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罗兹战役)

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罗兹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21 23:51:04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1849年12月6日一1945年10月8日),德国统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五位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一。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1869年入伍,曾参加普法战争。后任步兵第十七军军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东线第九集团军司令,因对戈尔利采的突破大败俄军而于1915年晋升元帅。后任德奥第十一集团军司令,转战巴尔干半岛,在两个月内横扫塞尔维亚,1916年率德保集团军群攻占罗马尼亚,任驻罗占领军司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1936年接受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时,就以推崇的口吻赞叹马肯森是当代机动战大师,是他最佩服的世界名将中排名第一。

1849年12月6日,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出生于萨克森位于维腾贝格附近的豪斯-莱比锡。其祖父曾经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担任过汉诺威的骑兵指挥官,在马上一直活跃到90岁。不过他的父亲路易斯·马肯森这时只是一个土地经纪人,直到1887年才靠其财富成为一名贵族。马肯森在易北河和莱比锡地区长大,那里是1813激战的战场。祖父的光荣的骑兵生涯和父亲对保皇主义的热爱对马肯森影响颇大,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轻骑兵军官。但是由于担心门第的偏见和昂贵的费用,其父亲并不赞同他的理想。马肯森不得不压抑住热情,在私人指导下完成了高中教育,开始学习经营农业。不久机遇降临,1869年10月1日,不满20岁的马肯森获准作为一年期的志愿兵加入精锐的"死亡轻骑兵"部队。马肯森十分兴奋,决意抓住这个机会。随后爆发的普法战争(1870-71年)让他得偿所愿。

战争中,"死亡轻骑兵"隶属于第4骑兵师,该师属于威廉储率领的第3集团军。1870年8月5日初临战场后,马肯森作战十分勇敢。10月5日,他被提升为军士长。奥尔良战役后,他晋升为少尉。1871年战争结束后,马肯森在父亲的要求下复员,并进入哈勒大学学习农业。但他更大的兴趣在于选修专业外的战争历史课程。最后他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说服了父亲,让他回到军队,成为了一名轻骑兵军官。由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稳定而不引人注目晋升。1876年9月,他晋升为中尉。1879年11月21日,马肯森和多萝西·冯·合恩结婚,这一婚姻提升了他在军中的地位。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1905年多萝西去世。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1880年马肯森进入总参谋部,获得了奇的赏识。1884年2月,转任第7团参谋。一年后,负责指挥在梅斯的第9龙骑兵中队。1888年10月15日,他晋升为少校,就任布罗姆博格的第4师参谋。1891年2月11日,马肯森回到总参谋部,担任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伯爵的第一副官。在和施利芬相处的两年半里,马肯森获益良多,其表现也得到了好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891年和威廉二世的会面,马肯森对于战史的熟悉留给皇帝很深的印象。1893年6月17日,马肯森转到第1死亡轻骑兵团。他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分别于1894年1月27日和1897年3月22日晋升为中校和上校。

1898年,他作为副官陪同德皇威廉二世访问巴勒斯坦。马肯森身高六英尺的体形和恳挚谦恭的举止使他在扮演这一角色上大获成功,获得了皇帝的器重。1901年9月,马肯森被威廉二世提升为将军,派往指挥死亡轻骑兵旅。1903年,他调往指挥位于但泽的第36师,同时兼任皇帝的将级副官。同年9月11日,在这个职位上晋升为中将。1908年1月27日,马肯森晋升为骑兵上将,负责指挥第17军。同年4月29日,他再次结婚,对方是列欧妮·冯·奥斯汀。

一战中马肯森参加了几乎东线的所有主要进攻。最初他隶属于普里特维茨的第8集团军,对抗入侵的俄军。1914年8月,他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联合指挥的古姆宾嫩和坦能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随后乘胜追击,参加了于9月9日开始第一次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9月下旬,马肯森调往新成立的第9集团军,并在11月4日升任该集团军司令。在波兰战役中,马肯森指挥第9集团军进行对华沙的围攻和对罗斯的进攻,其中罗兹战役尤为令人称道。他随后因此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在奥匈军1915年3-4月间的喀尔巴阡山攻势惨败后,马肯森带领德军增援兵力南下,于4月出任德奥第11集团军司令。在参谋长汉斯·冯·塞克特的协助下,他于5月2日指挥第11集团军和奥匈第4集团军发动了精心准备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攻势,一举突破俄军防线。在这个夏天,马肯森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力,接连发动了三波攻势,其先头部队俘虏了12万俄军,消灭了俄国第3集团军。这次胜利使他在6月20日被提升为陆军元帅。马肯森继续挺进,6月22日,率部攻取伦贝格;8月29日,拿下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他在这次壮大的攻势中一直推进到巴哥河畔,赢得了作为突破战术大师的声望。

1915年9月,马肯森被调往巴尔干半岛,指挥了对塞尔维亚的新攻势。10月7日,他指挥德军11集团军、德奥第3集团军对数量处于劣势和厌战的塞军实施心理攻势。10月9日,即顺利拿下贝尔格莱德,12月4日,即两个月内横扫整个塞尔维亚。他对英勇抵抗的塞尔维亚后卫部队大为赞赏,称其为只有在童话故事中才能遇到的勇敢人物,因此特地为对方阵亡将士立碑纪念。当罗马尼亚参战趋势明显后,法尔肯海因于1916年春任命马肯森担任在保加利亚北部的多瑙河集团军司令,这支部队由保军、土军和德军混编而成。罗马尼亚实际参战后,马肯森于9月1日开始北进攻。分别在9月6日和9月9日攻克图特拉坎和锡利斯特拉,并夺取了从康斯坦察到多瑙河畔切尔纳沃达的铁路线。由于兵力不足,他一度被阻。当得到两个土军师的加强后,马肯森继续北进,11月在斯维什托夫渡过多瑙河,朝东北方向的布加勒斯特挺进。12月1日他曾一时被罗军反攻所阻,但12月6日即在法尔肯海因的第9集团军的支援下进入布加勒斯特。随后,马肯森一直负责指挥罗马尼亚占领军,巩固了对罗马尼亚的控制。

停战之后,他于1918年11月在诺维萨德被法军拘留。1919年12月,马肯森从军队中退役。之后他涉足政治,于1933年加入了希特勒的纳粹党和政府。1934年6月30日曾和兴登堡联系,以阻止在长刀之夜的屠杀。但他没有成功,结果前国防部长库特·冯·施莱彻尔上将和其幕僚库特·冯·布莱多夫少将被杀。虽然支持希特勒,马肯森依然是一位前君主主义者。已退位的威廉二世于1941年在荷兰去世,马肯森作为唯一一个那个时代的幸存者出席了葬礼。二战中,实际上处于退休状态的马肯森没有扮演任活跃的角色。但他1940年写信给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说他已经过了90岁,不大过问时事,但听人反映说陆军在波兰战役不能制止谋杀,这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自尊,作为陆军的长者,他对这不能不表示关注。他的第三个儿子埃贝哈德·冯·马肯森是德国一级上将。1945年10月8日,96岁高龄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卒于汉诺威附近的策勒。

评价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是一位典型的普鲁士军官,更是一位能干的、充满活力并足智多谋的将领。作为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征服者,他是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

更多文章

  • 一战时俄德战场发生的罗兹战役:25万德军成功俘虏15万俄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罗兹战役,俄罗斯,德国

    11月8日上午,冯·法金汉将军在梅济耶尔新司令部与战地铁路局长商讨自西线运大军往东线的问题。格勒纳上校告知他说,横贯德国的4条铁路复线可以同时运输4个军。每个军需有40列火车运送,4天半以后抵达目的地。具体安排是,2个军从右翼起运,一个军从中央出发,还有一个军则从战线左翼启程。如有必要,他甚至可以用

  • 罗兹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罗兹战役的过程及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罗兹战役,俄罗斯,德国

    罗兹战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俄德战场罗兹方向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俄军结束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后,俄军大本营制定了以西北方面军第2、第5集团军及西南方面军第4、第9集团军继续进攻的计划,目的在于深入德国境内。战役过程进攻开始日期定为11月14日,德军指挥部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获悉这一计划,遂

  • 开罗会议的实质是什么 开罗会议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埃及,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英语:Cairo Conference),代号“六分仪”会议,亦称第一次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会期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三国领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商

  • 开罗会议中罗斯福为什么要为中国提名为四大国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抗日战争,埃及,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为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中英美三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开罗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基于“中国成为一个对美友好的大国”的概念,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参战后便多有提到,要提名中国为四大国之一。一、美国的作用在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道路上,美国发挥了独特作用。1943年10

  • 什么是易京之战?易京之战的背景跟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易京之战,汉朝

    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背景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

  • 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军队遭遇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唐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怛罗斯战役

    公元751年正月,一支两万人的大唐联军在越过葱岭后与一支十万人的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附件遭遇。远处,双方军队的旗帜飘扬,明亮的铠甲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马匹的嘶鸣划破了死寂的沙场。一场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殊死厮杀即将登场。在此之前,我们先将目光折回战争前的天空。战争的背景天宝初年,吐蕃联合小勃律国(今克什米

  • 怛罗斯之战:影响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战争(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怛罗斯战役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怛罗斯战役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大唐帝国在亚洲内陆的威势达到了顶点,如同日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大唐帝国成为整个塔里木盆地和伊犁盆地的主人,以及塔什干的宗主,帕米尔(“葱岭”)谷地

  • 大唐与大食的命运之战 :高仙芝错误判断局势(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命运之战,怛罗斯战役

    大食是唐朝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在穆罕默德的伊斯兰帝国兴起前,中原就与同代的阿拉伯人发生了联系。在唐朝高宗朝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帝国消灭了萨珊王朝(今伊朗)同年大食就派使者来到长安。此后,随着大食势力继续东进,整个帕米儿高原基本成为大食的势力范围。唐与大食的接触日益频繁。因为当时世界的大国只有唐与

  • 中国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秦始皇修建,历史贡献不比京杭大运河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最古老的运河“灵渠”

    在古代,运河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多大?看看扬州就知道了。一条京杭大运河,让扬州成为中国古代的大上海,“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干什么去?花天酒地!不过,中国最古老的运河并不是京杭大运河,而是灵渠。灵渠在哪呢?就在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桂林有两条名震天下的水,一条是桂林南部阳朔境内的漓江,一条就是桂

  • 秦朝修建了运河“灵渠”,至今仍能发挥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灵渠

    秦国为了统一全国,其实做了很多事情,对秦国有决定性影响的就是都江堰的开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本来是消耗秦国国力的事情,但是秦王发现后依然听从了建议,修完了这个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