爱国者奋起保卫首都,很快得到首都工人阶级的积极响应。一些获得自由的苏联战俘也积极参加保卫布加勒斯特的战斗。一时间德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洋大海之中。起义军民同仇敌忾,英勇顽强,很快击退了敌人的攻势,夺回了主动权。26日,起义部队已肃清了布加勒斯特市区的德军。接着乘胜追击,向东攻取东北郊的首都机场,继而向北郊森林的德军猛攻。1944年8月27日,该地残敌1500名逃窜到普洛耶什蒂又被前线撤退下来的罗军缴械。到1944年8月28日,军队和爱国战斗队已击溃并歼灭了布加勒斯特及近郊的德军,俘虏德军6700人,其中包括7名将军和358名军官,以胜利姿态迎接苏军进城。布加勒斯特成为最早获得解放的欧洲国家首都之一。

在布加勒斯特进行激战的同时,罗马尼亚其他地区的爱国力量也展开了积极的战斗行动,石油重镇普洛耶什蒂的工人和罗军共同作战,与前线苏军一起全歼了该城的守敌,击破了德军妄图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布拉索夫、康斯坦察、士尔努察维林等地的军民也和德军激战,击溃了敌人的反抗;多布罗加、蒙特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南部军民横扫残敌。西部,西北部的军民迅速占领边关要隘,截断法西斯残兵败将的退路。到1944年8月31日,除特兰西瓦尼亚外,罗马尼亚领土上的德军已被收拾干净。

结果

1944年8月23日-31日,在罗军与爱国战斗队的打击下,德军几乎损失了6个师的兵力,被俘5.3万多人,其中有14名将军和1124名军官,被击毙5000人。爱国战斗队与罗马尼亚军队已解放了全国2/3地区。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会爆发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起义发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马尼亚八·二三武装起义,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爆发了全民族的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德国在东南欧的防御体系。罗马尼亚在起义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民主的联合政府。"八·二三"起义标志着罗马尼亚人民革命的开始,为以后逐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开辟了道路。后来1944

  • 1989年的罗马尼亚剧变——齐奥塞斯库夫妇之死(罗马尼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起义

    12月22日一个新的政党——罗马尼亚救国阵线成立。它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后由一些罗马尼亚头面人物组成的,也是当时在罗马尼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行动的策划和组织者。救国阵线的主要领导人伊利埃斯库,他原来是罗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因与齐奥塞斯库意见不一,1971年被齐奥塞斯库解职。齐奥塞斯库死后他当选为罗马尼亚总

  • 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罗兹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德国,德军统帅,罗兹战役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1849年12月6日一1945年10月8日),德国统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五位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一。奥古斯特·冯·马肯森1869年入伍,曾参加普法战争。后任步兵第十七军军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东线第九集团军司令,因对戈尔利采的突破大败俄

  • 一战时俄德战场发生的罗兹战役:25万德军成功俘虏15万俄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罗兹战役,俄罗斯,德国

    11月8日上午,冯·法金汉将军在梅济耶尔新司令部与战地铁路局长商讨自西线运大军往东线的问题。格勒纳上校告知他说,横贯德国的4条铁路复线可以同时运输4个军。每个军需有40列火车运送,4天半以后抵达目的地。具体安排是,2个军从右翼起运,一个军从中央出发,还有一个军则从战线左翼启程。如有必要,他甚至可以用

  • 罗兹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罗兹战役的过程及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罗兹战役,俄罗斯,德国

    罗兹战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俄德战场罗兹方向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俄军结束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后,俄军大本营制定了以西北方面军第2、第5集团军及西南方面军第4、第9集团军继续进攻的计划,目的在于深入德国境内。战役过程进攻开始日期定为11月14日,德军指挥部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获悉这一计划,遂

  • 开罗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开罗会议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埃及,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英语:Cairo Conference),代号“六分仪”会议,亦称第一次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会期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三国领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商

  • 开罗会议中罗斯福为什么要为中国提名为四大国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抗日战争,埃及,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为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中英美三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开罗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基于“中国成为一个对美友好的大国”的概念,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参战后便多有提到,要提名中国为四大国之一。一、美国的作用在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道路上,美国发挥了独特作用。1943年10

  • 什么是易京之战?易京之战的背景跟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易京之战,汉朝

    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背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

  • 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军队遭遇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唐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怛罗斯战役

    公元751年正月,一支两万人的大唐联军在越过葱岭后与一支十万人的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附件遭遇。远处,双方军队的旗帜飘扬,明亮的铠甲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马匹的嘶鸣划破了死寂的沙场。一场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殊死厮杀即将登场。在此之前,我们先将目光折回战争前的天空。战争的背景天宝初年,吐蕃联合小勃律国(今克什米

  • 怛罗斯之战:影响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战争(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怛罗斯战役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怛罗斯战役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大唐帝国在亚洲内陆的威势达到了顶点,如同日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大唐帝国成为整个塔里木盆地和伊犁盆地的主人,以及塔什干的宗主,帕米尔(“葱岭”)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