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了利益发动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为何演变成了基督教内部的混战?

为了利益发动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为何演变成了基督教内部的混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3/12/13 5:59:36

说起十字军东征,很多人很感觉比较陌生。说白了,这就是欧洲各个基督教国家为了夺回他们的圣地耶路撒所发动的战争。开始的东征确实是为了宗教理想,可是越后就越世俗,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简直就是为了利益的发动的。这次战争不但没有夺回所谓的圣地,反而引发了基督教内部的混战。

一、准备进攻埃及,然后再进攻耶路撒冷

说十字军东征之前,需要先说基督教的派系,基督教主要分为天主教东正教。罗马帝国分裂以后,西罗马帝国信奉天主教,教皇的权力相当大。而东罗马帝国信奉东正教,皇帝的权力最大。本来就是这样的局势,可是西罗马帝国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垮,随后就土崩瓦解了。东罗马帝国就这样一直存在着,东罗马帝国也被成为拜占庭帝国,这一点中学的历史书讲过。进入中世纪以后,罗马教皇一直想收复自己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可是当时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据着,为此教皇就组织了十字军东征,试图夺回自己的圣地。由于各种的原因,前三次东征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再次组织东征,这回一共集结了2万多军队。

这次东征吸取了前三次的经验,他们准备先横渡地中海,在埃及站稳脚跟。然后再进军耶路撒冷,这样是最有把握的。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怎么横渡地中海,这些部队都没有船只。这回只能求助于威尼斯,威尼斯总统丹多洛接下了这笔生意,愿意为这些军队制造船只。但是开价是8.5万金马克,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当时英国和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加在一起,也达不到这个数。这群军队凑了半天,也只拿出了1.5万金马克,还差的太远。此时丹多洛出了一个办法,如果这些军队愿意进攻威尼斯的敌人扎拉城,那可以减免一部分钱款。而且打下扎拉城以后,里边的金钱都归军队。在各种利诱之下,统军将领心动了,他真的率领军队去进攻扎拉城。

二、在利益面前,什么都不重要了

要知道扎拉城也是信奉天主教的,这等于自相残杀。教皇得知以后勃然大怒,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处理几个人了事。随后,这些军队积极准备,他们即将横渡地中海。就在此时,拜占庭帝国皇帝的儿子小列克修斯逃到了威尼斯。原来拜占庭帝国发生了政变,这位子是来搬兵的。这位拜占庭王子的开价很高,让人想不心动都难,如果帮助自己,那打下君士坦丁堡,将支付20万金马克的资金。这可是一笔巨款,让那些统军贵族都很心动。对于教皇英诺森三世来说,钱当然打动不了他,但是名望可以。这个王子表示“如果帮助自己,那拜占庭将信奉天主教,教皇将一统基督教世界。”这个诱惑太大,教皇最后也心动了。接下来的事情很明显,十字军掉头进攻拜占庭帝国。

这些军队还是很能打的,真的打下了君士坦丁堡。老皇帝伊萨克二世复位,其实拜占庭帝国也拿不出20万金马克。为了支付这笔巨款,他开始疯狂的搜刮百姓,以至于爆发了起义。起义军杀死了伊萨克二世,这却激怒了十字军,毕竟钱还没给呢。十字军再次占领君士坦丁堡,就全城进行了抢掠。随后,他们还扶植了三个傀儡政权来统治拜占庭帝国。这个傀儡政权存在了半个世纪,最终拜占庭帝国复国。这就是十字军第四次东征的荒唐事,本来是为了宗教理想,到头来还是为了利益。马克思曾经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更多文章

  •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英诺森三世攻击了东方基督教“朋友”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教皇英诺森三世

    提起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想起来这应该算是战争史上最有趣的事件了,本来应该攻打耶路撒冷或者埃及的十字军为什么就转而攻击了自己的东方基督教“朋友”拜占庭帝国了呢?这个故事还要从公元1195年说起,当时的拜占庭帝国皇帝是伊萨克二世,同时他还有个弟弟叫阿莱克修斯。有一天,阿莱克修斯发动政变推翻了自己哥哥的统

  • 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的领导: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具体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法国,威尼斯共和国,拜占庭帝国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

  •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法国,威尼斯共和国,拜占庭帝国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

  • 第七次东征失败的复仇之战: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法国,路易九世,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为报1250年兵败之仇,不听法兰西贵族及近臣的劝阻,领导雇佣骑士,进军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全军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马上下令撤退。十字军撤退而告失败收场,此后,教皇

  • 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是世界史上少见的亲民国王(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路易九世,法国,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路易九世(1214-1270年),被尊为"圣路易",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1226-1270年在位)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 人送绰号"完美怪物"。作为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并被后人尊称为"圣路易",曾经发起第七次、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 十字军东征的实质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字军东征,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在1096年的时候西欧的封建阶级曾经对东方进行过一系列长达二百多年的军事行动,而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都是在罗马教皇的允许之下开始组建的,因此他们的身上都带有着十字标志,寓意则是响应他们的口号保卫基督教,这一系列的战争对地中海附近的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十字军东征的实质却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 曼丁尼亚战役:统军大将战死,战斗却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之后,雅典的霸权被毁灭,斯巴达成为古希腊的霸主,然而斯巴达一家独大,而同样参加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科林斯,底比斯等城邦却没能获得一杯羹,导致了这些强邦的不满 尤其是底比斯,还曾经被斯巴达掀翻了民主政体,所以底比斯对斯巴达的恨意逐渐形成。而雅典帝国覆灭之后在杰出的海军主帅科农和陆军主帅

  • 关于曼丁尼亚战役的评价?这场战役对底比斯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曼丁尼亚战役----公元前362年,来自于希腊北部的底比斯击败了来自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该战役后,底比斯称霸古希腊世界。在公元前362年7月4日打响,交战双方分别是伊巴密浓达领导的底比斯人(阿卡迪亚联盟与维奥蒂亚联盟支持),阿格西莱二世国王领导下的斯巴达人(伊利斯人、雅典人与曼丁尼亚人支持)。

  • 曼丁尼亚战役:底比斯人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底比斯人明白他们没有选择,于是朝着等待着的军队前进。他们开始计划,伊巴密浓达调动他的军队,迫使左翼保持特有的斜形方阵。这完成之后,他突然移动他的部队一会儿到了西面,直至到达丘陵地带。一旦他们来到了丘陵,他就命令他的军队放下武器。斯巴达人确信伊巴密浓达当天不想战斗,他和他的随行人员在长距离行军后疲倦了

  • 曼丁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公元前363年,阿卡迪亚的二座城市曼丁尼亚和提基亚之间爆发了冲突,原因是奥林匹亚寺庙资金的滥用。当提基亚请求底比斯支持的时候,曼丁尼亚选择了斯巴达这边。这更造成另外的冲突,在寡头政治和民主的同情者之间,发生了一个意识形态的冲突。雅典选择了公然支持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显示给我们雅典人多么坚决的要再一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