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重臣重修祖宅只花6两银子 曾缔造镇南关大捷

晚清重臣重修祖宅只花6两银子 曾缔造镇南关大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43 更新时间:2024/1/11 4:20:49

他是与张之洞左宗棠等人齐名的晚清重臣;他曾率兵取得晚清历史上唯一的对外战争的胜利——镇南关大捷;抵御八国联军,他战至一兵一卒,最后吞金殉国……他就是被誉为“北直廉吏第一”的重臣——李秉衡。然而,为何他最后却成为“国之罪人”?近日,记者对已被列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李秉衡故居进行了走访。

小村庄内,保留晚清重臣故居

鞍子山乡黄柏树村后石嘴屯位于庄河市东约35公里处,这是一座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庄。村东头一套青砖瓦房的院落,便是有着“北直廉吏第一”的晚清重臣李秉衡的故居。走进这套院落,只见正门两旁立有两个巨大的石狮,门口悬挂着一副对联:旷野荒村凝就武略文韬主,茅屋草舍闯出惊天动地人。院内有正房,东西厢房各五间,正房前立有李秉衡的半身塑像。

房内已无任何当年旧物,鞍子山乡文化站站长姜琴介绍,故居除了房基石是过去的东西,以前的物件基本都没有了。据了解,李秉衡19岁那年离开家乡,以前这里都是茅草屋,房子在土改时分给了老百姓,鞍子山乡政府后来花钱买了下来。

网络配图

李秉衡有一支旁系后人如今仍生活在鞍子山乡,日

前,记者在鞍子山乡见到了李秉衡弟弟李秉中的重孙李温烈老人,目前李秉衡故居由这位70岁的老人看护。李温烈告诉记者,2008年,当地政府修缮李秉衡的故居,院内的塑像便是那时立起来的,塑像高约两米,设计者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专家,当时大约花了几万块钱。

李温烈告诉记者,塑像面部依据的是一张李秉衡的照片,这张照片得来实为不易。“我们这一支与我老太爷(李秉衡)的后人一直没有联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辗转联系上。我知道的,老太爷的后人仅温字辈的就有六七位,分别居住在沈阳、丹东、河南,还有一位已经出国。老太爷的后人曾到鞍子山来过两次,一次是2000年以后,当时他们过来认祖归宗,还有一次是乡政府为我老太爷立像时。这张照片就是那时他们带过来的。

为官清廉,6两银子重修祖宅

李秉衡字鉴堂,1830年出生,卒于1900年。李秉衡的父亲李德辉在腐奢之风泛滥的晚清官场上是一位少见的清官,李德辉的品行操守深深影响着李秉衡。即便官至正一品、尚书、总督、五省钦差大臣等,李秉衡仍保持着俭朴之风。李秉衡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影响很深,将包拯海瑞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几年里,朝廷曾多次下旨,由国库出银,让李秉衡重修石嘴村祖宅。但他均以“不敢奢费”为由,婉拒了圣恩。后来李秉衡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命人找石匠做了两对大夹杆石,找木匠做了两个大旗杆,立在故居茅屋大门两侧,以示此处乃是官家之宅。就这样,仅花费了6两银子,便算是重修祖宅了。李秉衡的清廉,也使得他留下了“北直廉吏第一”的历史美名。

网络配图

临危受命,缔造镇南关大捷

在晚清历史上,唯一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是镇南关大捷。长期以来,史学界普遍认定这场战役是老将冯子材指挥的,实际上,临危受命的李秉衡才是镇南关大捷的缔造者。公元1883年,由于法国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引发了中法战争。两年后,战事进入白热化,法军大举登陆,而时任广西巡抚潘鼎新主张求和,不战而退,溃败的清兵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此时李秉衡任广西按察使之职,主要负责战场上的后勤事务,在这期间,李秉衡受到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经张之洞一再举荐,李秉衡在战事最吃紧之时,被朝廷临危受命,取代潘鼎新成为广西布政使兼护理巡抚,全权负责指挥广西前线战事。

李秉衡命令沿途各州县拦住溃兵,将漫山遍野的残兵败将聚拢在一起,防止他们出没害人。他给溃兵发放口粮,在野战医院里,李秉衡制定了不按军阶高低,一律平等就医的制度。凡来医院就医者,均以伤病轻重用药,入院疗伤的士兵十分感动,表示痊愈后尽快返回战场杀敌报国。

随后,李秉衡将一些畏战求和的将领革职,并力邀年过七旬的老将军冯子材出山,担任全军指挥官。并采取多种举措,提升了部队士气,迅速扭转了战局,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唯一一次重大胜利“镇南关大捷”。

以身殉国,抹杀功绩且不立传

网络配图

八国联军大举入侵,李秉衡进京勤王,抗击八国联军战役中,慈禧太后先是同意主战,后又倒向主和派的李鸿章,并对已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李秉衡釜底抽薪,断绝了武器与军粮供应。李秉衡凭借满腔的爱国热情,做有如螳臂当车般的殊死搏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吞金殉国,为其清廉爱国的一生,画上一个悲壮的句号。据介绍,李秉衡殉国后,清廷对其曾经有过追封,不仅谥号“忠节公”,而且荫及子孙。

可是,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后,一切都变了。由于西方列强对李秉衡恨之入骨,于是要求清政府“惩治祸首”。清廷为了讨好洋人,将“罪过”都推到李秉衡身上,不但将其平生功绩一笔抹杀,且下了一道“国史不立传”的谕旨。

更多文章

  • 解析东汉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有什么成就?(王景治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景,王景治黄河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治水图王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他的身世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

  • 王景是奉光武帝之命治理黄河吗?治河结果如何(王景治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景,黄河,光武帝,东汉,王景治黄河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他的身世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鲜半岛,当

  • 揭秘:东汉著名的水利专家王景是如何治水的?(王景治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景,水利专家,东汉,王景治黄河

    东汉初年著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可见他的成就之大。王景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才,他的身世也很传奇,他出生在现在的朝鲜半岛,当

  • 刘盆子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刘盆子为何会双目失明(刘盆子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刘盆子,刘盆子称帝

    历史发展趋势总是必然的,人生命运总是注定的,像汉朝的皇帝刘盆子即是如此。面对历史前进的车辙,刘盆子无法改变,做了赤眉军的傀儡,任人摆布;面临亡国之际,刘盆子回天乏术,毅然投降了刘秀(即汉光武帝),做了他的官员,安享后生。然而就在刘盆子投降刘秀不久后,又遭遇他生命中最不幸的事情:因病双目失明,这在中国

  • 放牛娃意外当皇帝:啼笑皆非的汉朝皇帝刘盆子(刘盆子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皇帝,刘盆子称帝

    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由于有点皇室血统,竟然通过“摸彩”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说来连博主刘继兴都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真事,《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对此均有记载。这是西汉与东汉之间发生的奇事。话说王莽篡取西汉政权后,苛捐杂税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有人

  • 拉辛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对俄国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拉辛农民起义,俄国

    拉辛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起义的自发性、其行动的局限性和分散性、缺乏集中统一指挥、领导屡犯战略错误、对沙皇抱有幻想;起义军在军事方面不如自己的阶级敌人,起义军的装备较之政府军差得多;他们的军事素质差,纪律不严。起义军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拉辛及其战友们均熟练掌握了哥萨克军的作战方法,在确定完

  • 拉辛农民起义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拉辛农民起义,俄国

    整个拉辛领导的农民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667-1669年)拉辛进军伏尔加河和里海以及与此有关的事件,属于第一阶段。就其形式和目的而论,这次进军无异于哥萨克抢劫财物的“掠夺性”远征,但俄国南部和东南部阶级斗争急剧高涨,从根本上改变了进军的内容和规模,使哥萨克的军事行动大都具有反政府和反封建性

  • 拉辛农民起义的背景是什么?是谁领导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拉辛农民起义,俄国

    拉辛起义的动力是农民。参加战争的有:工商平民(下层)、奴仆、自由哥萨克(顿河、伏尔加河、亚伊克河的)、南部和东南部边区要塞和城镇守军的“招募”公职人员(射击兵、军职哥萨克、炮手等)、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和左岸乌克兰地区的各族人民。封建压迫不断加剧,直接国税和徭役漫无限制的增长,波俄战争(1654-166

  • 南北战争的转折点:维克斯堡战役导致了人们的屈辱洞穴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维克斯堡战役,美国

    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建立在一个高悬崖上,他们允许同盟军用放置在那里的大炮拦截密西西比河的航行联盟,南北双方都认为这是内战胜利的关键。但美国格兰特,在一支强大的联盟军队的领导下,想要占领这里。尽管格兰特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每一次尝试都失败了,但他和他的军队都没有真正的放弃。因此,这里的平民被警告说,他

  • 维克斯堡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维克斯堡战役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克斯堡战役,美国

    1862年11月-1863年7月发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维克斯堡的维克斯堡战役,历时9个月,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格兰特将军以深入敌后,迂回包围的战术包围并攻克了南军在密西西比上唯一的据点,迫降敌军3万,将南部联盟拦腰切为两端,打开了向南军后方进攻的大门。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役过程18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