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喀喇汗王朝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是怎样管辖臣民的

喀喇汗王朝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是怎样管辖臣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09 更新时间:2024/1/15 18:59:44

建国之初,这个朝有如突厥汗国,也是一个相当松散的多民族部落联合。

中央与汗室

早期喀喇汗王朝的政治体制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古老的习惯法“双王制”,即汗国分为两部分,由汗族中最长者任大可汗,次长者任副可汗,分别统治汗国的一部分,正汗、副汗的汗号往往带氏族图腾如狮子(阿尔斯兰)、公驼(博格拉)等名。正、副汗之下有四个小汗,分别是阿尔斯兰伊利克,博格拉伊利克,阿尔斯兰特勤,博格拉特勤,小汗之下有埃米尔、玉伽、俟斤、伯克、伊难珠匐等头衔,对应宰相、将军、侍从官、秘书官等职务,以此组成严明封建等级阶梯,逐级晋升,分治各地。

公元10世纪信奉伊斯兰教后,称号之下再加伊斯兰名字称号。由于与以萨曼王朝为代表的波斯—伊斯兰明频繁接触,逐渐吸收波斯萨曼王朝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糅合发展,喀喇汗王朝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区设立省份、城市、州县,任命埃米尔、伯克等官僚进行统辖。并在中央设立“迪万”(dawani,国务会议),宗教事务所等机构,协助汗室处理政治、司法与宗教事务。

萨图克·布格拉汗·阿卜都·卡里姆卒于955年。他一生最重要的事迹,是在西部突厥各族人民与穆斯林世界频繁交往二百五十年的基础上,首先皈依伊斯兰教。子木萨继位,20万帐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于是喀喇汗王朝便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民族建立的王朝。

同时,王朝的历代可汗在称号中大多都附加“喀喇汗”

这一表示维护传统的显赫尊号,后世的史学家才特别地称其为“喀喇汗王朝”,此外,王朝大汗的头衔中又往往附加一个称号——”“桃花石汗”,其明确含义即为“中国君王”。

汗位的继承,是传长制,不是嫡承制。大可汗称为阿尔斯兰喀喇可汗,驻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东),以后随着王朝统治民族定居农业文化的发展,多驻喀什噶尔。所以喀什噶尔又称为“斡耳朵坎特”。副可汗称博格拉喀喇可汗,初驻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塔拉斯),中迁喀什噶尔,后又迁回怛逻斯,公元893年,怛罗斯被波斯萨曼王朝攻占,遂迁至喀什噶尔,公元999年灭萨曼王朝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布哈拉(今塔吉克斯坦布哈拉)成为汗国新的政治、经济中心。

喀喇汗王朝在王朝的直辖领地,再不分封,实行中央集权。取消了分封制,这在中亚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步,它极大改变了新疆以及中亚南部千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而且有效地保证了中央集权。所以喀喇汗一代,除东西喀喇汗分家之外,从未见有地方政权独立、封建领土混战的记载,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

尽管喀喇汗王朝实行中央集权,但汗国仍具有一定的分裂趋势。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双汗制度,大汗直接统治东部,汗廷在八剌沙衮(Balasagun),副汗治怛逻斯(Talas)和喀什(Kashgar)。双汗都享有军事权,对汗国的统一是一大隐患。

地方

汗国奉行军功爵制。汗国的基层官僚大部分是军队之中的下级军官,普通的汗国臣民,想要进入汗国的政治阶层,必须要踊跃参军,在战场之上英勇杀敌,并立下足够的战功,军功是接受爵位、俸禄与土地的必要条件。立下的军功越大、越多,收到的赏赐也就越多,得到的官位也就层层递进,以此类推。此外,一个地区的繁荣程度也是对官员政绩的考核。

汗国之中,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并存,二者在汗国的社会结构之中都占据着半壁江山,喀喇汗王朝统治者根据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不同特点,分设机构进行管理,农业民族聚居区域设立省份、州县,游牧民族仍以部族为基本行政单位。

汗国北部的巴尔喀什湖地区,七河流域,伊犁河流域是一片特殊区域,这片地方由葛逻禄人组成的政治实体统治,葛逻禄各部拥有约15座城邑,由喀喇汗大汗任命诸个叶护、小可汗、酋长控制,享有较高的半自治权力,定期汗国中央缴纳赋税,提供劳役与兵力。

标签: 喀喇汗王朝宋朝

更多文章

  • 喀喇汗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喀喇汗王朝,宋朝

    王朝源流王朝的历史非常琐碎,与该王朝同时代的文献,如贾马尔·卡尔希(Jamal Qarshī)引用的11世纪《喀什噶尔史》,佚名撰《博格拉汗传》(Tazkirat Bughrahan)中有些片断讲到该王朝,但这些记载带有明显的传说色彩,或具有追述往事的宗教咏史诗的性质。按回鹘语直译,“喀喇”本意为“

  • 五丈原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最终含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丈原之战,三国

    诸葛亮这个人物,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都是一个极其惹眼而又忠君的角色。在本篇文章中,小编将会带领大家认识一下,刘备死后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深感统一天下的压力巨大,日日忧心。不仅用心教导劝解主公刘禅,并且狠抓军队。表明一定要率领军队,收复汉室江山,铲除奸佞之徒,三国一统,完成先帝的遗留愿望

  • 揭秘: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真的是因为一场雨而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丈原之战,三国

    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蜀国据川蜀险恶之地,物产不丰,国境狭小,失去荆州后,蜀国仅剩下益州与半个雍州,天下九州,只占一州半,实为三国最弱的一方,至于蜀军看似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其实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诸葛亮凭借一州之地,六出祁山主动兴兵北伐,也是迫不得已之举,蜀国势弱,若三国一起休养生息,经年之后,国力

  • 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仗五丈原之战打法如何?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丈原之战,三国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被刻画出来的完人,诸葛亮(181年-234年 )应该算是在民间最有人气的完美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并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固发展,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一提起他,就会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诗句。而这个诗句的背景故事,就是他这一生最后一仗病

  • 兖州之战的过程 如何评价兖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兖州之战

    兖州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和吕布发起的一场著名战役。相关史书都有记载关于兖州之战简介,通过兖州之战简介,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兖州之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兖州之战发生于194年,截止于195年,是曹操在兖州和吕布等人发生的交战,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战争结果最终以曹操获得胜利而告终。兖州之战而通过这次兖州之战

  • 为什么说白马之战是袁绍葬送自己的开始?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马之战,汉朝

    黄河在古代的水量比现在大,所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黄河是好几条河流,在古代的地图中,姬水和黄河是一条河的两个支流,咱们现在已经没有姬水了,现在的黄河就是沿着以前姬水的河道入海的,现在的黄河水量小了。但是以前是黄河在北从沧州入海,姬水在黄河以南,从东营入海。他们是在郑州分开的,现在这个地方叫小浪底,

  •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奠定张辽人生巅峰中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了争夺合肥而前后发起了五次战争。曹操画像在曹操忙于官渡之战之时,认为刘馥有才能,封为扬州刺史,让他去稳定东南地区。于是刘馥受曹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建设成了一座地理位置重要且非常繁荣的合肥新城。那时合肥于曹军而言极为重要,是他们

  • 张辽威震逍遥津并不是因为合肥之战击溃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孙权,甘宁,合肥之战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15年夏秋之交,孙权会集大军围合肥。当日曹操不在,张辽、李典、乐进在合肥前线,擅自解读了曹操留的兵书

  • 潼关之战中许褚救了曹操四次,避免了历史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潼关之战

    曹操可谓是三国历史上重要性排第一的人物,三国的霸主,每一个都是从万千战场杀出来的,遇到的危险可谓是数也数不清。一个潼关之战,曹操便四次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没有许褚,曹操估计早已命丧战场,所以说,许褚避免了三国历史被改写。那么,许褚究竟是如何将曹操安全带出潼关呢?东汉建安16年,也就是211年,曹

  • 三国潼关之战曹操是如何取胜的?潼关之战的发生地点及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潼关之战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有哪一段能特别展现马超英勇善战的,那一定要说到潼关之战,因为这一段是有历史实据的战争。尽管这一战马超败走凉州,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一战的精彩程度。那么三国潼关之战的具体详情是什么样的?三国潼关之战是曹操、马超、韩遂等西方豪强之间产生的一场大战。曹操于208年的赤壁之战大败后,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