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度量衡揭秘:用于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统称(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揭秘:用于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统称(统一度量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3/12/26 10:57:06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为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量衡器具秤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人体为标准衡量,“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但是如此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实为不准。

《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

历代度量衡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人体为标准衡量,“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但是如此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实为不准。

度量衡器具图片

夏朝以后乃至商朝,都为有成熟的度量衡制度出现,再加上商纣无道,国政废弛,所以度量衡的制度自然不能整齐划一,直到周朝,才设有官吏专司其事,并制造了各种度量衡的标准存于内府,以作根据,之后再颁布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的改革,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秦始皇将商鞅在秦国创立的度量衡制度,在辽阔的大秦疆域内贯彻实施。分别制定了推行统一度量衡的法律,颁布正规的度量衡器具,制定度量衡器具检定的法律制度。

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大都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汉承秦制,秦朝作为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汉代的前身,其历史影响可想而知。

宋时期的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制度严明,单位量值相对稳定,度量衡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唐宋时期由于实物地租苛繁,商业范围扩大,度量衡器具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

度量衡中的衡是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在中国古代,铢、两、斤、钧、石五者都为用作重量的单位,但中国古代对重量单位的说法仍旧复杂不一。

铜秤图片

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但在《说苑·辨物》一书中又是另一种说法,其中提到“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另外《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秀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如此之多的文献对于重量单位的说词各不相同,然而“黍”、“粟”、“累”、“圭”等名词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加使用。“锱”、“镒”及“锾”、“釿”等则是借用了钱币的名称,也逐渐退出了重量单位领域。

历史上用重量单位的词汇众多,各家说法不同,直到《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统一起来了,直到唐朝都未曾变动。

衡的进位方法颇有讲究,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两以下的小单位则以南朝梁国陶弘景《名医别传》为准:“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所应用的度量衡单位之间的换算极为复杂,且不说度量衡单位各式各样,种类繁杂,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也并非简洁明了的十进制,而是各有各的的进位方法,在运算的过程中无疑增大了工作量。

度量衡器具

在度量衡的单位中,以度的换算规则最为简便,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分”位,丈位以上加“引”位,都是十进制换算,这就是五度。《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就是表示算数学者在测量时应该精确至微小数的意思。

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为复杂。周代以前容量单位同长度一样,以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记载“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记载“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相通,掬等同于升。升的本义为“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数量,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做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

标签: 度量衡统一度量衡

更多文章

  • 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介绍 秦始皇书同文字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书同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强行在列国推行“书同文”,并在期间发生焚书坑儒等惨烈的事件,并在其后千年中常常遭到痛斥,但是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仍不可小觑。历史上对于“书同文”更多的评价是促进了秦令的推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书同文还有一个更广泛的影响,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书同文图片伴随着秦统

  • 关于阿杜瓦战役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埃塞军队的胜利无疑是个奇迹,但奇迹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孟尼利克皇帝在强敌临境的态势下,一方面采用缓兵之计,稳住对手,一方面积极备战,进口武器装备,弥补自己军队的不足。 其次,孟尼利克皇帝非常重视后勤。反观意军,后勤不力导致军心不稳,才发起贸然进攻。意军由于不熟悉战场地形,各旅之间缺乏协同配合。

  • 阿杜瓦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面对突变的局势,意大利的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里将军并不在意,他轻松地打垮了曼加夏的部队。巴拉蒂里回到意大利时,受到了英雄般的热烈欢迎。当他走入国会时,全体议员起立向他致意。巴拉蒂里承诺,要将孟尼利克“装在笼子里运回罗马”。巴拉蒂里认为,埃塞军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的作战计划非常简单:将埃塞军队引

  • 阿杜瓦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杜瓦战役,埃塞俄比亚,意大利

    19世纪,在欧洲列强竞相争夺海外殖民地时,与英国修好、并得到英国庇护的意大利,把目光锁定了埃塞俄比亚。1885年,意大利出兵占领马萨瓦,准备在红海沿岸建立殖民地。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尼斯四世奋起反击。然而,由于双方军事科技的差异异常悬殊,意大利军队并没有受到多大伤害。作战中,意军仅靠升起侦察气球或是夜

  • 丰岛海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丰岛海战的结果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丰岛海战,清朝,日本

    丰岛海战发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的一次海战 。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战争经过「济远」和「广乙」两艘中国军舰在完成护送清军在朝鲜牙山登陆后,离牙山返航,在朝鲜丰岛海面,遇上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

  • 丰岛海战什么时候发生的?丰岛海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丰岛海战,清朝,日本

    丰岛海战发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清晨,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袭击中国海军舰船的一次海战 。这是一次日本首先挑起的战役,并因此清朝与日本正式宣战。战争背景日本明治政府自19世纪70年代起,组建欧洲式军队,侵犯中国台湾,吞并琉球群岛,并伺机侵略朝鲜和进一步侵犯中国。二十年五

  • 丰岛海战是日本想对外扩张获取更大的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丰岛海战

    丰岛海战简介主要记载了此战发生的背景以及经过。丰岛海战是在公元1894年爆发的,当时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附近海域向清军发起突袭,双方随即展开战斗。因此,丰岛海战是由日军挑起的,目的是向清政府正式宣战。丰岛海战画像该战役爆发背景是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对西方军备武器以及军队组建的学习,日军向中国台湾发起进

  • 二战后的希腊内战:15.8万人死亡,80万人成为难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希腊内战,希腊,英国,美国

    希腊内战,实际上是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同受英、美支持的政府军之间的战争。1941年开始,希腊共产党就组织人民武装对抗德意法西斯。1944年希腊人民对德意反法西斯斗争胜利,但不久希腊流亡政府在英军护送下回国,同年12月3日,挑起内战。12月5日起民族人民解放军与英军等发生了长达33天之久的武装冲突

  • 1948年的希腊内战:英国向希腊提供200万英镑的武器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希腊内战,希腊,英国,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属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左派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这让希腊共产党也想建立自己的政权。但希腊一直以来都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他决定扶植流亡意大利的希腊政府,希腊内战一触即发。英美两国根据冷战的需要,决定对希腊进行援助,由美国负责经济,英国人负责武

  • 希腊内战发生的背景,希腊内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希腊内战,英国,美国

    希腊内战: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同受英、美支持的政府军之间的战争。1944年希腊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后,希腊流亡政府在英军护送下回国,12月3日,在雅典屠杀群众,挑起内战。次年英国策划"停止"内战,解除人民武装。1945年到46年间有1190名左右亲共者被右翼团伙杀害。1946年民主党执政,恢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