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勒潘多海战:基督教国家共抗伊斯兰教奥斯曼土耳其

勒潘多海战:基督教国家共抗伊斯兰教奥斯曼土耳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47 更新时间:2024/1/20 14:21:55

自从第一次十字军之后,从来不曾引起到如此的宗教狂热:在基督世界中,到处都传播着土耳其人被击败了的佳音。教皇庇护五世深信此次胜利是玫瑰圣母的护佑,以致后来发生该战的十月被命名为玫瑰圣母月。

难产的联盟

公元14世纪,土耳其倚仗伊斯兰教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在中亚西亚迅速崛起:吞食了欧亚大片领土,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进逼北非及巴尔干,地中海沿岸三分之二已在其铁蹄践踏之下。这个最初由游牧部落建立的国家,一跃成为称霸欧亚的军事大帝国,其疆域之广超过了最昌盛时期的东罗马帝国。

16世纪中叶,苏里曼二世继位后,更加野心勃勃,妄图吞并地中海最后两个劲敌——威尼斯和西班牙,侵略的触角开始伸大西洋。

1569年9月13日,全欧洲最大的兵工厂——威尼斯火药厂突然发生大爆炸并波及停泊在海湾的海军舰队,损失了4艘舰船,而苏里曼二世得到的情报却是威尼斯海军舰队已全部在爆炸中化为灰烬。大喜过望之下,不可一世的苏里曼决定首先向威尼斯开刀。

1570年4月间,土耳其人派了一个使臣去威尼斯,要求他们交出塞浦路斯岛,其理由是说这本是耶路撒国的领土,所以应该归还给土耳其。在遭到威尼斯的拒绝后,1570年7月22日,奥斯曼帝国舰队登陆塞浦路斯岛并围攻尼科西亚。9月9日,尼科西亚被攻陷,守兵被屠杀殆尽。岛上另一个设防城镇法马古斯坦也危在旦夕。

实际上,威尼斯早就向所有基督教国家发出求救的呼吁。但威尼斯是一个共和国和海上强国,受到其他基督教国家普遍痛恨,特别是它过去曾与土耳其有过同盟关系,更难获得他国同情。因此,尽管塞浦路斯受到围攻,其他基督教国家却无动于衷,迟迟不肯施以援手。

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有当时的教皇庇护五世热衷于驰援“弃儿”威尼斯。他认为,若是能够重获地中海的控制权,则在战略上,奥斯曼帝国即被切为两段——它的非洲省区与其欧亚部分就会分离。这样一来,就可以遏制奥斯曼帝国向西欧的扩。1570年7月间,庇护五世召集基督教国家商议建立基督教同盟。与会各方因利益不同,互不信任,彼此争吵不休。平日里精明能干的外交官失去了主宰世界的能力。他们扮演的角色在于:监视他们的邻居、撰写长篇报告,然后根据收到的命令克服或制造困难。他们收到上级指示的束缚,在做出任重大决定时,都必须向各自的政府请示。这样,在外交方面正的办事过程之外,又加上地域之间固有的距离造成的长期耽搁,以致有关基督教同盟的宪章迟迟无法签署。尼科西亚陷落后,庇护五世更是忧心如焚,除非能给予威尼斯人以强大的支援,否则法马古斯坦也会陷落,威尼斯人就会被迫与土耳其人媾和了。最终,在庇护五世的努力说服下,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才决定支持成立同盟,并任命同父异母弟约翰为同盟军统帅,教皇的海军将领柯伦那为副帅。

漫长的谈判一度使威尼斯人心灰意冷。11月8日,威尼斯派了一个使臣拉格佐尼到君士坦丁堡,希望能与土耳其人媾和。土耳其人坚决要求无条件投降。他说:“和平对于你们是比战争要好。你们不能与苏丹相对抗,他不仅会占领塞浦路斯,而且连其它的领土也难保。至于说到你们的基督教同盟,我们完全知道那些基督教君主对于你们是毫无好感的。不要相信他们,假使你们能够附着苏丹的‘骥尾’,则你们在欧洲即可以为所欲为,并享受永久的和平。”听了这一番富有诱惑性的说辞,拉格佐尼就回国去了。但是当他尚未到达意大利之前,神圣同盟却已经宣布成立了。威尼斯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谈判宣告中断。

厉兵秣马

1571年8月23日,联军按照会议的约定在墨西拿集中。此时,联合舰队一共有208艘快舰,后来又加上了1

7艘;6艘中型船,26艘大船和76艘小船,总数为316艘。

联合舰队的主力是快船。它是单层桨座战舰,长40-60米,宽6米,帆桨并用。快船是地中海上使用最广的专用军舰。联军快船比土耳其快船的火力强,船首装5门火炮,两舷还有轻炮。土耳其快船仅有前部设置的3门炮,其护板也不及西方船厚。联军船舷板厚100毫米,还为桨手设了护板。

在勒班多海战中举足轻重的是中船。它兼有大帆船火力和单层桨座快船机动之长。它的船首部浑圆,做成一个大炮台,内装15-20门炮。此外,中船两舷各有四五门多管炮,划桨手受到上层甲板保护,加上使用三角帆,行动敏捷。

联军在墨西拿演练过程中,约翰对战术和装备都做了改进。他指令中船当前卫,在各条船上配备的火炮比土军多得多,这样在接舷格斗中就占据优势;他还拆下快船上的长喙,以使主舷主炮在与敌人遭遇时,能完全吃重下压,直接射入敌舰。

由于联军内部矛盾重重,纷扰不断,约翰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将部队作彻底的改组。他把各国人员绞合在一起,这样各位将领就不能单独撤退他们的船只,而且减弱了他们的权威,也就无异于提高了自己的权威。

此外,为了激励士气,他命令把所有基督教的划桨奴隶都解除了枷锁,给予武装,并宣布若能英勇作战,即可以获得自由。

9月10日,一切准备就绪,联军浩浩荡荡驶向勒班多湾。

一决雌雄

10月7日,联军和奥斯曼海军在勒班多遭遇。按照既定部署,联军舰队分为左翼、右翼和中央;前方有一支突出的前卫,后方有一支机动的后卫,中央舰队有64艘快船是全军核心,由约翰亲自指挥,老将费尼罗和柯伦那为其副帅;右翼有

64艘船,指挥官多利亚;左翼司令官是威尼斯名将巴尔巴里哥,也有64艘船;西西里将领卡尔多拉任前卫;卡塔吉拉的侯爵克鲁兹作后卫。舰队在阿克西亚海角和斯克罗法海角之间的海峡中摆开了宽约6000米的大横列。巴尔巴里哥的左翼接着斯克罗法海岸,多利亚的右翼抵住南边的帕特雷湾。

奥斯曼海军统帅阿里巴沙则把他的舰队布成一弯巨大的新月:自己统帅中央支队的87艘快船、8艘小船;乌尔齐指挥左翼支队的61艘快船,32艘小船;西罗柯指挥右翼支队的54艘快船、2艘小船;另有8艘快船和21艘小船作为后备梯队。

土军舰队的右翼支队同联军的左翼支队突前,最先交火。土军刚刚全速冲进联军中船火炮射程之内,即被密集而猛烈的炮火打得焦头烂额、船翻人亡,编队顿时乱作一团。当看到联军大船和中船炮船火力太猛而吃水太深,西罗柯忙命令支队靠海岸航行,以求在水浅礁多的海域躲避炮击,并伺机绕到联军舰队后面与火力稍差的快船、小船近战肉搏。但联军左翼支队统帅巴尔巴里哥觉察到土军的意图,果断命令舰炮拦截。霎时,炮火轰鸣、飞箭如雨。土军快船损失惨重。巴尔巴里哥随即命令快船全线出击,同土军舰船战成一团。一时间,破船沉船“漂满了八英里以上的海面,海上不仅布满残桁、断桨、碎木,还有数不清的尸体,水面被染成了一片火海”,场面甚为酷烈。最后,除7艘土军舰船逃脱外,其均被联军舰队拦住和围攻。土军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地集中快船缠住联军旗舰,死拼强攻。矢石俱下之中,巴尔巴里哥突然被一颗飞弹击中眼睛,负了重伤。他的侄子康塔里尼立即接替指挥,稳住了军心和阵容。经过艰苦的鏖战,左翼支队终于将土军右翼支队全部驱赶到了海岸。土军官兵丢盔弃甲,登陆逃命,联军步兵穷追猛杀,将土军全部歼灭。土军右翼支队司令西罗柯也在负伤后,被联军生擒。

约翰率领的中央支队,在左翼支队与土军接火半小时后,就与土军总指挥阿里巴沙的中央支队开始了激烈的炮战。约翰的2艘中船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炮光闪处,土军舰船纷纷起火爆炸,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土军为了避开联军强大炮火的威胁,不顾伤亡,向联军高速进逼,准备打接舷肉搏战.土军中央支队冒着炮火,以惨重的代价冲了上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接舷肉搏战在勒班多展开了。

双方以旗舰为格斗中心。土军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包围联军旗舰“皇家”号.阿里巴沙首先率旗舰向“皇家”号撞击,舰首的长喙与“皇家”号的绞索缠在了一起。400名土军精兵高呼口号,挥舞刀枪跳上“皇家”号,但马上被约翰手下的3

00名火炮手击退,甲板上躺满了土军士兵的尸体,殷红的鲜血汇成小溪淌过甲板,流入大海。土军进行了简短的休整,在阿里巴沙的亲自指挥下,又发动了第二轮冲锋,首先,将大桶的柏油等易燃物抛到“皇家”号上.然后投掷火弹引燃起大火,接着,数百名土军官兵冒着火海和弹雨,蜂拥般地冲上了“皇家”号。在浓烟短波、杀声震天的激战中,约翰指挥将土们终于打垮了土军第二轮冲锋.

惨烈的激战自上午10时打到了下午1时,只见双方舰甲板上死尸累累;海面上殷红一片,飘浮着数以万计的尸体和落水挣扎的土兵;在炮火轰鸣、硝烟弥漫的舰上水下,夹杂着伤兵们凄厉的惨叫声,其场景堪称勒班多海战中最为惨烈的画面。双方尽管伤亡惨重,但对攻的势头却有增无减,势同疯狂!这时,约翰的两位副将费尼罗和柯伦那围歼了外围抵抗的土军,从两个方向同时攻到了中心,并向土军旗舰发起了第一次反攻。但是,由于土军的拼死顽抗未能攻上旗舰。紧接着,约翰和两位副将率众舰又向土旗舰开始了第二次大冲击,土军又集中猛烈的炮火将其击溃。差不多同时——已近1点钟——柯伦以神奇的攻势击毁并焚烧了土军普尔陶的座舰后,势如破竹地边集中火炮向土军旗舰猛轰,边高速接近了旗舰。约翰见此情形立即抓住战机,组织了第三次大冲锋。数十艘联军快船炮船,以压倒的优势兵力对土军旗舰展开了围攻。土军主帅阿里巴沙在混战中被一颗弹丸击中前额,倒在甲板上。联军一名士兵立即扑上割下了他的首级,大声高喊:“阿里死喽!阿里死喽!……”这奋人心的消息令联军士气倍增、愈战愈勇。土军听到主帅阵亡,军心大乱,魂飞胆丧,逃跑的被联军全歼,其众全部投降.

与此同时.多利亚统率的联军右翼支队被土军乌尔齐指挥的左翼支队打得只有招架之功。因为土军在船只数量上明显优于联军:94比64。老奸巨滑的乌尔齐首先指挥船队向南航行,似乎想从右翼迂回到后方对联军实施攻击,而多利亚也错误地指挥右翼支队一直向右航行,靠近土军。结果在他的分舰队与联军中央舰队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缺口。乌尔齐是经验丰富久经战阵的海盗。他看见时机已到,突然停止迂回,率领舰队改变航向,从缺口之间猛冲,并对联军中央支队右翼实施攻击。联军猝不及防,被冲得七零八落;不少舰只被俘虏,伤亡惨重。

联军前卫支队统领卡尔多拉忙率8艘快船疾驰救援,但立即遭到土军16艘快船的围攻,终于,联军前卫支队寡不敌众,500名士兵全部战死,卡尔多拉身负重伤。

约翰得到右翼支队失败、前卫支队全军覆灭的消息后,立即派克鲁兹亲率后备梯队前往助战。多利亚见援兵来到,振奋精神,率领剩余战舰猛杀回马枪。土军受到前后夹攻,顿时溃不成军,折损极重。狡猾的乌尔齐自知敌不过联军两个支队的夹攻,为保存实力,便悬挂起缴获的联军战旗,在夜幕的掩护下,率领残存舰船逃回了勒班多湾。

至此,土军舰队除乌尔齐率领剩余的舰船逃跑外,整个舰队全军覆灭,共被击毁113艘,被俘117艘,3万土军将士被杀,8千人被俘,淹死无数。此外,约翰还夺取了274门火炮和巨大的财富,因为土耳其将领身上都很有细软。在阿里的船上,就搜到15万枚金币,另一艘船上也有4万枚。

尾声

10月17日,一艘叫做“天使”的战舰开入威尼斯,报告了胜利的捷报。自从第一次十字军之后,从来不曾引起到如此的宗教狂热:在基督世界中,到处都传播着土耳其人被击败了的佳音。教皇庇护五世深信此次胜利是玫瑰圣母的护佑,因此钦定10月7日为玫瑰圣母瞻礼,特别以玫瑰经礼敬圣母玛利亚。以后基督教教会又把礼敬推广,十月就成为玫瑰圣母月。

正如大多数单纯的海战胜利一样,神圣同盟在勒班多取得的胜利既是决定性的,也是非决定性的。基督教徒们在精神上取得了优势,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惧怕土耳其人了。从此时起,一直到1697年,萨伏依的欧仁亲王将土耳其马穆塔法二世路军赶入台斯河,彻底根绝土耳其对欧洲的威胁为止,奥斯曼帝国再也没有能够在欧罗巴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了。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没落,欧洲已走出中世纪,在浩瀚的大西洋和辽阔的美洲大陆上开始自己的新篇章。

更多文章

  • 勒潘多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土耳其对抗威尼斯在进行了一番精心准备工作之后,苏里曼二世于1570年4月派出使臣去威尼斯,要求威尼斯立即归还塞浦路斯岛,遭到威尼斯政府的断然拒绝。威尼斯政府当然清楚,土耳其的这个无理要求,实质上是苏里曼二世下的最后通牒,拒绝无异于“战争”一词,于是,威尼斯政府立即向所有基督教国家呼吁支援。但是,由于

  • 勒潘多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勒潘多海战,奥斯曼土耳其

    公元14世纪,中亚细亚一个新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它依靠伊斯兰教的影响和一支剽勇强悍的军队,经过连年征战,蚕食了亚、欧两洲大片土地。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了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从此,基督教在东方的影响开始逐步衰落。穆罕默德二世之后的土耳其苏丹苏里曼,其野心更加膨胀。在穆

  • 门罗主义的实质内容是什么?门罗主义对历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门罗主义,美国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影响2013年是门罗宣言

  • 门罗主义是什么意思?门罗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门罗主义,美国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此观点由詹姆斯·门罗总统

  • 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简介:“门罗主义”倡导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门罗主义

    詹姆斯·门罗(1758-1831)James Monroe生卒年月:1758年4月28日生于维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郡(Westmoreland County, Virginia)1831年7月4日逝世于纽约州纽约市(New York City, New York)总统任期:1817年3月4日——182

  • 切什梅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切什梅海战,俄国

    1769年8月,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一部分俄国战舰,通过地中海进入爱琴海,与土耳其海军对峙。当时的土耳其海军在爱琴海上的兵力十分强大,远远优于远道而来的俄军舰队。同时,俄舰的补给很困难,海军陆战部队也数量甚少。然而土耳其人却一直认为,叶卡捷琳娜要派一支舰队环绕欧洲来到爱琴海,简直不可想象,便没有做多

  • 俄土战争背后的隐秘:土耳其难忘的“大国之梦”?(切什梅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土耳其,西亚,西亚病夫,,切什梅海战

    土耳其上月击落俄罗斯战机后,引发两国自“冷战”以来最严重危机。俄方随后对土方迅速出台一系列经济制裁,包括禁止进口某些土耳其食品、叫停前往土耳其的旅游套餐等。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国情咨文中,严厉指责土耳其包庇和支持恐怖主义分子。土俄关系何去何从?土俄双方交锋是否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诸位读者,笔者绝

  • 雍熙北伐的战役过程:大宋王朝战争的节节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熙北伐,宋朝,古代战役

    于是,公元986年(雍熙三年)春天,宋太宗又一次发动北伐,命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命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率军出雄州;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同时,宋太宗又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师,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伐辽。辽朝方面,萧太后、韩德让等人并不慌怯,马上下令

  • 雍熙北伐的历史背景:两大王朝之间的权利交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熙北伐,宋朝,古代战役

    公元983年(太平兴国七年)五月,辽景宗又亲征,率大军南侵。此次辽军又在满城遇败,守太尉希达里也在战中乱箭被射死,多亏耶律斜轸率部兵左突右驰,才避免了辽军更大的损失。未得便宜又丧师,辽景宗郁郁回军。同年秋,辽景宗在六州游猎途中忽得崩疾,不治而亡,年三十五。闻知景宗皇帝崩逝,时任辽朝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

  • 雍熙北伐的简介:大宋朝与大辽王朝的宿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熙北伐,宋朝,古代战役

    公元979年宋太宗攻灭北汉,宋朝一统中原,遂进军燕云与东亚强大的辽帝国争夺霸权。高粱河一战耶律休哥拯救了大辽,然而辽国的危机并未解除,辽帝国在以后的数次宋辽交锋中连遭惨败,仅在雄州一战中稍占上风。公元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辽景宗去世后辽圣宗和萧太后孤儿寡母执政,同时辽军在后方正纠缠于和高丽及