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许特根森林战役为什么会是德国本土作战中最长的战役

许特根森林战役为什么会是德国本土作战中最长的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20 3:20:21

二战期间有很多战役都非有名,作为战争发起之一的国家德国,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其他国家发起攻略,但是它也有本土做战的时候,其中最长的一个战役要数许特根森林战役了,这场持久战从1944年9月份一直打到了1945年的2月,跨度长达近半年,而且这一战的范围超过了50平方英里,这对于德国而言,是最长的一场在本土作战的战役了。

许特根森战役的主角是在二战期间中美军德军进行战斗的主战场,这不是指一场战争,而是一系列大小激烈战争的总称,在1944年十月,艾森豪威尔在签署了盟军未来行动之后关于冬季的进攻战略已经形成,下达命令之后在蒙哥马利的英国军团开始向鲁尔区发起进攻,中部则是美国第一集团,巴顿的第三军团起辅助作用,在莱茵河上建立了桥头堡之后开始了向德国发起进攻。

当第一集团进攻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许特根森林作为德国防守的阵地是一个很有利的战场,对于科林斯的右翼有不小的威胁,所以霍吉斯决定对曼萧先进行清扫这样可以去除威胁,但是许特根森林是一个不得不跨越的地区,这个地方在地区上来讲是一个大约五十平方英里的荒芜地带,全部由浓密高大的森林覆盖,这个地区的光照严重不足,即使是在太阳高照的大白天森林里依然阴森幽暗,而且里面极其潮湿,走在里面必须弯腰还要忍受不停滴落下来的水珠,在森林的底部没有任可以提供隐藏的灌木,有的只是潮湿泥泞的土地,就在这块易守难攻的地区中对抗双方谁都没想到,将在这里进行长达半年的争夺战。

德国显然意识到这块地区作为防守主力地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这块地区失手,那么鲁尔河的大坝就保不住了。一旦大坝在德军手中,想要渡河的盟军就没法过河,可以进行逐一歼灭。所以在美国军队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已经设置好了很多陷阱和障碍,而且利用地形建立了很多暗堡,森林地形本来就无法让美军的高空优势发挥,甚至根本无法进行空中轰炸。

在进行了第一次短暂的血腥交手之后,第一军团的将领就明白了这里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为士兵在里面作战的时候完全无法看到其他战友,即使有了地图但是并不开阔的场地并不适合集体进攻,狡猾的德军将地雷埋在树下,一旦有美军想要找掩体躲藏的时候就有可能会碰到导致爆炸,还要面对树上早就为他们拉好引信的炮弹,美军可谓是上下受敌苦不堪言。

在十月六日的时候,美军又进行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大多数士兵是被森林大火烧死的,熟悉地形和潜伏在暗堡中的德军毫发无伤,就这样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随着战斗的不断消耗,主力进攻部队损失了将近80%的士兵,而向前推进的进程却连3公里都不到。

潮湿的环境和寒让很多士兵都得了冻伤,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严苛的环境还有狡猾的敌人,地形的复杂和补给困难让兵团士气急剧下降,但是无论主帅还是士兵们都知道,不进攻就意味着后退,好不容易坚持走到这里无论如何也要继续前进。

于是盟军继续研究对策将作战计划进行修改,终于在进行了五个月的交战之后,终于美军成功的夺下了许特根森林,这次战斗不仅是德国本土最长的战斗,而且对于美军来说也是消耗最大、指挥最不利、获得最小的战役之一,通过后来统计美军一共向这个森林投入了十二万人,其中损失了两万多人。

更多文章

  • 许特根森林战役:德国本土进行最长时间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特根森林战役,德国

    1944年10月8日,艾森豪威尔同蒙哥马利、布莱德利在布鲁塞尔商议盟军未来的行动后,整个冬季进攻的雏形形成了。此战役被称呼之为:许特根森林战役。该战役从1944年9月19日至1945年2月10日,战场在纳粹德国-比利时东部边境,范围超过50平方英里(129平方公里),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本土进

  • 关于祖鲁战争的评价如何?对世界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祖鲁战争,英国

    相关评价1879年的英祖战争的进行与众多其他非洲的殖民战争颇为类似。相似的是,用小规模的专业的以现代化的步枪大炮武装的英国部队,以及从本地同盟者中征召的本土人去对抗那些进行顽强反抗的土著人军队,但到最后土著们会屈服于密集的炮火。祖鲁战争也是如此。但是祖鲁人出人意料的赢得了一场胜仗,这场令人震惊的胜仗

  • 祖鲁战争中的屠杀事件是怎么回事?是导火索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祖鲁战争,英国

    屠杀事件1876年9月,一大群年轻女子因为她们没有接受塞奇瓦约的安排嫁给一群年长男子,而是自己选择了同龄男子而被屠杀的事件导致了纳塔尔政府的强烈抗议,并占领政府通常倾向于以屈尊俯就的态度看待被征服的非洲民族的事务。塞奇瓦约和德兰士瓦见由于边境线纠纷所造成的紧张关系依然持续着。西奥菲勒斯·谢普斯通爵士

  • 达喀尔战役发生在什么背景下的 达喀尔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法国,德国,印度支那,赤道,达喀尔战役

    达喀尔战役,较常为人知的名称是威吓行动,是于1940年9月盟军发动的一场不成功行动,其目的是为了要夺取维希法国控制的法属西非(今日的塞内加尔)达喀尔的控制权,由夏尔·戴高乐率领自由法国军队发动进攻。最后的结果是以盟军的撤退结束。战役背景1940年6月,法国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法国殖民地展示出既

  • 达喀尔战役为什么会说是一场不成功的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盟军,法国,戴高乐,二战,达喀尔战役

    达喀尔战役,较常为人知的名称是威吓行动,于1940年9月盟军发动的一场不成功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要夺取维希法国控制的法属西非(今日的塞内加尔)达喀尔的控制权,由夏尔·戴高乐率领自由法国军队发动进攻。最后的结果是以盟军的撤退结束。1840

  • 王振是如何成为太监的?为什么能得明英宗信任?(王振擅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振擅政,明朝

    王振,明朝蔚州人氏,汉族人,幼时吸读书识字,年长之后,自阉入宫。王振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王振善于伺察人意。王振刚刚入宫的时候,便得到了明宣宗的喜爱。但是因为当时明宣宗身边围了许多与宣宗十分亲近的太监,所以他并不能成为最受宣宗宠信的太监。不过他后

  • 王振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宦官王振(王振擅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振擅政,明朝

    王振在贪欲的指引下,蛊惑明英宗亲征蒙古,导致明英宗被俘虏,是为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王振被对其愤恨已久的护国大将军樊忠一铁锤砸死了。王振的死党和家人也都被处斩。明朝有数不清的太监,凡有些名气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著名太监王振就是这样。他本是河北一个县城的小混混,年轻时候读过一些书,考了几次科举都没考中,

  • 揭秘:明朝太监王振是如何掌握国家大权?(王振擅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振,明朝,王振擅政

    王振,出生年月不详,死于1449年,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明永乐帝时进入皇宫成为宦官。明宣宗时又进入内书堂学习,后来成为皇太子的师傅,教皇太子读书。明英宗即位后,官至司礼监总管。上任伊始,受到太皇太后张氏及内阁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制约。之后由于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三杨或死或休,王振掌握了朝中大

  • 什么是苗刘兵变?苗刘兵变的背景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苗刘兵变,宋朝

    苗刘兵变,又称刘苗之变、明受之变,是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兵变。兵变消息传出后,苗、刘二人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各地将领纷纷采取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苗傅和刘正彦见局势失去控制,连忙奉赵构复辟

  • 苗刘兵变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苗刘兵变,宋朝

    北宋靖康之变后,金兵立宋宰相张邦昌为皇帝,建立了伪楚政权。谁知道张邦昌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当个皇帝都当的非常心虚,不敢称朕,不敢在正殿办公,还把孟太后接入宫中,尊称为宋太后。等到康王赵构来了,张邦昌赶紧把皇位让给了赵构。尽管表现得异常恭顺,赵构还是把张邦昌杀了。金人看到赵构如此嚣张,火速派兵南下。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