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易京之战?易京之战的背景跟结果

什么是易京之战?易京之战的背景跟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3/12/25 8:43:44

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兵。公孙瓒中伏后,心知必败,逃回城中自杀。

背景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袁绍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公孙瓒败走勃海还蓟(今北京西南)后,虽有反击幽州牧的胜利,被朝廷封为易侯,但受袁绍及刘虞旧将的合击,屡战屡败,公元195年(兴平二年)退至易,屯田稍得自支。一年之后,击破袁将麴义

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袁绍致书劝和,公孙瓒置之不理。袁绍又遣将进攻,连年不能克。

就写信给公孙瓒,想与他解开过去的仇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予理睬,反而增强防备,他对长史、太原人关靖说:“如今四方龙争虎斗,显然没有人能连年坐在我的城下相守,袁绍能对我怎么样!”袁绍于是大举增兵,向公孙瓒进攻。在此之前,公孙瓒据守各地的将领中,有人被敌军围困,公孙瓒不肯救援,他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会使其他将领以后依赖救援,不肯努力奋战。”

过程

长驱直入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袁绍倾力进攻。公孙瓒派到南境营寨防守的将领,自知坚守不住,又知必定不会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大军长驱直入,到达易京城门。公孙瓒派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军的将领们求援,并准备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出城,奔往西山,带领黑山军反攻冀州,切断袁绍的退路。关靖劝阻公孙瓒说:“如今将军部下将士无不怀着离散之心,所以还能坚守,只是因为顾念全家老少都在这里,而且依赖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继续坚守,拖延时日,或许能使袁绍知难自退。如果将军舍弃他们,率兵出城,后方无人作主,易京的陷落,便指日可待。”公孙瓒于是放弃出城打算。袁绍大军逐渐进逼,公孙瓒部众日益窘迫

攻破易京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天,黑山军首领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援救公孙瓒,张燕的援军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送信给公孙续,让他率五千铁骑到北方低洼地区埋伏,点火作为信号,公孙瓒打算自己出城夹击袁绍围城部队。袁绍的巡逻兵得到这封书信,袁绍就按期举火,公孙瓒以为援军已到,就率军出战。袁绍的伏兵发动进攻,公孙瓒大败,回城继续坚守。袁绍围城部队挖掘地道,挖到公孙瓒部队固守的城楼下,用木柱撑住,估计已挖到城楼的一半,便纵火烧毁木柱,城楼就倒塌了。袁绍用这种方法逐渐攻到公孙瓒所住的中京。

斩杀公孙

公孙瓒自料必定不能幸免,就绞死自己的姊妹、妻子儿女,然后放火自焚。袁绍催促士兵登上高台,斩公孙瓒。田楷战死。关靖叹息说:“以前,如果不是我阻止将军自己出城,未必没有希望。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时,自己一定与他分担患难,怎么能自己独自逃生呢!”就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公孙续被匈奴屠各部杀死。

袁绍拥有冀、青、并州及幽州大部,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割据势力,并开始了大举南进的准备。

结果

袁绍于此战中成功统一河北,再无后顾之忧,并兼并公孙瓒的军队和获得公孙瓒在易京囤积的三百万斛军粮,实力大增,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标签: 易京之战汉朝

更多文章

  • 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军队遭遇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唐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怛罗斯战役

    公元751年正月,一支两万人的大唐联军在越过葱岭后与一支十万人的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附件遭遇。远处,双方军队的旗帜飘扬,明亮的铠甲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马匹的嘶鸣划破了死寂的沙场。一场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殊死厮杀即将登场。在此之前,我们先将目光折回战争前的天空。战争的背景天宝初年,吐蕃联合小勃律国(今克什米

  • 怛罗斯之战:影响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战争(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怛罗斯之战,唐朝,怛罗斯战役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怛罗斯战役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750年,大唐帝国在亚洲内陆的威势达到了顶点,如同日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大唐帝国成为整个塔里木盆地和伊犁盆地的主人,以及塔什干的宗主,帕米尔(“葱岭”)谷地

  • 大唐与大食的命运之战 :高仙芝错误判断局势(怛罗斯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命运之战,怛罗斯战役

    大食是唐朝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在穆罕默德的伊斯兰帝国兴起前,中原就与同代的阿拉伯人发生了联系。在唐朝高宗朝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帝国消灭了萨珊王朝(今伊朗)同年大食就派使者来到长安。此后,随着大食势力继续东进,整个帕米儿高原基本成为大食的势力范围。唐与大食的接触日益频繁。因为当时世界的大国只有唐与

  • 中国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秦始皇修建,历史贡献不比京杭大运河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最古老的运河“灵渠”

    在古代,运河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多大?看看扬州就知道了。一条京杭大运河,让扬州成为中国古代的大上海,“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干什么去?花天酒地!不过,中国最古老的运河并不是京杭大运河,而是灵渠。灵渠在哪呢?就在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桂林有两条名震天下的水,一条是桂林南部阳朔境内的漓江,一条就是桂

  • 秦朝修建了运河“灵渠”,至今仍能发挥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灵渠

    秦国为了统一全国,其实做了很多事情,对秦国有决定性影响的就是都江堰的开凿,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本来是消耗秦国国力的事情,但是秦王发现后依然听从了建议,修完了这个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 秦始皇被骂了几千年,唯独修灵渠无人敢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灵渠

    2000年来,秦始皇基本上是被骂的多,褒的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膨胀了,越来越残暴,做了很多错事。不过我们在罗列秦始皇罪行的时候,也要认识到他其实还做了很多好事的,而且有些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甚至于可以说是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好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拓岭南地区,同统一大中华。然而在

  • 秦朝沙丘之变指的是什么?沙丘之变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事件,沙丘之变与秦始皇有着不小的关系,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沙丘之变指的是什么秦始皇出游随行的还有胡亥、赵高、李斯。他们离开咸阳后到达云梦,然后是浙江,江苏,到达平原津的时候皇帝病倒了,经医治无好转,终于熬到了沙丘,秦始皇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才让赵高写遗诏给扶苏,让扶苏回咸阳给自

  • 河北的这个不出名的小村子,居然见证了两位帝王的末路(沙丘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沙丘,沙丘之变

    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有个名为大平台村的小村庄,虽然今天提及它,几乎无人知晓,可是一旦让它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还着实令人大吃一惊。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短短八十多年内见证了两位在历史上

  • 沙丘之变:赵高李斯篡改诏书处死扶苏拥立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亥,扶苏,李斯,赵高,秦始皇,沙丘之变

    秦始皇很厌恶谈论“死”,因此群臣中没有人敢于提关于死的事。待到他病势更加沉重时,才命中车府令、兼掌符玺事务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参加丧事处理,灵柩到咸阳后安葬。”诏书已封好,但却搁置在赵高处,没有交给使者送出。秋季,七月,丙寅(二十日),始皇在沙丘宫平台驾崩。丞相李斯因皇帝在都城外病逝,唯恐各

  • 揭秘秦朝沙丘之变的背景 沙丘之变的真实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的背景,沙丘之变是秦始皇死后赵高拉拢李斯密谋篡改遗书,害死扶苏,扶胡亥上位的一次政变。那么沙丘之变的背景是什么呢?秦始皇出游,途中病逝。赵高害怕天下因皇帝逝世发生变故,没有对外宣扬;并且他想借此机会让胡亥登基,于是便有了沙丘之变。胡亥像沙丘之变的背景也包括赵高的家庭背景和蒙毅的恩怨恩怨。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