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的详细过程: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结果如何?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的详细过程: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93 更新时间:2024/2/1 6:13:14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是1944年3月5日-4月1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2方面军为粉碎德军乌曼集团,分割"南方"集团军群解放乌克兰西南各州,于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右岸乌克兰战略进攻的一部分。

过程

1944年3月5日,进攻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开始,进展顺利。为了增强突击力量和在主要方发展进攻,坦克第2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第一日即进入交战。进攻第三日,他们从行进间强渡戈尔内季基奇河,突破敌人在通往南布格河道路上占领的最后一道防御地区,进而追击敌军。坦克第6集团军在其后面跟进。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于3月10日攻占乌曼后,以先遣支队进抵南布格河。在100公里正面上,利用夺占的渡口,搭乘舟船和就便器材,从行进间进行强渡。为了保持高速度进攻,坦克第6集团军进入交战。各坦克集团军渡过南布格河后,向德涅斯特河疾进。3月17日,方面军右翼各先遣部队在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以南该河右岸夺占了一些登陆场。苏军开始解放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摩尔达维亚游击队积极配合苏军。

乌克兰第2方面军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协同进攻结果,"南方"集团军群被分割为两部分。德军第8集团军同坦克第1集团军的联系被切断,只得转隶"A"集团军群。乌克兰第2方面军主要力量转为对付被苏军从北面深远包围的"A"集团军群。乌克兰第2方面军已有可能向南突击,切断该集团军群退向德涅斯特河对岸的道路,并与乌克兰第3方面军协同将其击溃。沿德涅斯特河左岸向西进攻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第40集团军,受领切断敌坦克第1集团军南退之路、配合乌克兰第1方面军将其合围于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附近的任务。第27、第52集团军在由德涅斯特河登陆场发展进攻,会同坦克第2、第6集团军的兵团向普鲁特河疾进,并于3月26日在温格内以北85公里正面上进至苏联国界。3月27日夜间,方面军在追击德军中从行进间强渡普鲁特河,将战斗行动转移到罗马尼亚境内。至4月月中前,方面军以右翼进至喀尔巴阡山,攻占博托沙尼,中央各集团军由北面进至雅西接近地,左翼进至基什尼奥夫接近地。德军统帅部为使其战线南翼免于彻底崩溃,向该方向调来18个师另3个旅。乌克兰第2方面军遇到德军不断增强的抵抗,遂于4月月中在既得地区设防固守。

结果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结果,德军第8集团军以及坦克第1集团军一部被击溃,"南方"集团军群的战线被割裂。德军10个师损失50%-75%的人员和几乎全部重装备。德军死亡62000人,被俘18763人,损失坦克600辆、装甲车225辆、火炮1275门、迫击炮775门,机枪3350挺,汽车21000辆,大车4500辆,马10500匹。方面军在进攻过程中前进200-250公里,解放了右岸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大片领土,并进入罗马尼亚东北地区。战役中,首次在狭窄地带方面军主要集团编成内同时使用了3个坦克集团军。方面军在春汛和泥泞条件下从行进间连续强渡戈尔内季基奇河、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列乌特河,普鲁特河、锡雷特河等六条江河,解放了乌曼、瓦普尼亚尔卡、五一城、新乌克兰卡等市及其他许多居民地。战役特点是:指挥灵活,首长对情况变化反应迅速,周密组织了各集团军与方面军航空兵之间的协同动作。苏军战功卓著的兵团和部队被授勋章,获得了"乌曼"(21个),"新乌克兰卡"(7个)、"瓦普尼亚尔卡"(4个)、"五一城"(2个)等荣誉称号。

更多文章

  •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乌曼-博托沙尼战役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乌曼-博托沙尼战役,苏联,德国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是1944年3月5日-4月1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2方面军为粉碎德军乌曼集团,分割"南方"集团军群和解放乌克兰西南各州,于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右岸乌克兰战略进攻的一部分。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结束后,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主力当面之敌是

  • 德国元帅:费多尔·冯·博克的生平事迹简介(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费多尔·冯·博克,德国,元帅,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1880年12月3日-1945年5月5日),出生于勃兰登堡省库斯特林的军人世家,德国元帅。博克的父亲曾升至少将,母亲也是军人家庭出身,博克从小就向往成为真正的军人,在军界大干一番。博克先后到格罗斯利希特菲尔德军校和波茨坦军校学习。1898年,博克以优异

  • 东喀尔巴阡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喀尔巴阡战役,俄国

    苏军选定的突破地段位于东喀尔巴阡山西北部,是东喀尔巴阡山南北向的最狭窄处,平均海拔为650-850米,这里山岭上森林茂密,道路稀少,只有几条通过主岭的山口便于通行,其中通过海拔503米的杜克拉山口的道路最便于军队机动,而且这里正好也是第17集团军和海因里希集群的结合部,苏军的突击方向就指向这里。在1

  • 东喀尔巴阡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喀尔巴阡战役,俄国

    1944年夏,苏军除了在战线中部发动的“巴格拉季昂”攻势,其他方向上的苏军也并没闲着,苏方史料上经常提及的“1944年十次斯大林突击第6次突击也同时在南方打响。7月中旬,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完全赶出了乌克兰,1个月后,第1装甲集团军已经退到了喀尔巴阡山

  • 维堡战役参战将领有哪些?关于这场战役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戈沃罗夫-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1897.2.10),布特尔基村,今属基洛夫州—1955.3.19,莫斯科〕苏联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4),苏联英雄(1945.1.27)。 在列宁格勒会战—维堡战役中,戈沃罗夫采取有力措施,以积极行动牵制敌军兵力,减轻列宁格勒被围处境。方面军部队在他的指

  • 维堡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1944年苏军希望从敌人手中解放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境和列宁格勒州北部,在卡累利阿地峡恢复苏芬国界。预定通过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协同进攻行动迫使芬兰退出战争。 在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有担任防御任务的第3、第4军,还有各种主要的预备队(总计6个师另4个旅),后来它们合编为“卡

  • 维堡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1944年6月10—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军队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协同下,于实施的进攻战役,是列宁格勒会战最后几次战役之一,与斯维里-彼罗扎沃茨克战役一起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四次打击。战役目的是从敌人手中解放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 维堡战役有着怎样的战略战术?苏联是怎么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1944年6月10—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军队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协同下,于实施的进攻战役,是列宁格勒会战最后几次战役之一,与斯维里-彼罗扎沃茨克战役一起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四次打击。战役目的是从敌人手中JF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Z義共

  • 卡波雷托战役:捞到好处的意大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

    1915年5月23日,观战近一年的意大利终于参战了,但它不是站在昔日的盟国一 边,而是对奥匈帝国宣战。作为大战的参加者,意大利在地中海狭窄的蜂腰部处于有利 的海上地理位置,陆上战场则不怎么有利,它的军队数量多,士兵具有农民的刚毅和攀 登阿尔卑斯山的技能,还有一位饱经风霜的65岁的军队总参谋长——路易

  • 卡波雷托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

    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语:Battaglia di Caporetto;英语:Battle of Caporetto)是1917年10月24日—11月9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德联军(德国第14集团军,奥匈帝国第10、第2集团军协同)在卡波雷托(意大利北部伊松佐河畔一居民点)地域和意大利第2和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