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维堡战役参战将领有哪些?关于这场战役的评价如何

维堡战役参战将领有哪些?关于这场战役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2/11 20:49:59

戈沃罗夫-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1897.2.10),布特尔基村,今属基洛夫州—1955.3.19,莫斯科〕苏联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4),苏联英雄(1945.1.27)。

列宁格勒会战—维堡战役中,戈沃罗夫采取有力措施,以积极行动牵制敌军兵力,减轻列宁格勒被围处境。方面军部队在他的指挥下进行了一系列进攻战役,不断消耗敌军,为后来解围的决定性行动创造了先决条件。戈沃罗夫所采取的措施不仅巩固了城防,而且建立了重兵集团,终于在1943年1月与沃尔霍夫方面军一起突破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在1944年红谢洛—罗普沙战役中,戈沃罗夫根据具体情况,果敢决定在敌人防御最强的地段上进行突破。后来的胜利完全证实这位统帅的意图冒险是正确的。戈沃罗夫还创造性地进行了卡累利地峡进行的维堡战役(1944)。他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就成功地进行了塔林进攻战役并解放了爱沙尼亚,随后在蒙海峡群岛登陆。卫国战争结束前,戈沃罗夫一直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从1944年10月1日起负责协调本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2、3方面军的行动。

维堡战役,苏军击溃了芬军重兵集团,前进了110—130公里。芬兰的军事政治情况大大恶化,为卡累利阿方面军于6月21日实施斯维里河—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维堡战役是高速度(平均每昼夜10—12公里)逐次突破坚固筑垒的多地带防御的范例。

维堡战役的突出之处是及时改变主要突击方和在进攻过程中大规模变更部署。突破敌人第一防御地带的特点是,进攻前夕以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预先摧毁永备工事。强击支队和强击群在突破防御时起了重要作用。

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给了方面军巨大支援。目的明确的党政工作激发了方面军和海军全体人员的旺盛政治热情和进攻锐气,这是顺利实施维堡战役的重要条件。对军队在特殊地形条件下的进攻训练颇为重视。军人士气旺盛,发扬了集体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6.9万名军人获得政府奖励,27人被授苏联英雄称号。48个兵团和部队获得了“维堡”和“列宁格勒”的荣誉称号。

标签: 维堡战役.苏联

更多文章

  • 维堡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1944年苏军希望从敌人手中解放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境和列宁格勒州北部,在卡累利阿地峡恢复苏芬国界。预定通过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协同进攻行动迫使芬兰退出战争。 在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有担任防御任务的第3、第4军,还有各种主要的预备队(总计6个师另4个旅),后来它们合编为“卡

  • 维堡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1944年6月10—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军队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协同下,于实施的进攻战役,是列宁格勒会战最后几次战役之一,与斯维里-彼罗扎沃茨克战役一起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四次打击。战役目的是从敌人手中解放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 维堡战役有着怎样的战略战术?苏联是怎么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堡战役.苏联

    1944年6月10—2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军队在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拉多加湖区舰队协同下,于实施的进攻战役,是列宁格勒会战最后几次战役之一,与斯维里-彼罗扎沃茨克战役一起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四次打击。战役目的是从敌人手中JF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Z義共

  • 卡波雷托战役:捞到好处的意大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

    1915年5月23日,观战近一年的意大利终于参战了,但它不是站在昔日的盟国一 边,而是对奥匈帝国宣战。作为大战的参加者,意大利在地中海狭窄的蜂腰部处于有利 的海上地理位置,陆上战场则不怎么有利,它的军队数量多,士兵具有农民的刚毅和攀 登阿尔卑斯山的技能,还有一位饱经风霜的65岁的军队总参谋长——路易

  • 卡波雷托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

    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语:Battaglia di Caporetto;英语:Battle of Caporetto)是1917年10月24日—11月9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德联军(德国第14集团军,奥匈帝国第10、第2集团军协同)在卡波雷托(意大利北部伊松佐河畔一居民点)地域和意大利第2和第3

  • 一战中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因何最终面临解体(卡波雷托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奥匈帝国,欧洲,强国,,卡波雷托战役

    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从军演结束后在市区访问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于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揭秘:唐代泾原兵变背后 一个被掩盖了千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泾原兵变,唐朝

    唐德宗李适是明皇李隆基的重孙,唐朝的第10位皇帝。他14岁那年,暴发了安史之乱,20岁时,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讨伐叛军。这个经历,和他的祖辈太宗李世民很像,称得上乱世英豪。叛乱平定后,李适因功拜为尚书令,和平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八人一起被赐丹书铁券。779年,李适即皇帝位,史称德宗

  • 是什么原因使唐德宗最终错过成为一代明君的机会,反被后世耻笑?(泾原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德宗,唐朝,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兵变,那泾原兵变背景是什么呢?唐朝中期泾原的士兵受诏去援救襄阳,途径长安的时候,天气十分寒冷,士兵们饥寒交困,迫切希望得到朝廷的赏赐来度过严寒,结果朝廷什么都没给,士兵什么都没有得到就被迫离开。士兵后来又到了浐水,皇帝下令地方官员犒赏士兵,而地方官员阴奉阳违,只给了士兵很少

  • 泾原兵变的影响是什么?怎么评价泾原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泾原兵变,唐朝

    泾原兵变发生在唐德宗时期,是士兵针对唐统治者的一次哗变,唐朝士兵哗变次数很多,在府兵制崩溃之际,募兵制登上政治舞台,它一改士兵以前一边务农一边打仗的做法,利用金钱招募士兵,使得士兵地位上升,解除了与将帅之间的人身束缚,同时使得士兵阶层产生了一股重利的风潮。通常情况下,节度使掌握财政大权,也是士兵哗变

  • 揭秘:历史上的朱泚之乱“泾原兵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泾原兵变,唐朝

    自从安史乱后,朝廷封赏大批安史降将和平叛功臣为节度使,各自拥兵割据,不听中央号令,史称“藩镇”。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削平藩镇。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维岳要求继承(当时的藩镇大多数都是父子兄弟相继承,朝廷无可奈何),被唐德宗拒绝。于是李维岳联合魏博、淄青、山南东道等镇起兵谋反。(元和方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