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留青史的名将有哪些人

揭秘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留青史的名将有哪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77 更新时间:2024/1/15 19:11:34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沙尾村人。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孤身流落。后来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立下了不少功勋,被朝廷御赐黄马褂,封骑都尉。

镇南关大捷的油画

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军此举意图在让越南脱离中国的保护,从而使之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清政府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慈禧太后下令法国进行反击。

中法战争一开始进行地并不顺利,后来在英国的调停下,双方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使越南脱离了和中国的宗藩关系。但是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停战的消息并没有及时通知到在西南的清军,在此期间双方依旧战斗不断,从而使得英国的调停失效,中法战争持续。

清政府鉴于抗法前线的连连失利,调派68岁的老将冯子材到广西帮办军务。

冯子材到达广西后,对各部将士晓以大义,使之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又将数万军队分布在前线的各个重要关卡中。

1885年3月,法军企图采取迂回战术击败清军。冯子材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出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逼迫法军对清军的防御阵地发起攻击。23日,法军对镇南关发起猛攻,冯子材拼死抵抗,到了下午,清军各路援军及时赶到,对法军进行了三面包围。法军虽然殊死作战,但弹尽粮绝,被清军打死三百余人,不得不下令退出战斗。紧接着,冯子材又乘胜追击,连克渊、谅山等地,先后击毙法军近千人。

镇南关大捷使得法国内阁总理因此引咎辞职,鼓舞了中国西南的抗法热情。而指挥这场大战胜利的冯子材,也不愧为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

揭秘镇南关大捷的过程是怎样的

镇南关大捷发生于公关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三月,为中法战争期间一次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而取得的重大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无疑是一场值得骄傲的辉煌圣战。这一仗,对提振民族志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整个镇南关大捷过程十分繁复,因而最终取胜结果也来得相当曲折。

镇南关大捷图

1884年,中法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法军在宣光城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依旧源源不断地增兵越南,企图对我国广西门户发动进攻。1885年2月,在法军猛烈的炮轰下,谅山、镇南关等战略要地相继失陷,清军不得不后撤。由于清军主帅潘鼎新战败,朝廷将他革职,遂命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并前往镇南关抗击法军,这便是镇南关大捷过程中“换将易帅”的插曲。

秉承“保关克谅”的决心,冯子材积极动员手下官兵在关前隘地区依托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更调集三万大军准备在镇南关北与法军决一死战。1885年3月23日拂晓,法军第二旅千余人趁浓雾偷偷潜入镇南关,妄图发动偷袭,其余部队则兵分两路,向清军驻守的长墙进攻。

冯子材一早已有准备,眼见敌军在炮火掩护下蜂拥而至,接近长墙,冯子材大呼一声,率先领着两个儿子持刀跃出长墙。大刀寒光闪闪,长驱直入法军阵营!一时间,杀声震天,全军将士在主帅的感召下一同出击,转眼一场异常惨烈的白刃战拉开了序幕……法军猝不及防间被砍杀得伤亡惨重,指挥官尼格里也狼狈得负伤而逃。此一战,清军大获全胜,这便是镇南关大捷过程。

镇南关大捷结果是什么

1885年3月,年近七旬的老将军冯子材带领清军在广西镇南关重创来犯的法国侵略者,取得了镇南关战役的全面胜利,镇南关大捷因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辉煌硕果。虽然,镇南关大捷结果是惨胜,清军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然而就其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书写的辉煌战绩而言,它依然值得广大炎黄子孙为之而骄傲。

镇南关大捷图

1885年三月底,伴随着镇南关硝烟的散去,旷日持久的中法战争也已近尾声。

由于战败,法国总理茹费理的内阁倒台,法国政界也面临着一次全面洗牌。虽然,野心勃勃的法兰西人并未放弃通过战争获得巨大利益的打算,然而镇南关战役的失利,还是让他们尝到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厉害。

当年六月,在英国的调停下,中法双方在天津举行会谈,并于6月9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条约重新确认了1884年中法与越南之间签订的《第二次顺化条约》。从此越南脱离了中国,成为法国属地,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就此失去。

由此可见,镇南关大捷结果虽然是中方取得胜利,然而此一战并不足以改变近代中国软弱的外交形式及政治上难以崛起的现实,更况在此战役后,清军已精疲力尽,刘永福部下损失殆尽,且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也难以支持更大规模的战斗,因此,镇南关大捷结果,实际上并未改变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宿命,更没能改变近代中国令人堪忧的国运。

镇南关大捷有什么样的评价

公元1885年,中法交战正酣。六十七岁的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率领三万余名清军将士在中越边境的广西镇南关大破法军,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收复镇南关战役的重大胜利,史称“镇南关大捷”。此一战为中国近代难得的一场对外胜仗,因而大涨民族志气,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镇南关大捷的评价亦颇高,称其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辉煌的战役之一”。

镇南关大捷图

有关镇南关大捷的评价,近代许多文献资料上都有记载,荣获最高赞誉的,莫过于老骥伏枥志不移的冯子材将军。

自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以来,法军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屡次增兵犯我国境,随着谅山、镇南关的相继失守,清军已然退无可退。清军主将潘鼎新因作战不利被清政府革职,于是,年近古稀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兵前往镇南关抗击法军。

战役前,冯子材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依托地形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更身先士卒激励士气,显示出一名主将的高超用兵艺术,这也是镇南关大捷的评价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待法军攻至清军把守的长墙阵地后,冯子材立刻展开积极反攻,持刀杀出战壕,采用灵活有效的战术伏击敌军于阵前。老将军率子出战的壮举立刻激励了广大官兵,将士们如排山倒海般冲向法军,奋勇杀敌,一时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此一战,毙伤法军精锐千余人,缴获了大量物资,取得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

镇南关大捷伤亡是多少

发生在公元1885年的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期间清军在广西镇南关战斗中重创法国侵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近代中国是一场难得的胜仗。有关镇南关大捷伤亡人数,相传为清军伤亡一千六百五十人,法军伤亡一千余人,然而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记载,双方伤亡人数至今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数,并无精确数据。

镇南关大捷油画

虽然这场战役被定性为中国近代史上对外战争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然而镇南关大捷伤亡惨重的事实依然警醒后人,在积贫积弱的清朝末年,依靠薄弱的国防力量和落后的战略武器对抗船坚炮利的西方侵略者,中国军人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牺牲。法国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883年,法军便借进攻越南之际挑起中法战争。1884年底,法军屡次增兵越南,继而占领战略要地谅山,进一步逼近广西门户。至此兵临城下之际,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率部赶往镇南关,领导前线作战,并在1885年3月23日与法军第二旅千余敌寇决战于阵前。

法军指挥官尼格里指挥部队凭借炮火优势三面攻击清军。冯子材见敌来袭,率先跃出战壕杀入敌阵,一时间,全军倍受鼓舞,全力出击,与敌展开惨烈异常的白刃战。29日,清军攻克谅山,击毙千余名法军,法军指挥官尼格里负伤而逃,此一战以清军大胜而告终。

镇南关大捷伤亡固然惨重,但在全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下,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在近代史上依然称得上是一场光荣而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

揭秘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是谁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侵略军事家,他曾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先后在广东罗定、信宜等地剿灭过反清军事力量,并以68岁的高龄,东山再起,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中法镇南关大战。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的蜡像

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在到两广担任总督,参加中法战争之前,其实已经高老还乡了。他在广西担任提督之职十八年,于1883年提出称病罢官。但是还没等他在家里坐热了屁股,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入侵越南,将越南沦为法殖民地,并使越南和中国脱离了宗藩关系。清廷得到消息后,朝野哗然。在慈溪太后的命令下,清廷派兵进入广西一代,和法军交战。战争初期,清军节节败退,进展不利。清廷撤换了在广西被法军击败的巡抚潘鼎新,派遣冯子材走马上任,巡抚广西。冯子材到任后,修筑工事,团结军民。此时中国和日本又爆发了中日战争,冯子材奉朝廷之命,率兵驰援,立下了赫赫战功。

1895年镇南关-谅山之战爆发,冯子材识破了法军迂回打击的战术,坚守阵地,并指挥周围的军队对法军进行三面包围,最终反守为攻,打出了镇南关大捷的辉煌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冯子材击毙法军千余人,使得法国内阁总理下台。镇南关大捷的指挥者冯子材在中法战争结束后,被调往海南镇压黎族人民的起义运动,并在当地安抚流民,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标签: 镇南关大捷

更多文章

  • 晚清重臣重修祖宅只花6两银子 曾缔造镇南关大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晚清重臣重修祖宅只花6两银子,镇南关大捷

    他是与张之洞、左宗棠等人齐名的晚清重臣;他曾率兵取得晚清历史上唯一的对外战争的胜利——镇南关大捷;抵御八国联军,他战至一兵一卒,最后吞金殉国……他就是被誉为“北直廉吏第一”的重臣——李秉衡。然而,为何他最后却成为“国之罪人”?近日,记者对已被列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李秉衡故居进行了走访。小村庄内,

  • 解析东汉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有什么成就?(王景治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景,王景治黄河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治水图王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他的身世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

  • 王景是奉光武帝之命治理黄河吗?治河结果如何(王景治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景,黄河,光武帝,东汉,王景治黄河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他的身世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鲜半岛,当

  • 揭秘:东汉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景,水利专家,东汉,王景治黄河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他的身世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鲜半岛,当

  • 刘盆子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刘盆子为何会双目失明(刘盆子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刘盆子,刘盆子称帝

    历史发展趋势总是必然的,人生命运总是注定的,像汉朝的皇帝刘盆子即是如此。面对历史前进的车辙,刘盆子无法改变,做了赤眉军的傀儡,任人摆布;面临亡国之际,刘盆子回天乏术,毅然投降了刘秀(即汉光武帝),做了他的官员,安享后生。然而就在刘盆子投降刘秀不久后,又遭遇他生命中最不幸的事情:因病双目失明,这在中国

  • 放牛娃意外当皇帝:啼笑皆非的汉朝皇帝刘盆子(刘盆子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皇帝,刘盆子称帝

    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由于有点皇室血统,竟然通过“摸彩”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说来连博主刘继兴都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真事,《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对此均有记载。这是西汉与东汉之间发生的奇事。话说王莽篡取西汉政权后,苛捐杂税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有人

  • 拉辛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对俄国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拉辛农民起义,俄国

    拉辛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起义的自发性、其行动的局限性和分散性、缺乏集中统一指挥、领导屡犯战略错误、对沙皇抱有幻想;起义军在军事方面不如自己的阶级敌人,起义军的装备较之政府军差得多;他们的军事素质差,纪律不严。起义军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拉辛及其战友们均熟练掌握了哥萨克军的作战方法,在确定完

  • 拉辛农民起义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拉辛农民起义,俄国

    整个拉辛领导的农民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667-1669年)拉辛进军伏尔加河和里海以及与此有关的事件,属于第一阶段。就其形式和目的而论,这次进军无异于哥萨克抢劫财物的“掠夺性”远征,但俄国南部和东南部阶级斗争急剧高涨,从根本上改变了进军的内容和规模,使哥萨克的军事行动大都具有反政府和反封建性

  • 拉辛农民起义的背景是什么?是谁领导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拉辛农民起义,俄国

    拉辛起义的动力是农民。参加战争的有:工商平民(下层)、奴仆、自由哥萨克(顿河、伏尔加河、亚伊克河的)、南部和东南部边区要塞和城镇守军的“招募”公职人员(射击兵、军职哥萨克、炮手等)、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和左岸乌克兰地区的各族人民。封建压迫不断加剧,直接国税和徭役漫无限制的增长,波俄战争(1654-166

  • 南北战争的转折点:维克斯堡战役导致了人们的屈辱洞穴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维克斯堡战役,美国

    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建立在一个高悬崖上,他们允许同盟军用放置在那里的大炮拦截密西西比河的航行联盟,南北双方都认为这是内战胜利的关键。但美国格兰特,在一支强大的联盟军队的领导下,想要占领这里。尽管格兰特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每一次尝试都失败了,但他和他的军队都没有真正的放弃。因此,这里的平民被警告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